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船舶深度研究报告
中国有很久远的造船历史,疫情好转后,船舶制造与运输需求在上升,对应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块表现喜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接下来就跟大家说一说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在介绍中国船舶前,大家可以先看看这份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直接戳这里的链接:【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公司业务覆盖了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在造船业务层面,公司产品线可以覆盖到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多年来,造船总量和造机产量都高于国内的其他公司。同时,作为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具有完备的产业模式,是国内船舶制造的龙头企业。
分析完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我们来观察一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值不值得我们花钱购买?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最近几年,我中国船舶的品牌在国际上也算是影响力日益深远的了,同时在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也呈现出极为有利的竞争形势,不仅有好的名誉,竞争力也是一点也不差的。在结束重大资产重组后,中国船舶行业将更深入地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基本上涵盖了海工产品类型和船舶,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有效地推动了船海行业做强做大。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主动对产品结构做调整,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加强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对小型船市场的关注,把抢夺订单当成是企业最要紧的任务。基于此,中国船舶紧靠市场,开拓改善主流船型,这也能够加快实施豪华邮轮的项目,克服海工装备自主设计困难,将动力机电业务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型。此外,其自主开发了较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并一步步有意在游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篇幅有规定,有关中国船舶的深度报告分析情况,学姐已经放到这篇研报中了,大家赶紧浏览一下吧:【深度研报】 中国船舶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被控制住后,经济也开始逐渐复苏,在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需求量巨大,从而使船舶运输业也开始发展了起来。我国民船龙头企业非中国船舶莫属了,对民船回暖有很大帮助,且对造船业供给侧改革也有一定影响;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国船舶未来的希望,也将会最先享受到行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综合来讲,我觉得中国船舶可以说是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领头羊了,有望在行业变革之际,乘时代春风,迎来高速发展。然而文章没有实时性,倘若有意了解中国船舶未来行情,马上把链接点开,你的股票有专业的投顾诊断,看一下中国船舶现在行情怎么样:【免费】测一测中国船舶还有机会上车吗?
应答时间:2021-09-0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中国船舶最新情况分析
中国造船完工量持续回升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完工量呈现震荡走势,基本维持在3000-4500万载重吨之间。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是三大造船指标中唯一上涨指标。
2021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09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0%。
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完工量为4663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完成量为2092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44.86%;韩国造船完工量为1497万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32.10%,日本造船完工量为936万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20.07%。
中国新接订单占全球一半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波动明显。2020年,全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下降幅度较上年同期明显收窄。
2021年上半年,全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38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6.8%,半年新接订单量已超过近六年全年接单量。
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新接订单量为7497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3824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51.01%;韩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2986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39.83%,日本造船新接订单量为571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7.62%。
中国半年手持订单量已超上年全年规模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手持订单量呈现震荡向下走势,2018年出现小幅回升,全年手持船舶订单量为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019-2020年,全国造船手持订单量再次下滑,2020年全国造船手持订单数为7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9%。
2021年上半年,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866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10%。比2020年底手持订单量增长21.8%。
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手持订单量为18913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手持订单量为8660载重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45.79%;韩国造船手持订单量为6601万载重 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34.90%,日本造船手持订单量为2943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15.56%。
每年有多少新造的船
2010年1~9月,我国造船指标保持升势,其中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增长趋于平缓,手持订单比2009年底上升3.5%。
2010年1~9月,我国造船指标保持升势,其中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增长趋于平缓,手持订单比2009年底上升3.5%。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总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1~9月全球造船市场逐步复苏,新船订单船型多样化趋势明显,但造船市场复苏基础薄弱,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的人民币汇率风险加剧,节能减排等国际新标准要求将更加严格。
一、产业基本情况
1.我国造船指标保持升势,手持船舶订单继续回升
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5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5.0%,其中海船为1331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2.3%。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5071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3倍,其中海船为1417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76.6%。截至9月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19474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3.5%,比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海船为5416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7.3%。
2.工业总产值同比继续增长,增速较上半年略有减缓
1~9月,全国规模以上2054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60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较上半年减缓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缓8.3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3705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较上半年减缓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缓14.1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551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较上半年减缓4.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缓16.2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557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较上半年减缓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20.4个百分点。
