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清朝福建造船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郑和下西洋几次经过泉州?
是的,在古代,泉州是全世界最大的对外港口
郑和下西洋与福建关系密切。福建的长乐是郑和下西洋的开洋起点,长乐的太平港曾经是郑和舟师驻泊港;而泉州,则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起锚地及多次下西洋的途经地,也留下了颇为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史迹。
福建的历史记住了那个身影
郑和下西洋与福建关系密切。福建的长乐是郑和下西洋的开洋起点,长乐的太平港曾经是郑和舟师驻泊港;而泉州,则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起锚地及多次下西洋的途经地,也留下了颇为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史迹。
泉州市文史专家陈鹏曾著文《郑和与泉州史迹探索》,谈及多处郑和在泉州留下的历史遗迹。其中包括“泉州东门外灵山圣墓行香”、“泉州清净寺礼拜”、“九日山祈风”、“琅山三宝宫设坛奉祀”,以及“青阳石鼓庙分香”和“深沪三保街扎营”等多处遗迹。这些遗迹都有相应的实物或历史文献资料相印证。去年,泉州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市性的“郑和在泉史迹”普查工作,并因为历史上郑和留下的多处遗迹,成为央视拍摄专题片《1405—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景地。
而福建的长乐,则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开洋起点,长乐太平港是郑和舟师驻泊港;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长乐候风时镌立石碑《天妃灵应之记》;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国后,在长乐南山三峰塔之东建造了天妃行宫;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清宝殿铜钟,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铸造的;此外,长乐目前还有郑和驻军过的“十洋街”、郑和题改塔名的宋代三峰塔、郑和祭海神的又一妈祖庙———文石天妃庙(1956年倒塌,2001年在原址复建)、郑和修葺过龙峰书院所在游览地———三宝岩、三宝岩郑和雕像与近年新发现的樟港显应宫“巡海大臣”郑和塑像等等遗迹。
现存最珍贵的文物要数省级文保单位———《天妃灵应之记碑》。这是郑和于明宣德六年十一月第七次出使时镌刻,全文1177字,记载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和所历诸国及在长乐活动情况,几百年后成为国内研究郑和下西洋最珍贵的实物资料,现保存于长乐郑和史迹馆内。
郑和为什么选择福建
郑和为什么选择了长乐和泉州?换言之,郑和为什么选择了福建?
历史学家认为,福建对郑和下西洋有几大贡献———
一是为郑和下西洋打造了出洋海船,而且,福建的气候特别适宜船队集结和开航。
福建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外,还有雄厚的造船力量作为后盾。福建山多地少,耕地不足,沿海百姓以海为田,出海捕捞,驾舟出国,通商贸易,系其主要职业。福建有广大山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造船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福建造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长乐是最早的造船地点,泉州也是福建有名造船旧址,福船早已相当著名。据考证,由于郑和船队每次均由福建长乐太平港五虎门启航出洋,为方便郑和下西洋,一部分宝船即在太平港建造。
郑和研究专家认为,从数量上看,郑和每次下西洋的船数都在48艘至63艘之间,而有关记载表明,福建五次共修造了380艘,已足够永乐时期六次下西洋之用;从建造的时间看,五次修造宝船均是为郑和下西洋的任务所需的,而且五次建造宝船的任务均由福建来承担;从建造的地点来看都在驻泊基地长乐。在《重篡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一中就如此明确记载:“七年(1409年)春正月,太监郑和自福建航海通西南夷,造巨舰于长乐。”
二是为郑和下西洋输送大批人力。
福建的泉州和长乐在当时是海滨邹鲁和鱼米之乡,可为郑和下西洋提供各种航海、贸易、翻译人才,补充海上给养。宋元时期,泉州港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虽然在明代开始衰落,但经济仍非常发达。
近年来,泉州文史界的一些发现也表明,郑和下西洋时曾在泉州招收过船工。从去年在安溪发现的清末同治年间手抄本《邓氏族谱》记载的内容可以推断,邓回便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随郑和下西洋的泉州人。
福建人王景弘近年来也引起了很多历史学家的关注。对指挥七下西洋的大规模航海活动而言,仅凭郑和一人的航海技能与经验,是难以独力承担的。有着“正使”身份的福建人王景弘是郑和的得力助手,他是历次航海的首席航海家,曾经亲自率领船队巡航东西洋各处,也曾数次单独负责起奉使海外国家的任务。
