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的状况)

时间:2022-12-09 08:27 点击:184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的状况

轮船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船舶修理、船检与制造等工作,很多时候都需要在船上作业。本科阶段的轮机工程就是个高就业率的专业,高职阶段的轮机工程技术就业也非常不错,目前,全国有20多所院校开设该专业。

扩展资料

  轮船工程专业简介

  轮船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海洋船舶轮机工程、船舶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海洋运输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作、维护管理、修造等工作,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能适任现代航运业发展、在中外船舶运输公司从事远洋运输工作,在中国港口及有关公司从事轮机操作、检验、维修、测试等工作的高级轮机工程技术人才。

2. 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的状况是什么

深圳招商局一般指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集团是一家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三大核心产业为: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与服务(港口、公路、能源运输及物流、修船及海洋工程)、金融投资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三大核心产业。

招商局集团的总部设于香港,亦被列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2018年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招商局和旗下招商银行双双入围,招商局成为全球首家拥有两个世界500强公司的企业。2021年4月8日,招商局集团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探讨在航运、公路、工业、贸易、金融、城市和园区综合开发运营等领域的产业投资合作机会,积极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助力改革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招商局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创立于1872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146年来,招商局曾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等,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和其他许多近代经济领域,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 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的状况分析

1872年12月26日,洋务运动期间,招商局正式成立。招商局曾组建了中国近代首支商船队,开办了中国首家银行、首家保险公司等,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和其他许多近代经济领域,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招商局集团现为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总部设于香港,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探索提供了有益经验。

4. 中国近代航运业的发展历程

招商局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创立于1872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140余年来,曾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等,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和其它许多近代经济领域,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

1、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2、气候: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

航运表示透过水路运输和空中运输等方式来运送人或货物。一般来说水路运输的所需时间较长,但成本较为低廉,这是空中运输与陆路运输所不能比拟的。

水路运输每次航程能运送大量货物,而空运和陆运每次的负载数量则相对较少。因此在国际贸易上,水路运输是较为普遍的运送方式。15世纪以来航运业的蓬勃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与自然景观。

6. 中国航运业发展历史

首先就是北京了,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际机场,机场航站楼占地面积141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停靠314架飞机,主要承担着我国北方城市旅游的客运。每天都会有非多的国内外旅客,从这里出发前往世界各地,如今这里的旅客吞吐量高居全国第二位。再加上现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经建成,可以为首都国际机场分担更多的客运压力,同时也将扩大北京航运的能力,这里自然也就是我国最主要航空港城市。

上海作为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这里是我国第一个拥有着2座国际机场的城市,其中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也被人们称为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因为这里不仅有机场,还连通了高铁、地铁、高速,并且实现了零换乘,两座国际机场之间还通过地铁2号线地铁相连接,很好的满足了人们出现的需求。

广州主要依靠的是白云国际机场,这里的旅客吞吐量仅次于上面这两座城市,而且白云机场还是我国的4F级机场,机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2年。但是随着近些年,珠三角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广州这座唯一的国际机场可开始出现了饱和,机场也开始进行不断的扩建工作,其中二期的扩建总投资超过188亿,规划三期扩建投资500亿,相信扩建完成后,这里一定会成为我国华南地区的主要航运枢纽中心站。

成都可以成为我国四大航空港城市,一方面离不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西部地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就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处于建设阶段,这两座国际机场可以扩大成都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影响力,而且成都还将要举办大运会、世运会这两个国际赛事,优良的航运条件也会帮助成都更好的完成这两项国际赛事,也会帮助成都扩大世界影响力,进而快速成长为我国第五座一线城市。

7. 近代航运业开端

中国近代建筑基本上是指在中国国土上于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筑。

从样式研究的角度来看 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

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虽然政治上有二十余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对外交流,但是,中国文化基本上是连续的一元文化。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有时代的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封建主义的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而日趋衰落;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却因工业革命而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开始,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鸦片战争以后,则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进行了。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进程,也由此被动地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动之下展开了。其间,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在中国国土上除了传统的古代建筑仍在延续、演变之外,外来的欧洲建筑样式逐渐多起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则又出现了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另一股潮流。这两股潮流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呈现出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碰撞与交融的错综复杂状态。中国近代建筑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由于中国国土幅员广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中国沿海地区、长江沿岸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外国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较早作为商埠开放,因此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城市出现的某些洋式建筑。而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为强;只有个别城市或临近边界、或因铁路建设的发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筑兴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Bund of Shanghai,又称“黄浦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的建筑为代表。

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内陆地区沿边城市哈尔滨早期的建筑主要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受俄罗斯传统建筑和十九世纪末欧洲流行的“新艺术运动”样式影响,在中东铁路系统的建筑和东正教堂中表现为多。滇越铁路(1903--1910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参与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开发过程中,间接地把其所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带到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筑则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以资政院、大理院为代表。

洋式建筑的设计者基本为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本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列强的入侵而激发的民族意识,这两种因素有剧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1893?929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人发“木铎警世”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朴实坚固,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吕彦直生年仅36岁,但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后于1929年所作“首都计划”,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首都计划”的详细方案中,全部政府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极力提倡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意为发扬光大本国传统的文化。这在二十年代是一种开创性的设想。

在北京,传统式建筑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 PUMC )新校舍建筑群体、燕京大学校园建筑、辅仁大学、国立北平图书馆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反映出外国建筑师处在中国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兴办,并日益完备;中国建筑事务所陆续开业,中国人建筑师成长起来;中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学术活动得以开展。