3.出口依存度依然较高,出口交货值增速开始回升
1~9月,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3771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总量的82.3%;新承接出口船订单3884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6.6%;截至9月底,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7001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7.3%。2010年1~9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128亿元,同比增长17.9%,与上半年增幅持平,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
4.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回升,实现利润保持增长
1~8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600亿元,同比增长26.1%,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10.5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2673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减缓20.2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445亿元,同比增长28.9%,增速减缓13.7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444亿元,同比增长24.4%,去年同期为同比下降0.8%。
1~8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4亿元,同比增长32.7%,去年同期为同比下降5.5%。其中:船舶制造225亿元,同比增长44.7%,增速加快38.3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24.1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减缓17.2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21.4亿元,同比下降16.4%,降幅收窄30.1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1.全球造船市场逐步复苏,新船订单船型多样化趋势明显
全球新船市场逐步复苏,2010年1~9月全球新船订单量突破9000万载重吨,从4月至7月,单月成交量均突破1000万载重吨。另一方面,新船订单结构得到调整。前几个月,散货船的订单量一直占新船订单总量的70%以上,从7月份开始,船型订造不再单纯依靠散货船,大型油船订单增多,集装箱船出现多笔批量订单,散货船订单量下降至50%。新船价格趋于企稳回升。据克拉克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底新船价格指数为141.4点,该指数从5月以来一直维持在141~142点。从航运市场、新造船市场、新船价格、订单结构等来看,全球造船市场复苏的行情已经显现。
2.撤销船舶订单开始减缓,交船难也得到缓解
2010年以来,撤销船舶订单开始减缓,2010年1~9月,全国共撤消船舶订单40艘、74.9万载重吨,约占2010年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总量的0.38%。重点监测船舶企业9月当月没有订单撤消。与此同时,随着船市逐渐回暖,交船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2010年1~9月,江苏新世纪造船、熔盛重工、扬子江船业、扬州大洋、中远川崎和长航金陵6家船企交船均突破百万载重吨。2010年1~9月,全球新船交付量为1997艘,据预期2010年新船交付量将突破1.5亿载重吨,2011年新船交付量为1.417亿载重吨。
3.人民币汇率变化对造船行业影响巨大
由于我国造船业出口依存度高达80%以上,人民币升值对造船行业的影响巨大,经测算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造船企业手持订单收入将减少约40亿人民币。2010年6月19日我国重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2%以上,导致船舶行业减少收入近百亿元。同时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船价普遍下降20%~30%,部分船舶甚至下降40%,人民币升值使我国船舶行业利润极度下降,2013年开始,有可能面临全行业亏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国际新标准、新规范实施对船厂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节能减排,降低能耗要求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污染物排放管理的规则越来越严格,绿色环保成为当今船舶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我国现有船舶在动力、电力装置、操作诸多方面的能源使用效率不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降低航运成本的驱动下,船东将会加速用新船替换能源效率低下的旧船。这一方面会增加新船需求,另一方面也对船厂在设计和配置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对策
1.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列为现阶段重点发展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被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领域,这给海洋工程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具备实现重大技术突破、面临重大发展需求的产业基础。在海洋工程装备入选战略性新兴产业后,我国在发展这一产业时一定要明确思路,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方面要加快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支持建立产业联盟、支持专业化发展模式、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研究制定支持战
2.造船相关产业之间需建立“3S”产业合作机制
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相关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高性能钢材需求增加,对国内钢铁行业就提出了新要求。产业专家指出,造船业(shipbuilding)、航运业(shipping)以及钢铁公司(steelcompanies)急需建立一种“3S”产业合作机制。船舶制造企业、航运企业和钢铁制造企业之间应该建立合作模式,以此提高三方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予以政策引导和扶持。
3.及时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
需要及时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企业资产划转、债务合并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采取资本金注入、融资信贷等方式支持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实施兼并重组。
中国船舶最新动态如何?
中国的造船历史很长远,疫情好转以来,船舶制造与运输需求变大,对应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块表现真的相当到位,吸引了许多人投来的眼光。下面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剖析中国船舶前,这里有份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送给大家,下面有个链接直接点击:【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在造船业务上面,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是公司产品线的生产产品,造船总量和造机产量在全国范围内都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同时,作为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是国内船舶制造绝对权威。
简单介绍了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亮点,值不值得我们入手?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最近几年在国际上,我们中国的船舶品牌都深受欢迎越来越深远,同时在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也呈现出极为有利的竞争形势,已形成良好的声誉及品牌竞争力。在重大资产重组结束后,中国船舶产品业务范围会更深入地拓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对于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的类型已经全部的覆盖上了,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进一步的是船海产业做的比以前更强,更优秀。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巩固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上,加强关注小型船市场,企业最紧迫的任务是抢夺订单,基于此种情况,中国船舶迎合市场需求,对主流船型进行开发优化,也是为了让豪华邮轮项目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实施,攻克海工装备自主设计难关,将动力机电业务逐渐转型成高端产业链、价值链。除这些以外,其旗下还有自己研发的船只项目,例如: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还向大型游轮市场进军。篇幅问题,对于中国船舶的全面报告和风险解析,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感觉研究一下吧:【深度研报】 中国船舶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缓解后,在经济开始一点点复苏,在复工复产的带动下,大宗商品需求量逐渐升高,从而带动了船舶运输的有序发展。中国船舶相当于我国民船的领头羊,在不断带领民船行业回暖,并促进造船业供给也在逐步侧改革;不难预想中国船舶未来还是很有前途的,将最先享受到行业发展所拥有的红利。从各方面来看,中国船舶完全有资格成为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有可能会趁着行业变革,让企业迎来跨时代发展。然而文章会延迟,若是想深入了解中国船舶未来行情,马上点开链接,你的股票有专门的投资顾问判断,了解一下中国船舶目前行情的情况:【免费】测一测中国船舶还有机会上车吗?
