返回首页

中信船厂项目

时间:2022-09-14 05:36 点击:76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信船厂项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信王军的家庭生活与背景

王军是开国上将王震之子

1941年4月11日出生于湖南

1960年至1966年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1966年至1967年 江南造船厂工程师

1967年至1977年 武昌造船厂工程师

1977年至1978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服役

1979年至1986年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业务部总经理

1986年至1993年 中信公司副总经理

1993年至1994年 中信公司总经理

1994年至1995年 中信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5年至今 中信公司董事长

大人物的小事情

对于外界而言,更多的时候王军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他行事低调,“从不在语言上”显示出与他执掌的中信集团相匹配的鲜明姿态。很难露面的他,不愿直接接触媒体,甚至是“躲避”,他给人的感觉是深藏不露、说一不二。

但是凡是与王军有过较深接触的人都认为,其实这个铁腕人物也不乏温情的一面。

对于远离媒体,王军曾有过自己的解释,“因为我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经常辞不达意。当别人围着我时,我就远离一点”。

2000年的那场“足球风波”让人感觉到了王军的另一面。

李士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那个时候,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外界都指向我,认为我应该辞职,的确,作为国安俱乐部副董事长我应该承担球队三连败的责任。”但是令李士林没想到的是,董事长王军却说:“只有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才能走出低谷,国安前几场打得不好,这没什么不得了的,要说责任,应该由我承担,李士林很能干,他的公司经营很好,但这次连败可能给他带来很大压力,可为这个就提出辞职不值得,我也没有同意他的辞职要求。”

他的一些趣事也常常成为同事的笑谈。常振明对一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常振明说:“王军精力过人,尤其到海外出差,会谈应该有十几个,见十几个单位,这样要连续两到三天。”他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饮食,他像小伙子一样胃口好,也像小伙子一样精力旺盛。一次在日本,东京新大谷酒店旁边的旅馆有一个小店,有烤鸡串,一串大概有四块鸡肉。大军大吃了五十几串以后,店老板告诉他说,这里的纪录是六十串,如果你再吃两串到三串就可以打破这个店一百年的纪录。

后来,他接连吃到了72串,大大超过了纪录。

现年65岁的王军曾多次跟中信的同事提起过退休后的生活,他说要去中信国安高尔夫球场的草坪部当个草坪师,也多次说过到国安宾馆去当厨师长,或者就在内地找个小镇居住下来,什么都不做,空余时间上网、下围棋和打桥牌,最好能跟孙子孙女待在一起。

台湾舰船工业发展如何?

1970年代以前,台湾海军装备多为美国直接购买的旧舰艇,1970年代后期伴随台湾当局提出“国舰国造”的方针,在极力引进舰船技术的同时,立主岛内设计自建舰艇,台湾舰船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其舰艇自研能力提高缓慢。

台湾舰船工业的管理体制与结构体制构成主要是:台湾的舰船科研、采购和生产由“国防部”下属的台湾国际造船公司(CSBC)、海军下属的第一至第五船厂、联合船舶设计发展中心、其他民营厂商和科研院校的研究机构。联合船舶设计发展中心在“经济部”技术处经费支持下,执行船舶设计、技术服务和研究发展,旨在形成舰船工业的自主设计能力,提升舰船工业整体技术水平。

台湾舰船科研机构主要包括联合船舶设计发展中心、中山科学研究院、台湾国际造船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科研机构等。其中联合船舶设计发展设计中心是舰艇研发的中坚力量。

目前台湾的大型船厂仅有1家,即台湾国际造船公司,代表台湾造船最高水平,拥有员工5800人(含从业人员2800,外包工3000人)。中型船厂有5家(中信、庆富、丰国、高鼎以及龙德),员工约6000人。小型船厂约76家,其中16家可以造船,其余仅为维修厂。台湾的游艇厂约为36家,以生产FRP游艇为主。船舶设备厂10多家。全台约有船舶工业厂128家,从业人员(含外包工)约为1.8万名。

台湾舰船工业的产品结构主要包括护卫舰、炮舰、导弹艇、运输舰、近岸巡逻舰、补给舰。可维修驱逐舰、护卫舰、坦克登陆舰、巡防炮舰和导弹快艇等各级舰艇。

现阶段,台湾舰船工业的总听情况如下:

