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常州 造船

时间:2022-09-10 08:38 点击:92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常州 造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江南造船厂的发展简史

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于1865年购买了外国人开设在上海虹口地区的旗记铁厂,并将原有两洋炮局并入,组成新厂,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船炮军火和各种机器。1867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至城南高昌庙现址,并建立了翻译馆。翻译馆不仅造就了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工程专家,而且成为全面介绍、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对中国早期工业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时,江南造船厂进入了第一个兴旺发展期: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到19世纪90年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

1905年3月,在荒废了近30年的船坞“穷极当变之时”,造船业务正式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划分出来,史称“局坞分家”。江南制造局成为专门制造军火的兵工厂,江南船坞专营造船。江南船坞“仿照商坞办法,扫除官场旧习”,采取商务化经营,生产业务大有起色,仅1905年至1911年的6年间就造船136艘,总排水量达到21000吨,而且所造舰船“船式美观,工程坚实”。1912年,北洋政府把江南船坞划归海军部直接管辖,改称江南造船所。1938年1月,江南造船所被日军侵占,改名“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由此,江南厂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始终未能恢复以往的生气。连年战乱的践踏,尤其是1949年5月22日国民党军队撤退前的大破坏,使江南厂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1949年5月28日,陈毅同志签署上海市军管会第一号命令,正式接管江南造船所,从此江南厂回到新中国人民的手中,开始了辉煌的新生。自强不息的江南人,冲破重重困难,以自身的实力与自信,以迎难而上的大无畏气概,迅速恢复生产,持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第一”: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潜 艇、第一艘护卫舰、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国产万吨轮“东风”号……。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江南造船厂是重灾区,大批干部群众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尽管如此,江南人仍以国防建设和造船事业为重,排除干扰,生产一直没有中断,建造了几十艘多种类型的船舶,又开创了我国造船史上的许多“第一”。同时,江南造船厂还成功地建造了我国第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1”、“远望2”号和首艘大型远洋调查船“向洋红10”号等,圆满地完成了周总理亲自圈定的“718”工程的“三型五船”的建造和部分设计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江南造船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她在高质量地完成国家下达的专项军工任务的同时,率先跨出国门与世界接轨,始终在中国船舶出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她建造的“江南巴拿马”型系列散货船,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租船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国际著名品牌。她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液化气(LPG)运输船,并不断推陈出新,在开发与研制水平方面雄居世界的前列。她开发建造的汽车滚装船、快速集装箱船、大型自卸船、跨海火车渡船等一大批高技术船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造船业的标志性产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南造船厂改革步伐明显加快。1994年,她在全行业率先成为全国100家大中型企业首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1997年6月3日,“江南重工”A股在上海证监交易所上市。2000年8月28日,毗邻的百年老船厂求新造船厂整体并入江南造船厂。2001年8月28日,江南造船厂债转股工作圆满完成,新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正式诞生。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江南造船厂的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的排头兵。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同志都曾亲临该厂视察;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同志也多次视察工厂及产品,或对工厂的发展作出重要批示。

谁创造了江南制造船厂?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而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造船业务,是李鸿章和曾国藩共同创办起来的。

1862年,李鸿章率淮军进驻上海以后,为了和兵力众多的太平军抗衡,于是大量从西方购买武器,武装淮军。装备了洋枪、洋炮以后的淮军确实战斗力大为加强。但是由于此时李鸿章还没有可靠稳定的外购途径,因此购买的西式武器不仅价格高昂,而且时常买不到。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让李鸿章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考虑自己开办兵工厂仿造西式武器。1863年,在常胜军任职的英国人马格里投入淮军,担任炮队教习一职。为了吸引李鸿章的注意,马格里向李鸿章建议自造弹药,以降低成本,并利用军中工具自己造了一颗炮弹,以证明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马格里的建议正好和李鸿章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李鸿章马上命他招募工匠,开始生产弹药。并命参将韩殿甲和候补知县丁日昌也分别开设兵工厂,模仿马格里生产淮军所需的弹药。

李鸿章攻克苏州以后,马格里的兵工厂随之迁移到苏州,改名为苏州洋炮局,后又搬迁到南京,成为了后来有名的金陵制造局,而此时的李鸿章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制造弹药,有心仿造西式枪炮,于是命留在上海的丁日昌寻访合适的洋人工厂,加以收购,以便扩大生产规模。

1865年,丁日昌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目标,那就是旗记铁厂。旗记铁厂是美国人科尔所创立,具有修造船只、制造大炮、枪支的能力。因为旗记铁厂开设在虹口租界内,周围居民对于身边有这么一家兵工厂极为不满,科尔为了避免麻烦,有意出售。

就这么最终李鸿章花了4万两白银,将旗记铁厂买下,并将韩殿甲和丁日昌两处兵工厂的人员、设备一起并入,改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由丁日昌进行管理。