杨廷宝(1901-1983)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设计作品运用中西建筑处理手法,不墨守陈规,刻意创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誉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国近代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建筑事务所,中国有相当影响,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许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华盖建筑事务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筑事务所”、“范文照建筑事务所”、“董大酉建筑事务所”、“兴业建筑事务所”等都是中国近代极为重要的建筑设计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庆、成都、无锡、桂林、贵阳、昆明等地主持设计了许多建筑项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创始人。建筑设计创作不是他一生建筑活动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对建筑设计创作问题多有著述,为数不多的作品表现了世界现代建筑潮流的影响,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铺面改造设计为代表。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中国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是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成为当地城市的重要景观,给中华大地增添风采。

中国近代建筑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但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

早在本世纪之初,两位中国人建筑师就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作过不同的尝试:供职于陆军部军需司营造科的沈琪,于1906年为陆军部衙署设计了一栋以西洋样式为主、但颇多中国装饰的主楼;受命于两江总督的通州师范学校工科毕业生孙支厦(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设计了一栋基本为西洋样式的江苏省谘议局建筑。此后近九十年间,中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师有无数设计作品问世,样式繁杂。但是,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艰难摸索,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每一个中国建筑师的难题。

虽然今天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是伴随着侵略而来,但中国建筑师仍始终跳不出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几千年历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环。虽然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成为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但他们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我想,这当是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一个方面。

8. 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的状况简介

敦”号是招商局购买的第一艘巨轮,是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的第一艘商船。

9. 我国航运业的发展现状

海运和世界经济密切相关,世界新冠疫情肆虐,世界经济普遍下降,对航运业冲击很大。只有中国一枝独秀,集装箱一箱难求,当新冠疫情控制住后,世界经济恢复了,航运业一定会前程似锦的。

10. 中国现代航运发展史

  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位于黄海之滨,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现为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连云港港具有悠久的航运发展史,其前身大浦港于1905年正式对外开放,现港址始建于1933年,1936年建成一期工程,建国后进行了多次改扩建,特别是1973年以来得以大规模的建设。目前主要作业港区由马腰港区(原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等组成,已形成运输组织管理、中转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通信信息及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港口。2.2港口现状2.2.1泊位现状截至2006年底,连云港港共有泊位41个,岸线总长度为7618m,其中生产性泊位35个(含2个待泊泊位),非生产性泊位6个。在生产性泊位中(不含待泊泊位),10万吨级泊位1个,7万吨级泊位3个,5万吨级泊位1个,3.5万吨级泊位2个,3万吨级泊位1个,2.5万吨级泊位5个,2万吨级泊位1个,1.6万吨级泊位1个,1.5万吨级泊位6个,1万吨级泊位8个,0.5万吨级及以下泊位4个。除煤炭、散粮、木材、集装箱和液体化工品等12个专业泊位外,其余20个泊位基本上为2万吨级以下的通用散、杂货泊位。生产性泊位主要分布连云港港墟沟三期59#通用泊位西侧客滚码头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马腰港区(原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以及灌河口港区,泊位总长度7255m,年综合通过能力4077万吨。泊位组成具有大中小配套、专用泊位与通用泊位并举的特点。墟沟三期59#通用泊位已于2006年8月建成。

  连云港港目前拥有包括集装箱、散粮、焦炭、煤炭、矿石、氧化铝、液体化工、客滚、件杂货在内的各类码头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通航关系,辟有至欧洲、美洲、中东、东北亚、东南亚等集装箱和货运班轮航线40多条,并开通了至韩国仁川、平泽两条大型客箱班轮航线。

  进入新世纪以来,连云港港以建成集装箱运输优先发展的亿吨大港、上海和青岛之间的集装箱运输干线大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合大港、全力服务于地方和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为目标追求,坚持好中求快,科学发展,吞吐量大幅上升,集装箱运量占据江苏首位,跨入全国前10、世界百强,多次跃上中国最具竞争力10大港口排行榜;奉行“客户至上,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装卸运输竭诚服务客户,多次荣膺中国海运船港星光榜服务五星级港口。

  目前,连云港已开工建设25万吨级矿石码头,预计年吞吐能力4500万吨。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也在招标中。30万吨级航道建设已获省预审。

  以东端连云港港和西端荷兰鹿特丹港为标志,新亚欧大陆桥自太平洋西岸的中国东部港口群,向西至大西洋东岸的欧洲西部港口群,是以亚欧第二铁路大陆桥为主要纽带,绵延连接亚洲和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新亚欧大陆桥全长10900km,在我国境内长约4131km,国内段由东向西途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6省区,周围相邻山东、山西、湖北、四川、青海、宁夏和内蒙等地,辐射地域近360万平方km,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区域内人口4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30%。

  作为名副其实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港承担了大陆桥过境集装箱运量的90%以上。

  与此同时,连云港港口集装箱运输软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在海洋集装箱运输线得到优化的同时,连云港港联通客户的集装箱运输公路、铁路运输线也得到大力改善。7月1日,开通了公路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为进出口企业集装箱运输提供更为便捷的“门到门”运输服务,有效降低综合运输成本,吸引周边及中西部地区适箱货源向连云港港流动;南京海关还正式批准连云港港开展内外贸同船运输和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货物转关试点业务,极大提高了连云港港口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根据规划,连云港港未来将形成由海湾内的连云主体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的“一体两翼”总体格局。根据腹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综合分析影响港口吞吐量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预测连云港港2010及2020年吞吐量将达1.2亿吨和1.9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340万TEU和800万TEU。

  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8500万吨!集装箱运量200万TEU。

  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冲刺亿吨,集装箱运量300万TEU大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