(1)具备研发、建造快艇和巡逻艇的能力。如台自行设计建造的12艘500吨“锦江”级导弹快艇,1994年开始交付,目前全部编入现役。30艘180吨大型隐身导弹快艇“光华6号”舰于2011年底全部入役。

(2)不具备自行设计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的能力。台湾的大型水面舰艇还没有1艘是自行设计建造的。“阳”字号舰、“诺克斯”级舰和“基德”级是完全从美国进口;“康定”级是从法国买进船体、技术和材料在台湾组装;“成功级”是依赖美国引进技术在台湾建造(美国“佩里”级的改进型)。

(3)不具备自行设计和建造潜艇的能力。台湾现役4艘潜艇全部由外国购买,性能较差,舰龄偏老,已经达到退役的程度。目前台湾国际造船公司自力维修建造潜艇虽无技术上的问题,但其能力只限于建造(潜艇)船壳,由于潜艇的设计和建造比一般水面舰艇复杂的多,并且台湾潜艇的购买、技术引进之路屡屡受挫,台湾短期尚不具备潜艇的自主设计能力。

(4)舰船自行研制能力有所加强。在近20年,台湾投入大量资金发展船舶工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台湾最新型的“迅海”隐身舰,自主研发成分较高,具备较好的隐身性能,机动性,配备“雄风3”型反舰导弹,是当前台湾船舶工业发展的方向和实力的体现。

(5)军民技术互相渗透性增强。台湾当局加强自主性军事科技发展,将军民两用技术,做到寓军于民,削减沉重的军费负担。台湾许多非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校都参与舰船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现阶段台湾舰船工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船舶工业体系不完善、台湾军事技术储备不足,舰艇技术对西方国家的依赖性较大;船用配套设备的自给率较低,像小型采油机和大功率船用低速柴油机等仍需要从国外进口;舰船建造成本逐年攀升,舰船工业面临日益萎缩的危机。

研发、引进与生产能力

台湾舰船工业采用的是舰艇购买和自主研发并进的发展方式。台湾舰船工业具备相对完善的科研体制,但舰艇研发能力不足,舰载武器装备大量依赖进口。

舰船研发能力

台湾舰船工业的科技发展是从1969年开始的。台湾当局认为,台湾是一个“经济孤岛”,所以必须重视造船业,“国轮国造”的实施必须是以自身的科技实力为基础。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台湾在开发和设计大型民船方面很有特色,但台湾的舰船科技水平仍落后与建造水平,军船的设计与配套设备尤为落后。

台湾主要舰船科技机构:

联合船舶设计发展中心

目前台湾最主要的船舶研发设计中心。中心下设商船、舰艇、海洋开发设施、技术服务、节能技术、计算中心、舾装设计、机械设计、电气设计和资料室等部门,主要工作是从事高性能船舶设计、研发及资讯整合,并发展海洋工程技术。

设计中心共有设计人员171人(2010年12月),其中博士4人、硕士75人,占总人数46%,具学士学位的占41%,其中造船专业研究人员89人(博士3人、硕士50人,学士36人)。该中心已完成74型新船舶的设计。台湾相关船厂使用该中心的设计共建造239艘船舶,合计603万载重吨。其中比较成功的有842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以及626000立方尺冷冻冷藏船(总吨位1.4万吨)等船型,均获英国皇家造船工程学会2003、2002年杰出船型称号。设计中心在游艇技术也有一定的特色。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船型开发、螺旋桨设计、艉隧道优化、艉轴架优化和通风系统优化、低振动低噪声技术等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果。设计中心历年开发的16种游艇船型转移给35个厂家后,已建造了344艘游艇。设计中心在开发高性能螺旋桨以及船舶减摇装置系统研发上也取得实质性的应用成果。

在舰艇设计方面,中心建有一个长约350米的船模试验水池。曾经进行过500吨级“锦江”级巡逻舰、9300吨级“武夷”号补给舰的研发,同时还为台湾海巡署研制了第一、二代100吨级巡逻艇以及500吨级“台北”号巡逻船。