而在1865年年底,奉曾国藩之命去欧美采办机器设备的容闳返回国内。曾国藩见李鸿章扩大军工生产需要设备,就将机器都拨给了江南制造局,这么一来江南制造局更是如虎添翼。

到了1866年,李鸿章受命率淮军北上征讨捻军,曾国藩回来继续担任两江总督一职,江南制造局也转归他管辖。为了方便江南制造局的发展,1867年曾国藩将其迁移到了高昌庙,并大肆扩建,扩建以后的江南制造局很快成了国内最大的军工厂之一。

江南制造局早期主要是为淮军生产武器、弹药。而曾国藩一直对于西洋轮船颇有兴趣。早在1863年,他就在安庆内军械所试造过蒸汽轮船,可惜不是很成功。此时随着江南制造局生产能力的增加,已经有余力建造轮船,所以曾国藩在1867年上奏朝廷,申请让江南制造局建造轮船。

旗记铁厂原本的主要业务就是修造船只,因此这一次试造非常成功,1868年年7月27日,中国第一艘蒸汽军舰在制造局下水,曾国藩将其取名为“恬吉”号(后改名“惠吉”号)。此后江南制造局又陆续建造了“操江”、“测海”、“海安”、“驭远”、“金瓯”、“保民”等舰,成为国内仅次于福州船政局的第二大近代造船厂。

因此江南制造局可以说是李鸿章和曾国藩两人联手打造。可惜的是1885年以后,因为经费有限,江南制造局为了保证军火的生产,所以停止了造船,只保留了修理船只的业务,可以说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江南造船厂有多少年的历史?

140多年历史。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军工造船企业。它创建于1865年(清朝同治四年),历经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江南船坞、海军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厂。1996年改制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0多年来,江南造船饱经历史沧桑,经久不衰,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不仅有中国第一炉钢、第一门钢炮、第一艘铁甲兵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更有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还有我国最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和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远望”系列航天测控船,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率先跨出国门与世界接轨,成为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先驱,始终在中国船舶出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船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船舶交易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国际著名品牌。江南140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国民族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缩影。

2008年6月3日,在江南造船建厂143周年之际,正式宣布江南造船胜利完成搬迁任务,正式入驻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地处长江口长兴岛,占地面积约580万平方米,岸线长度约为380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四座大坞、17座舾装码头,规划纲领为民用船舶年造船能力450万吨,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生产品种最为广泛的现代化造船基地。

江南造船厂的历史

江南造船厂的历史:

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于1865年购买了外国人开设在上海虹口地区的旗记铁厂,并将原有两洋炮局并入,组成新厂,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船炮军火和各种机器。1867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至城南高昌庙现址,并建立了翻译馆。

翻译馆不仅造就了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工程专家,而且成为全面介绍、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对中国早期工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时,江南造船厂进入了第一个兴旺发展期: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

到19世纪90年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

扩展资料:

“百年江南的荣誉簿上又添了个全国第一!”新年伊始,记者来到江南造船长兴基地,每个江南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喜悦之情。就在不久前,他们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正式签订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合同,我国新一代极地科考船即将开工。

中国第一炉钢、第一门钢炮、第一艘铁甲兵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说起江南的荣耀历史,每个江南人都如数家珍,新中国成立后,江南人“自强不息,打造一流”,攻克了许许多多技术工艺难关,填补了我国工业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空白。

江南人不会忘记,建造我国首艘万吨远洋船“东风”号时,厂区内最大的起重设备是40吨高架吊车,连最起码的直流电焊机都没有,全厂成立了500多个科研小组,靠着技术革新和吃苦奉献圆了几代造船人的梦。

江南人不会忘记,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建成我国首个万吨水压机,迅速使新中国的工业水平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江南人更不会忘记,他们先后攻克耐压壳体、机电设备、通风排气等一个个难题,顺利完成11次出海试航,终于使新中国第一艘潜艇于1957年成功入列服役。

一个半世纪创造百余个全国第一,得益于“江南精神”的代代传承。在总装车间,记者见到了一位特殊的技师,正在带领工人攻关一个重要课题,他就是今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工匠”的总装部高级技师陈志农,江南造船第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陈志农从事船舶轮机的安装及设备、系统的调试维修工作长达38年,通过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先后获得10项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

正是众多像陈志农这样的江南人,传承弘扬“爱国奉献,求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在世界造船和航运界里造就了一块金字招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江南造船厂:一部中国军舰的百年发展史

苏州那里有造船厂,我要详细地址 谢谢

苏州船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胜浦造船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交通造船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船厂新村(苏州)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江南造船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江南造船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常熟市长顺造船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吴江市北厍钢铁造船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船厂浜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仓造船厂金属结构分厂 地址:太仓市城厢镇西郊沙洲船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上海沪东造船厂吴中区职工培训基地经营部 地址:苏州市胥口镇孙武路601号

电话:0512-66213439常熟市向阳船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兴化市东方船厂平望分厂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

关于《常州 造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必看十大热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