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涡河的航道航运

时间:2023-06-18 14:52 点击:289 编辑:邮轮网

涡河横贯毫州市全境,是联接黄、淮两大河流的纽带,在境内长度76公里。水势平缓,木帆船可常年通航,是天然优良航道,亳州历史上的繁荣,多赖其便。在境南部有淝河水道,每年春夏季节通行木帆船。但由于黄河多次泛滥,黄河泥沙大量流入涡河,河床渐次增高,航槽也逐渐狭窄。民国27年,河南省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开后,黄水多次南泛,大量泥沙淤积下沉,涡河河槽形成多处浅滩。加之河上桥梁屡建屡废,河底遗有大量块石和暗桩,故每至枯水季节,船只即不能正常航行。至民国37年,亳县解放时,境内76公里航道中,共有浅桩8处,前棚源沉石7处,浮桥22座,通航颇为艰难。

涡河为历代漕运之要道,也是中原地区航运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明清时期,在涡河之上,毫州市配有专门的灌运船只。清康熙十八年(1679),共有和指僧运丁船46只。嘉庆十二年(1807),又裁去10只丁船,剩余36只丁船主要往返于寿州(今寿县)、凤台、怀远、定远、六安、霍山、英山、颍州、颍上、霍邱、太和、蒙城等州县。漕粮分兑于怀远、临淮关、寿州、正阳关4处。清末民初,南北货物在此聚散。在西起韩营,东至车埠口的5公里河段上,常年停靠着5000多艘船只等待进港装卸。其中多是几个吨位的木船,只有少数三蓬三桅20吨位大船和对连划子,运出的货物大部分是农副产品和棉花、药材等,运进货物主要是京广杂货、竹、木、茶、麻、煤油、食盐、山窑等。民国27年,亳县沦陷后,日军封锁了涡河航道,河上船只一部分被烧毁,一部分被押往蚌埠,涡河水运中断。

涡河 建国后6次疏浚,8次清航,正常水位可通300吨级,汛期500吨级货船。航道技术标准6级,营运标准2级,境内长52公里,是蒙城境内主要水上运输航道。

怀远县,涡慧态河:西从龙亢区炮台沟入境,至县城东北入淮,境内长55公里。近百年来,因黄河多次泛滥改道,至使河道淤塞严重。建国后,经清障、疏浚、裁弯、取直,正常水深已达5~8米,上游可达蒙城、涡阳,常年通航百吨级船舶。 符怀新河:1958年开挖,自涡河老河湾起,向北于固镇县境内入浍河。县境段长20.4公里,河宽50米,水深5~10米,季节通航。 怀远港位于县城涡淮三角地带,东距蚌埠市14公里。客运码头原在外河口(涡河入淮处),1959年迁至水门口,新建码头岸壁70米,配24米混凝土趸船一艘,铁质跳板一块。1974年建旅客候船室,面积240平方米,备有木条椅,可供近600名旅客休息。

龙亢港,位于县城西46公里的涡河北岸,属自然坡岸码头,可停靠100吨级船只,抗日战争时期,为皖北盐、粮、百货中转集散地。1985年吞吐量约5万吨。

上桥闸跨茨淮新河,距县城10公里,船闸两侧设立式码头,可停靠200~300吨级驳船,年吞吐量约7万吨。 涡河交通渡——文昌阁渡口。此渡口右岸在小街、左岸在县城文昌阁,是沟通城乡的主要渡口。始用于宋宝祐五年(1257年),初为私营渡口。民国年间由保公所经营,有木船多只。抗日战争期间,由日伪水上稽查队管理。抗战结束后,由城关区建国镇经营。建国后,由城关区引凤乡接管。1959年蚌埠淮河大桥通车后,蚌阜公路客货车辆由此渡运,增加渡运设备,改为轮渡,由县交通局直接管理。日渡客货汽车与大中型拖拉机300余辆,年客运量200万人次。1964年涡河大桥建成通车,轮渡停运,改为农渡,管理权转交城关镇引风办事处。此渡口现有钢驳3艘、木船9只,日客运量仍近万人次。

涡河农渡——龙亢渡口。此渡口位于龙亢镇口,清末时有浮桥两座,后被水毁。民国初年改用船渡。抗日、解放战争时期,龙亢镇为豫皖苏区主要抗日根据地,龙亢渡口位处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交界处,川、陕、鄂、豫等省商贩为牟取厚利,多冒险到此交易,时龙亢镇有“小上海”之称,日客流量在万人以上,抗战胜利后冷落。建国后,随水陆交通运输量的增加,龙亢渡于1981年由县拨款4.2万元,地方筹款3千元,购置小火轮1艘,建筑新码头1座。此渡口现有水泥驳船一艘、机动钢驳一艘、木船12只。日渡机动车辆50余辆,日客运量近5000人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