三是接待和护送来华各国使臣。
郑和下西洋后,大大推动了中外和平友好交流,促进对外经济贸易,许多国家的国王及其亲属、使臣纷纷随同郑和宝船来华朝贡,从福州或泉州上岸,然后再由驿道进京。
郑和七下西洋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之先河,因为每次出海都和福建发生紧密联系,也给福建的造船业、航海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明朝王应山在《闽都记》中就曾记载提到,郑和在长乐造船,使贸易如云。(郑理)
5月16日,“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华人”系列活动在长乐开幕。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我国内地及台港澳地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嘉宾参加活动。(新华)
郑和与泉州史迹
◇圣墓行香
郑和1417年第五次航行圣地麦加之前,也慕名至泉州东门外灵山拜谒先贤墓,当时地方官蒲和日为之勒石为记的行香碑迄今仍旧竖立在迥廊西侧。碑文为:“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据《蒲氏家谱》记载:“日和,字贵甫,寿晟公次子……至永乐十三年,与太监郑和奉诏敕往西域寻玉玺有功,加封泉州卫镇抚司,圣墓立碑犹存。”◇泉州清净寺礼拜
泉州涂门街的清净寺,又名“圣友寺”。郑和作为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到泉州著名的清净寺去做礼拜,这是势在必行之举,《西山杂志》有相关记载。◇九日山祈风
《西山杂志》记载,郑和船队“至泉州寄泊,上九日岩祈风至清真寺祈祷”。《郑和史迹文物选》一书认证九日山“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也曾到此设祭,以求得一路平安,往来康济”。◇接官亭与郑和堤
惠安百崎是“九乡郭”回族乡,流传着开基祖郭仲远与郑和穆斯林的兄弟情谊,并引以为殊荣。民间称这里的接官亭与郑和堤,便是二人情谊的见证。◇《郑和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海洋地理的世界地图。图示郑和下西洋所经的地理区域及航行线路等,是研究中国航海史、中西交通史和海图制图史的珍贵资料。图中所示当时隶属泉州的地方有:崇武所、泉州卫、巡检司、永宁卫、深户巡检司、金门千户所、加禾千户所、大武山等八处。
福建人自古就擅长造船航海对不对
福建人自古就擅长造船航海,对。
三国孙吴有意识地把福建建设成为吴国重要的水师基地。据文献载,孙皓建衡元年(269年),孙吴在东冶置典船校尉,掌管刑徒造船,船坞设在今福州开元寺东直港。
同时,东吴还在沿海许多地方采用类似屯田的方式,征集当地工匠建立了更大规模的造船基地——船屯,如在吴航、温麻。这些船厂所造航船的数量很大,航船形制也很多。
在这个时代,福建开始大规模地制造民用航海船只,这就是温麻船屯所造的海船——“温麻五会船”。“会五板以为大船”,所以以“五会”为名。这些海船材料考究,多用“豫章楠”等上好硬木制成,极为坚固。吴国因地制宜——造船与航海本就是闽人的天性,闽人与吴国的国策需求不谋而合,促进了当地造船业的勃兴。
发展:
两宋时期,福建的造船航海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海舟以福建为上”的优势地位就是在宋代确立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的革新使闽人的航迹得以拓展到更远的海域。航线的拓展和港口的经营,使福建的海洋商业有了长足进步,海商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登上历史舞台,并在社会生活中显示出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马尾造船历史陈列馆在哪里
马尾隶属福州,城区不大,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在福州具有独特的意义,尽管已近年底,但穿城而过,山清水秀,城满绿色,鸟语花香,让我等北方来客羡慕不已。
汽车在城区右拐,沿船政路前行,不久就到了目的地:马尾造船厂(现在叫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马尾造船厂也许是我国少数对游客开放的企业之一。你随时都可以购票参观。很快我们就走进船厂。
游客在船厂还是非常自由的,大部分地点都对外开放,在这里,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到船舶生产的全过程,
船舶制造大体有这样几个步骤:
1、在船台建造船体
2、安装船体主要轴系和舵轴。
3、船体下水
4、机电、消防、信号设备安装
5、各种船体平衡及航行实验
第一次进入船厂,一切都是新鲜的,需要了解的内容还真的不少,过去一直误以为轮船下水是制造完成的标志,到这里才知道下水只是船体初步完成的阶段标志而已。如同在陆地上建筑主体封顶完工,后面还有许多工作要作的。
在马尾造船厂,我们看到大小不同的3个船台(下图),船台决定了一个造船厂的船舶生产能力。马尾船厂现在拥有35000吨、15000吨、3000吨级船台各一座。这样的船台在我国是比较小的,也就是说目前只能生产3.5万吨以下的船舶,马尾造船厂以生产集装箱(1000箱)货船为主,主要客户是国外,每年具有30万吨的船舶生产能力,据说现在货单已经安排到2010年。