中山科学研究院

该院建立于1969年,隶属于台湾“国防部”。中山科学研究院有6大研究所和4个中心。分别是航空研究所、导弹火箭研究所、资讯通信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材料光电研究所和电子系统研究所;以及系统发展中心、系统维护中心、系统制造中心和资讯管理中心。作为台湾军事科研重镇,台湾“中科院”聚集了岛内大量科技精英,2010年有科研人员6300人,技术人员8500人,其中军事研究人员占三分之一。

该研究院在舰艇以及其装备的科研工作方面成就:在1970年代曾研发建造30艘272型登陆艇、1艘坦克登陆舰、1977年据以色列的“德沃拉”级导弹快艇的设计,首次研制出“海鸥级”导弹快艇,后又经多次改进;参与了“武夷”号补给舰以及“云峰”号新型快速运输舰的研制。中心参与了台湾导弹驱逐舰的现代化改进工作,包括装备美制500-MD型反潜直升机,研发“雄风”系列导弹,换装“雄风”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和增装新型电子设备。台湾引进美国“佩里”级护卫舰的改进型(“成功”级),就是由该中心与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共同承担。同时该中心还进行隐形导弹快艇的研发和设计。

在船载装备方面,研制了新型水雷、鱼雷、反舰导弹等武器。仿制以色列“迦伯列”舰舰导弹研制生产出台湾第一代反舰导弹“雄风1”型,射程36千米,后陆续研制出“雄风2”型和“雄风3”反舰导弹。此外还有研发电子系统。

台湾国际船舶公司下属科研机构

台湾国际造船公司本身拥有相应的研发机构。这些机构除承担两厂承建船舶的设计生产任务外,还为新船型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进行预研。例如。与台湾成功大学合作进行了滚装船的设计研究;1990年起又建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对LNG船进行设计研究。

1980年代后期,“台船”还根据当局的“国轮国造”的政策,配合台湾海军对筹建的新一代舰艇进行论证,并自行完成了180吨级大型隐身导弹快艇的设计任务。CAD与CAM的研究起步较早,在引进国外先进软件的同时。也自行开发了船舶设计与生产及管理方面的若干应用软件。

高等院校与船舶科研机构

台湾一些高等院校中不仅有船舶工程专业,也从事科研工作。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均设置造船系。台大和成大都有拖曳水池可进行船舶阻力与推进的模式试验。台湾大学还设有船工研究所,该所有一座船模试验水池(长150m),可对一般船型进行船模试验。该所研究范围包括船型、推进器、波浪、结构强度、应力分布、螺旋桨、水中运动体、船舶振动、机械噪声、空泡等。位于基隆的台湾海洋大学还设有比较先进的大型空泡水洞实验室和船舶振动试验设备。此外,建国科技大学和高雄科技大学等职业院校还专门培养与造船生产工艺相关的职业技术人才。交通大学设有交通运输研究所,中正理工学院设有兵器系统研究中心,他们都参与舰艇的研发工作。

基隆海洋大学“系统工程暨造船学系”拥有流体动力暨水下噪声研究中心。该中心拥有大型空泡水洞与中型空泡水洞各一座。大型空泡水洞耗资4亿新台币,经历8年的规划与建设完成,2002年开始投入使用。这个水洞是一个高速且可调整压力的大水洞,可进行鱼雷性能测试,水下兵器的研发,包括潜艇流体动力与水下噪声研究与测试。该系的中型水洞在提升螺旋桨性能方面贡献突出。

船舶技术引进能力

由于台湾固有的军事科研力量及军事技术储备相对薄弱,台湾舰船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西方舰船技术的引进,尤其是以整舰购买的方式居多,部分舰艇获得许可证后在岛内建造。从1970年代后期,台湾开始更换较大吨位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驱逐舰平均吨位约为2200吨,护卫舰平均吨位约为1500吨,并开始大规模改进其舰载武器系统。1980年代末期,为满足台湾行动战略方针的需求,台湾海军开始“第二代兵力整建”,1990年代开始,伴随“光华”计划的实施,台湾舰船工业的技术引进更加突出。

台湾舰船多采用整舰购买,极少数按许可证建造。此举可以有效缩短所需舰艇的入役时间,又可以最大程度的获得现有舰船技术。例如:台湾为提升防空、反舰、反潜能力直接从美国购买的“基德级”驱逐舰,从法国直接购买的6艘“拉法耶特”级护卫舰,获得美国“佩里”级护卫舰生产许可证,在台湾国际造船公司高雄船厂建造“成功”级护卫舰,由荷兰引进“海龙”级潜艇。

