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船舶重工712所(船舶重工719所)

时间:2022-11-20 06:42 点击:185 编辑:邮轮网

1. 船舶重工719所

有博士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又称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成立于1965年,地处湖北武汉,是中国唯一的核动力舰船总体设计研究所,是集总体研究、设计、民用产业化等业务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经国家批准,招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招收“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还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船舶重工集团701研究所

不是电子厂,它是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是我国从事舰船研究设计的国防核心科研事业单位,被誉为“战舰摇篮”。本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繁华市区,在上海市设有分部。

  本中心由多学科﹑多专业的优秀人才组成,博士、硕士占专业技术人员的60%以上,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专项津贴专家50余人,全国级劳模15人,国家级专家组成员50余人,多人获评国家特殊贡献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本中心下设有总体研究室(部)、专业研究室。建有电磁兼容性、声隐身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舰船电磁兼容技术、工程力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以及50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连续多年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本中心构筑了国内一流的舰船人才高地,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动态激励的职业发展通道,丰富的培训与教育机会,高品位文化与学术氛围,让青年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热忱欢迎有志投身舰船研究事业的青年人才到我中心建功立业,谱写你人生的辉煌。

3. 船舶重工703所

哈尔滨这边的人都管哈工程叫船院,因为是以前哈军工的船舶学院。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是特别高,但是提到哈军工,知名度就相当的高了。一般国防系统招聘、大型招聘会都是只允许哈工大、哈工程的学生进去应聘,而且单位对这两个学校的同学基本同等看待。就业非常好。船舶系统在哈工程有专场招聘会,待遇比较好的是武汉、上海、大连、哈尔滨703所这些研究所。船厂有上海、武汉、大连等地。读完本科基本去船厂,读完硕士去研究所比较好。这几年船舶方向发展挺好,国家很重视,目前状况是:国家有的是钱,你必须花完,就怕你做不出成果。

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5项。中国船舶集团所属719所名誉所长黄旭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0名外籍专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5. 船舶重工709所

档次很高,经营范围包括航空航天,军事兵器的领域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凌久电子,LINCOM)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控股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武汉,并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地设有办事处。

凌久电子以高性能计算机、信号处理平台、系统软件及加固液晶显示器为主营业务,产品应用领域涉及船舶、航空、航天、兵器等国防电子领域及轨道交通、能源、电力、半导体制造等民用高科技行业。

6. 船舶重工713所

近些年来我国海军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主力战舰接二连三的下水,国产航母,055大驱,075两栖登陆舰,一系列战舰像下饺子一般的下水服役,让世界为之震惊。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最大的功臣无疑就是我们中船重工的左膀右臂,大连造船厂和江南西造船厂了。这两个造船厂都为我国的海军事业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那么有没有网友想过,这两个造船厂,谁的造船实力要更雄厚一些呢?

这两家造船厂都隶属于我国的中船重工集团,而中船重工不仅仅是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在世界造船企业排名中,也能占有一席之地。这个庞大的造船集团又被分为了南船和北船这两个子公司,大连造船厂就是北船的总部,下面有两个造船基地,分别位于葫芦岛和长兴岛。作为中国造船领域的排头兵,和最强大的船舶制造厂,大连造船厂可以说是参加了我国许多重要海上项目的建设,我国的第一艘万吨巨轮,和我国最大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都是大连制造,不仅仅是这些民用船只,我国海军的两艘航母,也是从这里完成建造扬帆起航。

可以说,大连造船厂的建造能力十分的出色,而未来大连造船厂还将作为我国的主力造船厂继续存在下去,承担更重的历史重任,大连造船厂从诞生之日起就为祖国的万里海疆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已经为祖国海军建造了各型战舰800余艘。目前国内能与之进行竞争的也只有上海江南造船厂了。

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洋务运动时期设立在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可以说是一个老牌的造船厂了,它也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代造船技术人才,是共和国第一代造船工人的摇篮。我国的首艘航天测量船,大型远洋调查船,极地科考船等大型船只都出自江南造船厂之手,当下江南造船厂还在为我国的海洋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上海江南制造厂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就曾经拥有过一大批的造船领域技术能手和人才。

在新中国诞生之后,江南造船厂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为了顺应国家的需要,向全国的主要港口城市派出了不少的相关技术人才,用以扶持当地的造船工业,我国的造船工业水平才由此得到了飞速的提升,这也就顺应了毛主席的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派出去的骨干如同种子一般,为我国的各大造船厂培养了许多相关的技术人才。并不需要问这两家造船厂孰好孰坏,其实都是为了我国的造船事业在努力奋斗,默默付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必看十大热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