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造船2021年船厂订单

时间:2022-09-14 05:37 点击:143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造船2021年船厂订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拿下了世界造船业半数订单,是如何做到的?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在全球持续蔓延,给全球的航运、造船业都蒙上了一层阴影。由于中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当,中国船舶工业率先复苏,今年1到9月份,从造船完工量,到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中国造船业占世界造船三大指标的市场份额纷纷位列第一,这份成绩的取得难能可贵,体现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今年一到九月份,中国船舶行业75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1亿元,比去年一到九月份增长1.1%;利润总额12.5亿元,却只是去年一到九月份的一半。因此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造船业还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升创新创能力和盈利能力。

扩展资料

中国拿下了世界造船业半数订单

今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船成交量同比萎缩了51%,但全球权威航运造船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船舶工业的新接单量保持领先,今年一到九月份,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8.3%,船厂手中的订单也占到全球份额的48.3%。

10月28日,大连一家造船厂码头,经过了近一年时间的建造、舾装、试航和调试,一艘载重6.1万吨的散货船在当天交付日本船东。

受疫情防控的影响,日本船东没法到中国参加交付仪式,只能通过网络举行签字、交付仪式。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的“云交付”充满仪式感。

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很难和船东见面,企业开创了云推广、云签约、云交付等线上商业新模式,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疫情的冲击。今年3月,他们就拿下疫情以来的首张大单。客户包括欧洲和日本。

云交付仪式后,工作人员举着彩旗,来到码头为这艘载重6.1万吨的散货船送行。这是今年以来,吉燕霞他们给这家日本船东交付的第2艘轮船了。

今年以来,受市场不确定性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全球造船业整体处于低迷状态,最近,丹麦船东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新船手持订单已经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虽然不同船型之间存在差异,但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这三大主要船型手持订单占现有船队比例都处于几十年来的低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中国拿下全球近半数造船订单

中国拿下世界造船业半数订单,哪个公司拿下的,造船订单总量多少?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在中国乃至世界造船业中引起巨大关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为此做了专题报道。报道引用相关数据说明,今年一到九月份,中国新接造船订单量占到了世界市场份额的58.3%,船厂手中的订单也占到了全球的48.3%——这么大量的订单不是任何一个厂家能单独吃下的,是国内多家造船厂的总和,尤其以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及中国船舶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等为主,预计到年末持订单能达到8500万载重吨。

疫情期间的逆势上扬

世界范围内有句公认的话,就是造船业的兴衰可以视作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整体趋势的风向标,造船兴,经济兴。今年的疫情形势下,全球造船市场都很低迷,我国却是逆势而行,拿下了整个造船业半数订单,不仅再次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且三大造船指标与鼎盛的2018年时期基本持平,这样的成绩不能不令人羡慕。

创新模式为发展保驾护航

不得不说,中国人抓机遇的观念是越来越强了,即便是蔓延全球的疫情也没有阻挡住中国的发展脚步。虽然疫情原因影响了很多业务的正常开展,但是云推广、云签约、云交付等崭新的模式应运而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疫情的不利影响,早在今年3月份,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就拿下了疫情以来的首张大单子,客户涵盖了欧洲和日本。

通过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

目前。中国造船业的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前不久大连中远交付的一艘载重 30.8 万吨的节能环保超大型油轮,搭载的是船厂所在集团自主研发的能效管理系统,和市场上相同主尺度的船舶相比,日均油耗同比降低了 3%。而中国船舶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尚在设计阶段的一种新船型,能够装载2.3万个集装箱,届时将占据业内顶尖地位。

愿中国的造船业能够开足马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国船厂巨大危机,被“钝刀割肉”130亿订单,后来怎样?

从洋务运动开始我国为了追求国家的独立强大开始建立造船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渐渐强大起来 我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开始走向国外,中国高铁,中国世博,还有中国船厂……

但是我国现在始终处于发展的状态,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发达国家开始想方设法阻碍我国的发展,其中“毒订单”对我国的经济迫害尤为厉害,大船集团也因为毒订单破产同时背上了20亿的债务。

造船界新秀崛起

作为造船界的新秀,我国向那些造船大国展开了长期的追逐与超越。凭借我国的匠心精神以及较低于市场的价格,虽然我国的造船技术没有做到拔得头筹,但是世界市场上,我国也可以做到分一杯羹。造船厂不仅可以帮助我国打开国际船只市场,同时也可以帮助我国解决沿海地区的一些就业问题。沿海地区的渔民不仅可以以捕鱼为业,同时可以进行二次就业。