船用设备及动力装置方面,目前台湾已能生产部分机械设备,像舾装件、轴系、发电机等,但光电设备、电子作战设备、声呐等均需要购买;台湾曾在1960年代与丹麦、日本和德国共同研制船用小型柴油机和大功率船用低速柴油机,但目前建造的快艇大多数采用德国高速柴油机,船舶动力装置依旧没有摆脱西方产品的局面。

船载武器装备方面。台湾电子战装备、舰炮、舰载反潜直升机等均需要进口。“雄风3”型反舰导弹,其核心技术主要来源自美国1970年代研制的“小型冲压试验弹”;引进了P-3C“猎户座”反潜侦察机,来增加反潜和海防巡逻能力;引进美国MK-48型鱼雷,用于对付快速、深潜的核动力潜艇和水面舰艇。

由此可见,台湾为适应和满足于新的防务战略,提升自身舰船工业的能力了,在舰船购买、技术引进等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当巨大。但是由于政治等国际环境因素,台湾舰船技术的引进还是受到极大的制约。台湾舰船工业在技术引进的同时,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舰船工业研发能力提升缓慢。

台湾船舶工业主要集中在高雄和基隆两地,其中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地理环境适宜造船业的发展,因此该地区拥有大量船厂。较大的厂家有: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庆富造船、中信造船、台机船舶厂、丰国造船公司、顺荣造船公司。

台湾国际造船公司

台湾国际造船公司是台湾造船业的旗舰企业,拥有员工5800人,其成立的宗旨是“提升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并提供顾客最佳利润及支持国防工业”。该公司拥有两家大型船厂:高雄船厂和基隆船厂。民船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

油船、特种船舶、海上平台等。军船包括导弹巡逻艇、导弹快艇、补给舰、快速人员输送舰等各型舰艇。此外船舶修理业务平均每年可修理或是改装船舶达200-250次。

在建造设施方面,基隆船厂拥有船坞3座,13万载重吨2座。船坞275*45*10米;3万载重吨1座,210*26.修船坞2座,1号修船坞210*26.4*12.4米;2号修船坞270*45*11.5米。1600米码头,均配有起重机和公用系统。土地面积311534平方米,建筑面积96063平方米,装配场地总面积35000平方米,储放厂总面积90000平方米。

高雄船厂拥有:1座百万吨级船坞,950*92*14米,配备有350吨级大型龙门吊。运用中间坞门可以将该船坞隔为三段。各段长度为180米、390米、380米,龙门吊2座,跨越百万吨船坞和大合拢区,每座起重能力为350吨。10万吨修船坞1座,275*45*12米,配有各型先进修船设备。码头共长1800米,平均水深10米,均配有旋臂起重机和公用系统。

该厂建造的主要舰艇有满载排水量4104吨的“成功”级护卫舰,“龙江”级巡逻舰、“锦江”级导弹快艇、“海鸥”级导弹快艇、“武夷”号补给舰和人员输送舰。

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造船成立于1985年,位于高雄市旗津船厂区。该公司含中信、新高、林盛、新天二、新船和顺荣6个厂区,船厂总占地面积130180平方米。船厂可生产50吨全铝快艇到5万吨钢质船舶。其中新高厂是中信集团组装重点厂,设有5万吨级船坞、5000吨级船台、配备100吨级可回转工作起重机两台、50吨龙门吊2座。高鼎厂是台湾最大的钢铝快艇制造厂,设有12000平方米的室内游艇组装车间,可同时承建70米游艇4艘。5000吨级维修船坞(81*30米)、3000吨级船台1座,750吨级船台1座。新船厂即为集团生产高精度零件的成品、半成品,也为外界生产机械设备。

该船厂玻璃钢、钢质和铝质船体为主,以维修穿体内、外板、舾装及上架工程为辅;新船厂为维修船舶、电机以及辅机装备为主。目前为止,中信造船已建造船舶289艘,其中包括巡逻舰25艘、渔船201艘、交通船18艘、货船4艘、游艇3艘、快艇4艘。在舰船建造方面,中信船厂主要承建450吨至2000吨舰艇和特殊舰艇,如2000吨级“台南”舰(CG126)、1000吨的巡逻舰、“行政院”海洋巡防总局720吨级巡逻舰,500吨级“台北”舰(CG116)、500吨级“金门”级巡逻舰(CG123)、500吨级“南投”号巡逻舰(CG122)、500吨级“连江”级巡逻舰(CG125)、100吨级警用巡逻艇。

