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道
inland waterway channel
在内陆水域中用于船舶航行的通道。内陆水域包括江、河、湖、水库、人工运河和渠道等。内河航道可分为天然航道和人工航道。天然航道系利用天然水域提供的航道尺度行驶相应尺度的船舶。如果局部河段尺度不足,则通过整治与疏浚的手段使之达到要求的尺度。人工航道包括渠化河流航道和人工开挖的运河、渠道。渠化河流是在天然河流上分段筑坝,壅高水位,以提高航道水深,并在坝址处兴建过船建筑物(见通航建筑物)。按航道对船行阻力的大小,内河航道可分为限制性航道和非限制性航道。人工运河和渠道属于限制性航道,天然航道大多为非限制性航道。 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便于对内河航道管理和维护,都制定了航道(或通航)标准,将航道划分等级,统一航道尺度,使航道与船型、船队、通航建筑物和跨河建筑物等在尺度上,位置上协调一致。内河航道尺度包括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在标准中给出最小值。
世界上内河航道里程较长的国家有俄罗斯、中国、巴西、美国。内河航道货运密度(每千米航道完成的货物周转量)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高于其他国家,其中尤以美国和德国的水平较高。美国内河航道已形成以密西西比河为干线的航道网,其干线及主要支流已根据需要实现了渠化,其北部与五大湖相沟通,沿圣劳伦斯海道可东出大西洋,河口同墨西哥湾沿岸运河相连,采用统一的标准水深2.74米,长达9700千米,约占干支流总里程的50%。西欧莱茵河源于瑞士,经法国、德国,在荷兰入北海,其干、支流均已渠化或治理,并与易北河和威悉河相沟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完成了莱茵-美因-多瑙运河工程,使莱茵河与多瑙河相沟通,可东出黑海。这一航道网通航1350吨自航驳,航道网总长2万多千米。在中国,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大小湖泊有900多个。但可通航500吨级以上船舶的尚不足航道总里程的10% ,大部分航道仅能通航100吨级以下小船。中国内河航道主要分布在长江 、珠江、淮河及黑龙江水系。其中长江、珠江和淮河 3个水系通航里程占全国通航总里程82.3%。长江水系航道的总体条件最好,里程7万余千米,占全国通航里程70%,长江干线通航里程为3638.5千米。 内河航道与公路、铁路相比,其建设费用低,可利用天然水资源,但不及公路和铁路灵便,而受到内陆水域分布的限制。现代内河航道是向统一标准的深水航道发展。
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中供规定尺度的运输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内河航道有的是利用天然的河流或湖泊,有的则是人工开凿的运河。
人类最初是借天然河流通航,后来出于经济或军事需要,常开凿运河以利交通。中国古时多把航道称为“漕”、“漕水道”、“漕渠”等;把运河称作“沟”、“渠”。建设内河航道是发展水路运输的物质基础。世界上内河航道里程在一万公里以上的国家有八个(表1)。
各国内河航道的利用程度有很大差别。按内河航道货运密度(航道单位长度平均完成的货物周转量)计算,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内河航道利用程度较高,中国的内河航道尚未充分利用(表2)内河航道的货运密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河运输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