船舶下水后,就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这时,船舶不再需要船台,而是停靠在厂区江边的泊位上,在厂区宽阔的闽江边,我们看到5-6艘正处于设备安装阶段的船舶,为了节省泊位,许多船舶并排停靠,其中有几艘出口的集装箱船已完成油漆喷刷,挂上彩旗,看得出已是成品的样子了。
三、走进中国船舶史
谈起中国现代造船业,不能不提到马尾造船厂的前身福建船政。创建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是我国最早的机器造船厂,在我国近代工业生产史上,福建船政写下了最为浓重的一笔,中国早期的船舶工业,以及航空、铁路、采矿和通讯,无一不包含福建船政的影子,毫不夸张的说福建船政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
走进马尾造船厂,古老与现代融为一体,在今天的中国很少可以看到这样富有历史感的企业。与其说船厂是现代化生产的企业,不如说他是个活着的现代船务博物馆。
历史在这里停留,我们不仅可以亲眼看到那座具有百年历史高耸的钟楼,亲自走入建于1867年的宽大的轮机厂房,还可以欣赏遍布全厂的、富有历史沧桑感的百年榕树,所有这一切见证了从洋务运动开始的,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福建船政史。
福建船政在中国现代工业化进程中有着太多的“第一”:这里制造出我国第一台“万年清”号蒸汽兵轮(木制、1869),第一台实用蒸汽机(1871),第一艘钢制的“平远”号巡洋舰(1889),这里还铺设了第一条连接大陆与台湾的海底电缆(1887),生产出我国第一架“甲型一号”飞机(1919,见图)。
在这里你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奇的发现: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进1867年建造的船政轮机厂,现在它已开辟为“马尾造船历史陈列馆”,两层高大的厂房保存十分完好,其中一层是实物陈列区,二层开辟为展览区。
如果说,广州黄埔军校为中国现代军事的摇篮。那么,这里同样孕育了中国现代工业革命。福建船政的创办,为中国现代工业启动注入全新的动力。它不仅制造船舶,建设海军,而且在培养人才,对外开放,传播中西文明方面,写下了中国近代史光辉的一页,成为代表中华先进文化一面光辉的旗帜。
在这里我们惊奇的发现了许许多多永载史册的人物:这里培养了中国早期的铁路专家詹天佑、火药专家王福昌、枪炮专家李容芳、矿山及冶炼专家林庆升。
......。
的确,在马尾造船厂,你时时有一种在时空间不断穿梭的感觉:使你在与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对话中,在古老与现代工业的交织中,不断品味、思考和启迪。在这里,你仿佛看到甲午海战的硝烟;眼前浮现第一架国产飞机的腾空情景;耳边传来百年前大陆与台湾间不断发出的“滴答”报话声。你可以尽情去体会昨天、感受今天,畅想明天。
马尾造船厂也许是中国最为久远的现代化企业了。
离开的时候,我对福州的朋友说:“在福州,最应该去的地方还数马尾。”
朋友,如果有机会去福州,你一定也会去马尾吧!
福船的发展史
福建拥有3324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和1404个沿海岛屿,与台湾隔海相对,生活在闽地的古越人很早就驰骋于广阔的海洋。福建的丘陵地形和环绕省界的山脉并未阻隔了闽人与外省和海外的社会经济交往,海上航路让福建很方便地与外界连接起来,甚至因此走得比其他省份更远。加上福建境内多山,物产丰富,盛产造船所需的木材和铁、桐油、蛎灰、藤、棕、麻、生漆等物料,民间就地取材,随处造船,沿江沿海各地造船业十分繁荣,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福建帆船成为中国古代海船的主要船型。
三国时期,吴国的航海活动十分活跃,先后遣使南洋、登陆台湾和联合高丽。于公元269年,吴国在建安郡所属侯官县设置典船校尉,这是有记载的福建官办造船厂之开始。吴国还在闽江口至浙江瓯江一带的沿海地区,建立更大规模的造船基地,称温麻船屯,所造之船称温麻五会,在数十年期间,建造了大量的海船,为福建的航海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西晋灭吴,置晋安郡,设温麻县,保存了吴国遗下的造船工匠和屯兵。东晋末年,浙江孙恩、卢循带领农民起事,曾在东南沿海建造“八槽舰”,自江苏沿海路南下广州,后又曾顺长江而下。事败之后卢循余部种类尚繁,常居船上,所乘之船头尖尾高、当中平阔、冲波送浪,称作“了鸟船”,直到唐武德八年(625年)才被,泉州(今福州)刺史兼都督王义童遣使招抚。
唐代的福州和泉州是南方的主要造船基地,造船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旧唐书》记载当时来往于福建与广东沿海之间的商船,最大的载重可达千石,即50至60吨。唐代中后期,由于中央集权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控制,福建凭借舟楫之利,或从浙江买进粮米,或向登、莱运出海外奇货,唐末五代泉州刺史王延彬更借助海外贸易所得以资公用。