台湾舰船配套能力

台湾舰船工业配套设备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也取得较大进步,但是主要舰船配套装备仍长期需要进口,舰船配套能力较差。

台湾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注重船用配套设备的开发,引进的苏尔寿柴油机主要提供给台湾国际造船公司使用。在低速柴油机生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船用高速机制造方面,台湾尚未完全改变依赖进口的局面。如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建造的快艇,其动力装置多是来自德国MTU公司的高速机。除大型船用柴油机外,台湾目前已能生产部分机械设备,如多种舾装件、各种轴系和电动液压锚机。

台湾水面舰船建造能力一般,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尚不能自主建造。近来年,台湾大型、先进舰艇建造基本停滞,并没有很多亮点。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周期约为3年,建造(如满载排水量4100载重吨的“成功”级护卫舰),小型导弹快艇研发周期为3年,建造周期为1.5年。各阶段台湾舰艇制造情况如下:

1970-1980年代,台湾国际造船高雄船厂自行建造了50艘“海鸥”级导弹快艇,该型艇是中山科学研究院仿照以色列“德沃拉”级导弹快艇设计。改级艇采用铝合金艇身,满载排水量仅47吨,抗风能力严重不足,除“雄风1”型导弹外,其他舰载装备均从国外引进。

1980年代,在美国的技术支持下,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建造了满载排水量达到17000吨的“武夷”号补给舰。该舰于1989年4月下水,可以载2架S-70C(M)反潜直升机,是台湾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吨位军舰。

1990年代,台湾仿照美国“佩里”级护卫舰由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建造了7艘“成功”级护卫舰。“成功级”采用比“佩里”级稍厚的钢质舰壳,主甲板以上则采用铝质结构。该舰上只有“雄风2”型导弹是自行研制,其余舰载设备均为由外国购买。中山科学研究院在美国的帮助下负责舰上战斗系统的整合,总体性能优越,具备一定的防空、反舰、反潜能力,战术性能和技术水平达到19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台湾在1990年代自行设计,建造12艘“锦江”级导弹快艇,每艘舰可配备4枚“雄风1”型导弹。台湾在2002年自行研制成功的“光华6号”导弹艇,除可携带4枚“雄风2”型导弹外,还具备一定的隐身功能。

台湾最新型“迅海”隐身舰,自主研发成分较高,是当前台湾舰船工业发展方向和实力的具体体现。该舰主要特点是集隐身、高速于强大的反舰火力于一身。舰长可能超过40米,舰宽约20米,标准排水量500吨,满载排水量600吨左右,采用先进的双体隐身设计;动力方面,“迅海”舰将沿用台军现役“锦江”级巡逻舰的同类柴油机以及喷水推进系统,最高航速超过38节,具有操作灵活、行驶噪音低等优点;火力方面,安装“密集阵”近防炮和“雄风2”、“雄风3”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此外,预计该舰的电子设备和作战系统安装台自主研发的舰用“大成”系统,“海镖”分系统和NGPS船舶回声定位系统等,代表了台舰船工业的最高水平。

此外台军正大力发展反航母武器,“雄风3”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是其成果之一,“雄风3”型反舰导弹1996年进入研制程序,1998年完成首飞,是中山科学研究院(CSIST)继“雄风2”型导弹之后,最新研发成功的反舰导弹。“雄风3”型导弹两侧捆绑助推火箭,总重达1000千克,单头载荷226.8千克,最大射程300千米,攻击大型海上目标命中率可达85%。

潜艇

台湾水下装备建造能力极弱,目前尚不能自主研发建造潜艇。现役4艘潜艇均从外国购买,其中2艘已经十分陈旧,无法担当正常的水下作战任务。多年来台湾海军一直谋求潜艇采购,或是获得技术、零部件支持后在岛内建造。但是出于各种政治因素的考虑,各国对台湾发展潜艇均未做出实质性的帮助。2012年初,台湾海军提出从美国以外国家购买8艘新型潜艇,恢复搁置十年的潜艇采购计划。

