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船舶节能新技术主要包括(船舶节能新技术主要包括哪些)

时间:2022-11-19 14:03 点击:83 编辑:邮轮网

1. 船舶节能新技术主要包括

有优势。新能源的创新应用使电动游船在节能减噪方面优于传统柴油动力,实现零排放、低噪音、低振动,能为客人提供平稳、安静、环保、舒适的体验。

“41米新能源纯电动观光游览船”是毅宏游艇为上海久事旅游集团定制打造的黄浦江首艘纯电动游船,标志着上海浦江旅游进入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的全新时代!

2. 船舶节能新技术主要包括哪些

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领域,有“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日益变化,行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在“互联网+”影响下,船舶业呈十大发展趋势。

船舶生态体系加速重构

能给船舶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已经到来,并趋向成熟,这就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颠覆,正重新构建、擘画人类生产方式变革和生活方式调整发展新蓝图。航运、造船、配套及相关技术、生产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协同化创新体系、柔性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精准化管理模式不断重塑新时期船舶业竞争新优势,对传统行业生态体系新格局进行颠覆,加之通过生态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黏性,逐步建立包含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竞争对手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单位等相关经济协助发展船舶业联合体,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为未来船舶业的一张“生死牌”。

管理模式网络量子化

信息化时代,传统行业从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环节、单一场景的局部小系统不断向整体大系统、全局巨系统演进,从部门级到企业级、产业链级乃至产业生态级不断演进,并形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突破地域、组织、机制界限,通过对大规模信息技术数据应用,实现人、财、物资源和要素的高效整合,有计划按比例地提供强有力的革命性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运行调节,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在目前经济低迷和船舶企业纷纷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之际,精益管理综合作用凸显,成为推动船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每一个流程,将科层制管理模式转为网络式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企业客户间关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潜在智慧,“互联网+”式网络量子化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大数据成战略核心力量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对数据的挖掘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云计算则是开启大数据应用新领域的“金钥匙”。作为“综合工业之冠”的船舶业,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涵盖航运、造船、船舶配套以及相关服务等产业链,并涉及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得船舶业当之无愧成为最复杂的大数据行业。船舶业却是个数据应用贫乏的行业,未来的船舶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及如何使用数据。解决由大规模数据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船舶业转型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将成为未来船舶企业的战略核心力量。

万物互联平台模糊产业边界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推动着各行业生态的改变,制造业更是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家战略上的纷纷布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两化融合”,国际巨头更是加快构建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全球战略资源的整合步伐,抢占规则制定权、标准话语权、生态主导权和竞争制高点,通过丰富开发工具、开发应用接口、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开发社区,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星状网络数据处理平台,以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局面。

智慧航运突破传统航运思维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船舶技术的创新将引发航运管理变革和服务进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整合船舶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在运营公司、设计建造商及设备商等之间建立起更全面的生产关系。将智能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阶段就纳入后期航运运营考虑,引入大数据挖据技术,提高航运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提供更稳定、更易维护、更具弹性的在线订舱服务。运营过程中清晰规划运输船舶航程和航站,推进航运思维、理念及商业模式的“智慧”化。

智能船舶成必争之地

过去船舶更多侧重于船舶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船舶将在互联网技术下,会更加关注设备的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化甚至整体船舶运营的智能化,智能船舶将会应运而生。智能船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环境、能源、材料、空间、电子、机械、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建立实体和虚拟设施,实现操纵系统、航行系统、设备技术、节能技术甚至生产系统等的智能化,逐步形成能自感知、自评估、自预测、自组织、自重构于一体的船舶,实现信息与实体智能耦合全过程。DNV GL集团2014年曾发布一份名为《未来航运业》的报告,提出智能船舶这一新概念。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船舶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可见未来智能船舶将决定各国船舶工业在船舶市场的地位,成为各大造船国家现今进行的必争之地也就理所当然了。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促使船舶企业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取代封闭的生产制造系统,提高制造系统柔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用IT把设计源头与工厂的各个末端连接起来,实现人、产品、设备完全交互,牵引着传统工业发生革命性的演变。搭建设计、生产、采购等业务“一体化”智能生产流程设施,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和车间物流系统,使智能化设备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机器,通过云技术把所有生产资源都连接起来,使目前的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向智能化生产系统转变,实现船舶的定制化与规模化、个性化与普适化、虚拟与实体、微观与宏观、当前与未来的结合。

科创模式及资源要素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中国船舶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爬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这个“坡”,过核心技术这道“坎”。基于此,船舶企业纷纷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船舶实验室,搭建“官、产、学、研、用、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更是打破传统的内部研发模式,跨越组织边界,开始更多地利用和整合外部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创新。

技术产业化成发展新方向

伴随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船舶业必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满足未来客户大批量个性化需求,企业设计纷纷转型改制,基于互联网进行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发展和设计模式转变,从封闭型的单纯向企业提供设计向工程技术总承包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工程技术公司更是通过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程EPC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运营模式,围绕集约航运、绿色航运、安全航运、智能航运主题,进行新船型开发、船舶性能优化、航运安全、航运效率、节能减排、航运信息化等学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研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输出设计技术,转让设计方案、技术标准、专利技术及科技成果,抢占市场订单赢得市场份额,提升船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产融结合重建行业竞争格局

在“互联网+”形势下,针对巨大的船舶业全产业化规模和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服务推出明显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创新面向船舶业构建一种高效快速匹配资源的产融结合经营模式,金融直接投资产业,股权收益补偿,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共担机制,愈来愈受到资本和产业的关注和追捧。随着市场发展趋势,船舶业也在实施产业科技和金融融合战略,联合系统内投资企业就某一产业进行研究,评估并实施解决方案利用上海船研所技术优势,借助上市公司资金投入,将重组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重构生产体系中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运行模式,重建新的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