宋代,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海外贸易也随之步入高峰,福建与广州成为海船建造中心,福州、兴化、泉州、漳州设有官船厂,宋元佑二年(1087年)在泉州设置市舶司,从南宋开始,远离战火的泉州逐渐超过明州和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有关福建帆船特性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历任北、南两朝的宋代全国漕运总管吕颐浩(1071—1139年)下过这样的结论。宣和五年(1123年),福建瓯宁人徐兢作为宋使路允迪的从官,随行奉使高丽,将其所见闻撰成四十卷地方志书《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对当时福建的大型远航帆船“客舟”的形体结构叙述甚为详细。南宋首次建立第一支常备水军,其建制不断扩展,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福建路水军建造6艘尖底龙骨海船,载重两千料。
1974年8月在泉州后渚出土一艘南宋末年海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残深1.98米,船内有12道隔舱板,将船分成13舱。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沉船遗存,经考证为泉州建造往来于东南亚的三桅福建帆船。泉州宋船遗存的尖底造型与龙骨结构、水密隔舱结构、多重船底板、用于操纵尾舵升降的绞车等,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技术的水平。
元代蒙古大军先后对高丽、日本、占城和爪哇发动大规模的海上远征,其间福建领造了大量的战船。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福建平章政事史弼受令率亦黑迷失、高兴等以五千军士从泉州后渚启航,远征爪哇。另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元代还曾在去泉州组建一支14艘4桅海船组成的船队,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泉州后渚港的繁荣则达到顶峰,成为东方最大的海外贸易中心。元代先后来到福建的外国旅行家家马克波罗、伊本拔图塔在其各自的游记中分别对在印度看到的泉州造远洋海船皆有记述,这一时期前来中国的印度商船和阿拉伯商船,主要采用椰绳缝合船体,同福建商船相比,这种船体结构所能承载的重量要小许多。
明代福建造船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官召商营三种形式。福州府城东南河口是官营造船厂的主要聚集地,郑和船队出使西洋诸国的部分海船就是由福建建造。福州又是明朝与琉球国交往的唯一口岸,历次出使琉球所用的册封舟,大部分在福州建造和启航,其中嘉靖年之后的5次册封琉球,留下比较详细的造船与航行过程记载。
目前所见最早出现“福船”称谓也是出自明代嘉靖至隆庆年的《筹海图编》、《洗海近事》、《纪效新书》等一系列专论沿海防务的兵书,用于对福建沿海及浙南、粤东等地一系列战船的统称,其按大小不同,依次分大福船、二号福船、草撇船(哨船)、海沧船(冬船)、开浪船(鸟船)、快船共六号。俞大猷在东南沿海一带领兵与倭寇及海盗作战期间,写下近一百八十篇,约十万言的书信、揭帖、手本和专论,辑成《洗海近事》上下两卷,其中对福船的类别、型号、尺度、应造数量、选用材料、所需银两、配备兵员、委派何人监造等细节皆有涉及。
明代朝廷实行海禁政策,为禁绝民间海外贸易,严厉控制民船的大小,福建帆船退出了已经驰骋了5个多世纪的印度洋,仅余下零星走私商船在东南亚和东亚海域艰难营生,福建造船业及造船技术处于停滞状态。官方的战船也退回近岸巡防,船型趋向小型化,身长都未超过十丈。当十六世纪初葡萄牙远征商船先后在马六甲、广州、闽浙沿海与中国帆船相遇时,其船只性能已经超过了后者。
清初郑氏政权与清廷在福建沿海相持四十年,双方水师的斗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造船材料的争夺和建造外海战船的竞赛。清廷平定台湾后,曾在战事中使用的福建赶缯船、双篷船被额定为清朝水师的主力战船,分布沿海各省,其后又陆续在福州、漳州、台湾、泉州、厦门设立军工船厂,制造外海内河大小战船。第一次鸦片战争,闽、粤、江、浙水师草率修造的战船不敌外夷船坚炮利,战事失败。遂自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起,闽、粤地方开始仿英、美舰之式改造外海战船,福州船政局第一艘木壳轮船万年青号炮舰于1869年建成试航,中式帆船则渐遭淘汰出清朝水师。
清代中后期由于西方殖民者东侵和朝廷的限制,航行东洋和南洋的福建帆船为数已经不多,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年间福建漳州、厦门商人兴起到暹罗造船买米,两、三个月时间就能造成一艘载重200吨的大船,其后当地华侨乃至暹罗国王都投资建造并拥有相同式样的中国帆船。
福建帆船在退出海外航线之后,主要航行于台湾对渡和中国沿海南北航线。民国时期木帆船有所增加,据1938年的统计,福建全省有28个主要船种共5487艘。到了1989年,全省沿海运输木帆船剩下233艘,6122吨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建帆船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在大海上完全失去踪迹,留下来的只有一行行破碎的挽歌。
关于《清朝福建造船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