台湾当局从未放弃自行研制潜艇。台湾已研制出TY潜艇专用钢,台湾国际造船公司也正在进行潜艇艇体设计和建造工业的研究。不过以台湾舰船工艺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依靠自身力量建造潜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此之外,水下舰载武器同样依赖进口,如美国近期披露的未来十年台湾将投入8.6亿美元购买美国先进鱼雷MK54/MK48鱼雷。但是,不论台湾当局是自研还是采购来满足潜艇的需求,短期内都难以实现。(幂谈天下,张幂)

深圳哪里有航母?

地址: 深圳市海景二路1019号 电话: 0755-25355333明思克航母世界 中信 明思克航母世界 坐落在深圳市沙头角海滨,毗邻闻名遐迩的中英街,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以航空母舰为主体的军事主题公园,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及“广东军事科普教育基地”。中信明思克航母世界由 深圳市中信明思克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数亿元人民币,以前苏联退役航空母舰“明思克”号为主体兴建而成,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国防教育于一体。

公园由海上的明思克号航空母舰和陆上的明思克广场两部分组成。海上的航空母舰首期向公众开放近3万平方米的观光游览区域,航母上原有的武器系统、作战指挥系统、鱼雷发射舱、导弹发射系统以及官兵生活区等均整修一新,赫然在目;俄罗斯航天展、“世界航母层、前苏联勋章军服层”展及飞行甲板上米格-23歼击机、米-24武装直升机、强-5战机组成的强大航空兵团等的展示气势恢宏、别具一格;可参与的军事娱乐项目如作战模拟演示、太空模拟发射、舰炮发射、航母大战电影等,依托现代高科技,充分运用声、光、电等手段,新奇刺激,丰富多彩;充满异国风情的俄罗斯歌舞表演异彩纷呈;飞行甲板上威武雄壮的仪仗队表演也引人入胜。

陆上的明思克广场由前广场、后广场和航母中心大厦构成,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进入园区前广场,肃然整齐的仪仗队表演迎面而来,哨所分立通道两侧,和平广场上“铸剑为犁”的主体雕塑引人深思。后广场有炮兵阵地、坦克阵地、航空兵、地空导弹基地及战地剧场等项目,侧重于军事娱乐、兵器展示、表演和海滨休闲,海上的海战模拟惊心动魄。近2万平方米的航母中心大厦设计风格独特,兼具餐饮、购物、办公、休闲等多种功能。整个广场把浓郁的南国海滨风情和军事氛围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信 明思克航母世界 作为深圳东部沿海“黄金海岸”的重要旅游景点,与大梅沙海滨公园、小梅沙度假村、海洋世界等一起构成东部海滨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它以鲜明、独特而丰富的军事文化内涵,在众多的主题公园中独树一帜,成为深圳旅游热点。

开放景点内容

陆上园区

马丁锚(大门两侧):航母原舰铁锚,每个重达40吨雕塑“铸剑为犁”(和平广场):是苏联人民艺术家乌切吉奇的杰作,原件摆在纽约联合国广场。

炮兵阵地(后广场):由16门重型火炮组成强大的炮兵火力网。

坦克阵地(后广场):两辆63式水陆两栖坦克、兵器王牌、赫赫生威。

航空兵基地(后广场):多架歼击机正蓄势待飞。 快艇环游航母:体现海军陆战队,突出快艇的惊险刺激。

航母上(按游览顺序)

影视厅(第五甲板):两个,可容纳776人,播放明思克航母历史资料鱼雷厅(第五甲板):2枚苏制533型鱼雷真弹,3枚仿真鱼雷,展示着海战奇器鱼雷的神秘。

作战指挥中心(第三甲板):幽暗的灯光下,各控制台信号闪耀不停,电子显示屏不断变幻数据,紧张激烈的海战由此拉开序幕……并配有多种文字、图片资料介绍。

飞行甲板(第一甲板):舰首区有SS-N-12舰舰导弹,SA-N-3导弹,RBU-6000反潜深弹,76mm火炮,SUW-N-1反潜导弹;舰桥区有多种雷达和电子战武器;飞机区停放着1架前苏联米格-23歼击机,2架前苏联米-24武装直升机及强-5战机;舰尾有拖曳式场纳1部,舰炮2门;另还有仪仗队表演以及舰首高射机枪等。