2020年前期,全球新造船总投资额为55亿美元,同比下71%;而仅是中国的企业就接获超过65%的新船订单,这足以看出我国的造船实力,以及我国造船企业在全球都占有很大的影响力。

发达国家采取压制

对于中国的发展如此迅速,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对中国恶意造谣,甚至提出了中国渴望统治世界的恶意谣言。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一度陷入尴尬境地。

前不久国际船舶网传出的消息对于中国造船业更是一个晴天霹雳。据报道,挪威船王约翰·弗雷德里克森手下的Seadrill海上钻井公司与中国大船集团在2013年签署了钻井平台的大单,中国大船集团旗下的大船重工负责建造8座钻井平台。

挪威海上钻井公司在预付定金时只支付了定金的百分之十,然而根据国际惯例支付定金应该是百分之三十。中国大船集团没有办法只能开始钻井平台的建造,然而挪威海上钻井公司突然发难,宣布取消所有的钻井平台订单,撕毁了18.4亿美元的船舶大单,折合130亿元人民币。

这并不是普通的商品,一座钻井平台的造价在2.3亿美元,订单总价值在18.4亿美元,约人民币130亿左右。这个金额足以让一个公司运转困难。

“毒订单”后患无穷

虽然中国拿出了自己真诚的态度,只是收了百分之十的定金,但挪威却并不打算真诚合作。挪威船王在2018年左右逐渐取消了6座钻井台的订单,并且在今年取消第七座订单。

这个消息确实让人十分气愤,但是这个“毒订单”更狠的招数还在后面。大船集团希望挪威公司可以将第八座钻井台的订单同时取消,但挪威公司却以这样会违背合约而拒绝。

“毒订单”就像一株带刺的藤蔓,慢慢缠住大船集团然后收紧藤蔓,大船集团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130亿订单被连续取消,导致大船集团负债20亿破产,一个庞大的公司因为毒订单而就此垮台。

挪威方面在合同生效后的第五年,突然宣布取消6座钻井平台的合同,这种毁约行为可谓毫无商业信用和契约精神可言,挪威公司还声称大船海工建造速度慢,无法按期交付为由,要求已经无奈破产的大船海工退还10%定金,同时赔偿毁约的各项损失。

法庭诉讼胜率极低

大船公司对于挪威方面的公司的行为十分愤怒,将挪威方面的公司一纸诉状告上法庭。但是早在大船公司之前,就有不少企业因此受害。然而在合约签订时,却明确表示了双方发生纠纷时只能买方国家进行仲裁,这也意味着我国船厂在申诉时的失败。

我国近年来“毒订单”事件发生了很多,国际造船业里常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单不敢接,接了死得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订购了大量船只,却多次撤单弃船,还有不支付尾款的现象。

作为发达国家的挪威不仅以极其卑劣的手段迫害他的竞争对手,同样这种行为也严重影响到全球的造船企业的发展。不仅在造船方面,我国各种行业都在面临着危机。我国大量订单遭到取消,在人们不仅要承受国内经济由于某些原因带来的影响,还要承担大量订单取消带来的危害。一些发达国家正是希望如此来阻碍我国的发展。

中国该如何反击

“毒订单”的威胁确实对我国造船业产生了严重的损失。不少人谈“单”色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此放弃订单,放弃造船业。面对毒订单我们仍需一些策略。

订单虽然可怕,但是我们仍然要认识它要了解其中的套路。面对疑似毒订单的,我们需要提前对相关公司进行该类毒订单的调查。如有该类订单频频在该公司发生,就要及时终止订单或及时躲避,以订单给公司带来危害。

面对已经遭受毒订单的公司,一定要及时想办法给公司寻找喘息的机会,努力提升公司的实力,以防破产。同时严格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交易,以防不测。

我国虽然在全球开始永远越来越高的影响力,但是面对此类问题,我国仍需要努力,积极培养人才,提高国际地位。只有国家有实力,我们才能有话语权,更有力地打击国外消极势力对我国的侵犯。

在特殊事件的影响下,中国造船企业与金融部门合作开始反击。为了使“产融结合”落实落地,同时振兴国家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业的责任与担当,造船企业将与大型租赁公司实施全方位的深度合作。防止造船企业接受毒订单而导致破产。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协同合作努力推动复工复产、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携手共克疫情时艰”,不仅体现出我国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关于《中国造船2021年船厂订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东方造船集团
下一篇:中信船厂项目
必看十大热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