应答时间:2021-09-0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目前中国船舶订单多少?形势如何!能不能提供一份近几年的船舶建造总量?
船舶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上班年公司船舶业务收入111.95亿元,同比增长5.8%。船舶建造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7.64%达到22.24%,主要原因是公司建造比例较大的17万吨级散货轮、VLCC油轮按期交船,实际确认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所致。未来龙穴船厂进入公司合并报表,将进一步增加公司VLCC和VLOC的生产能力。龙穴将复制外高桥(7.98,0.28,3.64%)船厂先进管理经验,提升船厂管理和生产水平。订单方面,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生产调配,发挥两家船厂各自优势,使综合效率最大化。经营承接方面,公司承接新船订单8艘/63.82万载重吨,其中:外高桥造船承接2艘/35.2万载重吨,中船澄西承接6艘/28.62万载重吨。
修船收入同比暴增。公司上半年修船收入9.22亿元,较上年同期暴增91.68%。中船澄西完成船舶修理114艘,较上年同期增加10艘,广州中船远航船坞有限公司完成船舶修理175艘较上年同期减少4艘。完工数量基本与上年持平,毛利率14.24%较去年有所下降(去年同期17.30%),但收入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一是2012年上半年完成的修船合同大部分是2011年接单,合同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处于历史同期水平的低谷;二是2012年上半年新接订单价格较2011年有所回升,定金确认部分较去年增加。经营承接方面,中船澄西承接船舶修理订单127艘,合同金额7.32亿元;广州船坞共承接船舶修理合同金额4.76亿元。
柴油机销售收入小幅下降。公司在上半年完成柴油机销售15.0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14%。主要原因是柴油机单价下降,另外销售平均功率下降也说明小功率产品占比增大,从而导致柴油机平均售价下降。公司现有两个主要的低速船用柴油发动机生产企业,沪东重机(20.24,0.12,0.60%)和中船三井,分别拥有200万千瓦和170万千瓦的年生产能力。未来中船三井二期工程完工,产能将达到300万千瓦。接单方面:沪东重机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及研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共承接84台/91.64万千瓦;中船三井共承接27台/54.02万千瓦。
公司期间费用率增加。2012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99%,较去年同期2.85%大幅增长,销售费用率小幅上升0.05%,而管理费用率小幅下降0.06%,基本与去年持平。公司连续三年期间费用上升,主要系公司财务费用中利息收入减少所致,上半年财务费用的增加我们预计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短期借款增加,融资成本上升,导致利息支出增加;二是收购龙穴船厂即定向增发支付的融资手续费用计入财务费用;三是船舶交易属于价格预订合同,公司国内销售占比下降,出口额增加,导致外汇收入增加,同期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汇兑损益风险控制难度增加。
未来重点关注非常规船舶业务。1.“海洋石油981”的交付,标志着公司在3000米超深海领域半潜式海洋平台的建造和工程管理能力,未来有潜力分享全球每年400-500亿美元海洋平台订单,形成与新加坡等一线海工平台建造国的竞争格局。2.公司钢结构事业部积极拓展市场,陆续拿到海外企业GE,Clipper等公司风塔订单,在国内与前几大风电企业大唐、华能、华润合作的基础上,今年拿到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订单。未来风力发电市场潜力巨大。3.中船集团优质资产注入。
盈利预测:公司在手订单饱满,2012年营业收入基本能够保证。预计2012年,2013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2.69元和2.71元。
投资建议:按9月8日36.34元的收盘价计算,2012年和2013年对应PE分别为13.49倍,13.39倍估值合理。综合考虑世界船运市场依然低迷,上半年运价小幅下跌,船舶日租金下降,在港时间增加,此外去年以来大型船舶订单火爆,更加加剧了未来全球运力过剩的局面,我们预计下半年,新船订单和船舶售价都有下行的趋势给予,长期来看给予公司“观望”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业务占比较大的油船和散货船上半年全球订单情况不容乐观,2012年之后业绩风险较大。随着全球船厂订单的大量交付,全球整体运力持续增长,伴随世界经济不景气,贸易量下降,全球海运运力未来过剩的确定性较大,这将直接导致运费下降,船东购船意愿下降。全球海洋工程订单量有上涨趋势,但公司建造大型海工平台的工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与国外先进船厂还有一定差距,短期内海工项目盈利难度较大。
关于《我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