导弹库(第二甲板):SA-N-3舰空导弹、SS-N-12舰舰导弹巍然伫立,令人震撼。

官兵生活区(第二甲板):以原貌实物的方式再现了当年舰上官兵的日常生活和水兵风情。

世界航母层:以舰艇为模型、图片的形式再现了航空母舰的发展史。

前苏联军服、勋章层:二千余枚前苏联海军勋章和前苏联不同时期的海军军服再现了前苏联的海军的发展史。

驾驶舱(岛式建筑03甲板):真实再现明思克航母驾驶,通信设施,让您领略航母舰长的风采。

飞行指挥舱(岛式建筑04甲板):航空母舰最特别的部分,体验指挥舰载机的起飞的攻击敌舰的豪迈。

海37炮射击(舰尾):重型火炮射击,惊天动地。

锚链舱(第二甲板):目前为止国内,最生的锚莲,重达2000吨。相当于一艘驱逐舰的重量。

中信 明思克航空母舰 基本资料

退役时间:1994年

建造船厂:前苏联黑海尼古拉耶夫船厂(原名黑海造船厂)

服役时间:1978年9月8日

服役舰队:前苏联太平洋舰队,是该舰队的旗舰和主力。

退役时间:1994年

标准排水量:36576吨

满载排水量:42000吨(相当于10000辆4吨重的卡车的载重量)

最大功率:102900千瓦

动力装置:8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

推进功率:14.9万千瓦

续航力:13000海里

最大航速:32节(相当于58.4公里/小时)

舰体:长274米 最大宽度47.2米(相当于3个足球场大)

吃水深:10米

舰高:68米(相当于3米/层的22层楼高)

飞行甲板:长189米 宽20.7米,飞行甲板与舰身成5度角

飞行甲板以上:9层 飞行甲板以下:11层

舱室:2000多间

舰内走廊通道:总长达17公里(飞行甲板下14公里,飞行甲板上3公里,相当于1条半长安街)

载员:1500人

舰载飞机:36架(24架雅克-38、12架卡-25)

武器装备:2座SA-N-3双联装舰对空导弹发射架 96枚导弹

2座SA-N-4双联装近程低空导弹发射架 40枚导弹

4座SS-N-12双联装舰对舰导弹发射架 24枚导弹

1座SUW-N-1双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 24枚导弹

导弹装备4种184枚

2座76mm双联装线膛炮

8座30mm 6管全自动速射火炮

2座12管反潜火箭发射器

28部雷达及电子对抗仪

2座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具 30枚鱼雷

综合造价:达数十亿美元

中信 明思克航母世界 门票价格

根据深圳2009年最新规定,门票价格为:全票 130元/张 半票 65元/张

注:A、门票票价平日和节假日相同,内宾和外宾相同。

B、用港币购票,按人民币∶港币=1∶0.86计算

基本门票政策

1、全票(130元/张):成人和身高1.4米以上的儿童

2、半票(65元/张):身高1.1-1.4米的儿童 65-69周岁的老人(凭身份证) 持有三级伤残证明的残疾人

3、免票:身高1.1米以下的儿童 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凭身份证) 持有一、二级伤残证明的残疾人

中国第一个航母是谁买的?

中国第一艘航母是广州黄埔造船厂购买的墨尔本号航母。

中国至今共购买四艘航母,分别是:基辅”号航母、.明思克号航母、瓦良格号、墨尔本号。

“墨尔本”号原为英国造“尊严”级航空母舰,1949年1月卖给澳大利亚,但到1956年3月5日才从英国朴次茅斯港开往澳大利亚。1956年5月14日任命为澳大利亚舰队旗舰。1969年6月3日和美国海军“弗兰克·E·伊文思”(DD-754)驱逐舰相撞。1982年1月30日退役。1985年卖给我国广州黄埔造船厂拆解。

〝明斯克号〞是基辅级航空母舰的2号舰,「计划1143」的第二艘,以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命名。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继承该舰。但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实力不足,于1993年退役。1995年底,明斯克号被韩国大宇集团买下,但后来于1998年8月被中信买进后,并被改建成军事主题公园(即深圳明思克航母世界)。2014年8月31日明斯克号航空母舰落户盐田区沙头角,打造世界级航母公园。