3. 船舶节能措施

没有过时,一是海运仍然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海运量需求将稳步增长,中长期来看船舶工业仍然有较大市场空间;

二是国际海洋环保规则越来越严苛,为船用节能环保装备等带来新需求,也为整船带来一定的更新需求;

三是我国政策对于船舶工业扶持力度依然较大。从内部因素来看,船舶工业供给侧改革、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改革红利的释放将有效提高船舶工业发展质量,充分激发企业自身内生动力。

4. 船舶节能新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一部分是传统制造业吸纳、融入先进制造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后,提升为先进制造业,例如,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航天装备、航空装备等;

2.另一部分是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后形成的新产业,并带有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产业,例如,增量制造,生物制造,微纳制造等。

二、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技术及其产业)

先进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很好经济收益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总称。

5. 节能环保船舶创新设计

8月23日至29日是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其中,8月25日为全国低碳日,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目前,绿色低碳的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既经济又时尚的选择。

↑2021年8月25日,安徽省芜湖市,芜湖造船厂为荷兰船东建造的5800吨级多用途船顺利下水,该船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氮氧化物TierIII排放标准,航行方式节能高效。CICPHOTO/水从泽 摄

↑2021年8月25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太湖村,小朋友在绘制环保袋。(无人机照片)CICPHOTO/谭云俸 摄

↑2021年8月25日,山东省枣庄市龙山路街道青年志愿者在城区道路上通过骑共享单车开展“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宣传活动。CICPHOTO/吉喆 摄

↑2021年8月25日,山东省枣庄市龙山路街道青年志愿者在城区道路上通过骑共享单车开展“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宣传活动。CICPHOTO/吉喆 摄

↑2021年8月25日,纯电动公交车行驶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贵头村村口桥上。(无人机照片)CICPHOTO/何红福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金山村的“妇女微家”中,“巾帼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移栽鲜花,让废弃包装变身花瓶。CICPHOTO/谭云俸 摄

↑2021年8月24日,技术工人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一家海洋牧场微藻养殖车间管护繁育的微藻,该牧场采用“零碳”智慧用能管理系统,利用光伏和空气源热泵等清洁能源,减少能源供应端的碳排放量。CICPHOTO/李信君 摄

↑2021年8月24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妇联“巾帼志愿者”在给小朋友们讲解节约用水常识。CICPHOTO/王保初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东华里社区举办的“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中,小朋友展示手工作品。CICPHOTO/曹建雄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东华里社区举办“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中,小朋友展示手工作品。CICPHOTO/曹建雄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东华里社区举办“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中,小朋友展示手工作品。CICPHOTO/曹建雄 摄

↑2021年8月23日拍摄的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污水处理厂,该厂氧化沟、沉淀池和厂房上方空间建有1.1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每年可提供140多万度绿色清洁电能。(无人机照片)CICPHOTO/王华斌 摄

↑2021年8月19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林店街道官塘社区国能首府九号小区的居民准备按照垃圾分类规定扔垃圾。CICPHOTO/赵明 摄

↑2021年8月19日在浙江省温岭市拍摄的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房顶建有面积3.5万平方米、装机发电量2.99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运行以来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无人机照片)CICPHOTO/刘振清 摄

↑2021年8月16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纯电动拖轮“云港电拖一号”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港拖轮基地码头交付试运行,据测算,该电动拖轮每年可以节约燃油消耗300吨左右,可减排约900吨碳氧化物。(无人机照片)CICPHOTO

6. 船舶节能装置

现在的船用动力基本上就是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柴油机三大技术路线

先说蒸汽轮机,有点就是功率大,相对省油,缺点就是启动慢,体积大,适合安装在航母上面,如果是驱逐舰之类的,哪怕是1万吨级的,装这个也嫌占用体积太大

再说柴油机,柴油机的问题就是功率比较低,而且噪声大,在反潜作战的时候很吃亏

燃气轮机体积小,效率高,启动快,噪声小,适合快速启动,尤其适合反潜

缺点就是耗油(只有0和全功率两档,没有中间功率),但相比其他优点,这点还是可以接受的

7. 船舶节能减排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港口船舶岸电可以使靠泊船舶达到‘零排放’,是目前港航领域节能减排最具前景的,利国、利民、利船、利港的新技术。

对船员而言,减轻值班劳动强度,享受较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对船东而言,降低了燃油成本,减少了设备运维费用;对港口码头而言,优化了港口环境,并可以通过配套岸电服务,增强码头的综合竞争力。

8. 船舶风帆节能

据了解,由中船重工大船集团研发制造的30.8万吨超大型原油船“凯力”轮,是全球首艘安装风帆装置的超大型原油船,对于世界船舶工业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探索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众所周知,万吨级以上的大型和巨型油轮在运输原油的过程中,本身的油耗也非常巨大。

以30万吨级的巨型油轮为例,按照正常28公里/小时的航速每一天消耗的燃油就高达70-90吨。除了不菲的成本之外,大量燃油消耗带来的碳排放量也十分可观。

9. 船舶节能新技术主要包括LNG燃料动力船舶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简称LNG船,主要运输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便于运输,通常采用在常压下极低温(-165℃)冷冻的方法使其液化。我国不仅是继韩、日等国后实现自主研发系列LNG船型的国家,而且我国设计船型在安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LNG船是在 162摄氏度(-162)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 是一种“海上超级冷冻车”,被喻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只有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少数几个国家的13家船厂能够建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