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基辅号〞是基辅级航空母舰的首舰,「计划1143」的第一艘,该舰是以乌克兰首都「基辅」命名。基辅号在1970年于乌克兰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是首艘能搭载雅克-36M[YAK-38]战斗机的航空母舰。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继成该舰,但由于苏联解体使俄罗斯经济实力不足,最终于1993年退役,退役后出售给中国。2000年,经过中国国务院的批准,天津市政府作为废钢铁从俄罗斯购入基辅号航空母舰,由上海救捞局“德意”号拖轮拖离俄罗斯维佳耶夫军港开始启程,途经大西洋,绕好望角,穿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的南海、东海、黄海驶入渤海湾。于2000年8月29日顺利抵达天津南疆码头,历时102天,航程16850海里,永远停靠在国际游乐港的平静港湾。

台湾有没有造船厂呢?

台湾造船年产量长期排名全球前5到前10,怎么可能没造船厂???最大的造船公司是台船国际,台船国际有2个船厂,高雄厂和基隆厂,高雄厂还有个高雄重机也属于台船,高雄重机除了建造船用发动机外,还建造核反应器,电渣炼钢炉,真空炼钢炉,龙门吊,弯板机,水洞等等,业务非常广泛,并不是个只造发动机的工厂。台船造过最大的船是44.5万吨级油轮,在国际上最出名的应该是蓝色马林鱼号半潜船,载重7万5千吨,可以用来抢救及运输大型战舰或民用船舶,台船高雄厂的单厂产能排名全球第7,但台船员工非常少,整个台船只有2千多员工,只相当同等规模其他船厂员工数的1/20,这个技术非常厉害,台船有极高的造船品质,造船品质优于日本船厂,并获得通过:ISO 9001 (造船工程、机械工程、修船工程)、核能工程ASME之N Certificate of Authorization 、NA Certificate of Authorization (Site)、NA

Certificate of Authorization、NPT Certificate of Authorization、NPT Certificate of

Authorization (Site)、NS Certificate of Accreditation等品质系统认证。此外台船在船型开发以及螺旋桨等机具的设计制造能力也属国际先进水平,其设计的1,800 TEU 支线型货柜轮两度荣登英国皇家造船工程师协会出版之世界名船录,8,250 TEU货柜轮,626000立方尺冷冻冷藏船荣获英国皇家造船工程师学会2003、2002年杰出船型称号,90年代以来有20多型自行设计的船舶被收入世界名船录,放眼全球难寻比肩者。台湾另外还有几个比较大的船厂,但除了台船以外都不能建造10万吨级以上的特大型船舶,不过中信,龙德,庆富这几家造船公司均有能力设计建造作战舰艇甚至可以设计建造潜艇,台湾在2015已经决定建造潜艇,预算已经批下,这几家船厂都将参与潜艇建造,事实上自建造成功级护卫舰以后,台湾的海巡舰以及战斗舰艇并不是台船建造为主,而是中信与龙德建造的还更多些。

另外台湾造船厂的造船价格是不便宜的,以前主要客户是欧洲客户,亚洲国家很少向台湾船厂订购船舶,就连台湾自己的航运企业也很少采购台湾船厂建造的船舶,而欧洲船东并不太关注购船成本,而是注重营运成本,台湾船厂造的船就会受到欢迎,台湾建造的船通常线形优越螺旋桨效率也高,同等动力情况下,航速更快,因此运输过程中油料消耗少,运行时间短,营运成本低。近年亚洲船东观念也开始向欧洲船东靠拢,因此台湾船厂的亚洲船东订单日渐增多,不过台湾各船厂的生产总吨位提升并不大,似乎也无兴趣过多接单,还是走量少质精道路。另一说是因为国内已经决定未来海军战舰全面国产,有潜艇,两栖船坞登陆舰,两栖突击舰,大型导弹驱逐舰的建造已经排上日程,从2019开始陆续建造,各大型中型船厂都不愿意错过这次军购机会,所以也不敢放手接单,避免因建造任务排满,到2019没有空余产能去竞标海军订单

关于《中信船厂项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必看十大热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