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郑和下西洋时如何分辨方向?

80 2024-09-07 16:44 admin

一、郑和下西洋时如何分辨方向?

郑和下西洋时,主要是依靠观察航行方向,使用纬仪、罗盘、星盘等进行导航。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观测太阳和北极星:郑和率领的船队在航行过程中会观测太阳和北极星的位置,从而判断出大致的方位。

2. 使用罗盘和纬仪:罗盘可指示船头的朝向,而纬仪可帮助确定船的经度。郑和曾经带上了不少精良的罗盘和纬仪。

3. 借助海上标志物:郑和曾派人在途中探明了一些海上标志物,如暗石礁、浮标等,利用这些标志物也可以帮助船队进行导航。

4. 观测星象:观测星象是古代航海家常用的一种导航方法。郑和团队中也有专门的天文学家负责观测和计算星象,以确定船只的位置和方向。

通过这些方法,郑和率领的船队成功地完成了7次远航任务,开辟出了世界航海史上的辉煌篇章。

二、郑和下西洋时是什么职务?

职务是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1371年-1433年), 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另一说为“燕京郑村坝”,今日北 京东坝村)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 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三、郑和下西洋时的泰西是哪里?

欧洲

也是在网上查了,应该就是指欧洲。泰西:极西,郑和下西洋时指欧洲各国。 后来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就自称是泰西人

从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他推行了和平外交,从而稳定了东南亚的国际秩序 , 让倭寇闻风丧胆,牵制了蒙元势力,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他的大力推行,促进了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也让中华文明得以传播世界 。

四、郑和下西洋时吃的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吃的是干粮,是饼之类面食,宝船是木头的,所以船上不可能大规模生火造饭,如今有一种食品叫锅盔,算是中国古代军粮的活化石了,而且,郑和下西洋,他走的是海岸线,可以上岸补充供给,并与当地人贸易,所以,吃饭一定不成问题。

五、郑和下西洋野史?

野史记载其目的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

郑和下西洋是1405年-1433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江苏太仓的刘家港,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郑和下西洋。

六、郑和下西洋译文?

译文

郑和,云南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三保太监。还是在明成祖(朱棣)当燕王时,他就在燕王府侍奉燕王,跟随燕王起兵夺权,经多次提拔任太监。明成祖怀疑惠帝(朱允炆)逃亡到海外,打算寻找他,同时向外国炫耀明朝的武力,显示中国的富强。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六月,命令郑和与侪王朱景弘等出使西洋。带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多人,给了他们很多钱物。建造了大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船有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河渡海到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扬帆出发,首先到达了占城,依次走遍了各国,向他们宣读天子的诏书,并赏赐和馈赠当地的君主、首领,有不降服的就用武力镇压。永乐五年九月,郑和等人回到明朝,各国派的使者也跟随郑和的船只来朝见明成祖。郑和献上俘虏的旧港酋长。明成祖非常高兴,对出海者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封赏、赐爵。旧港,就是从前的三佛齐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这里的酋长陈祖义,抢掠过往的商客。郑和派人去宣读口谕招抚他,陈祖义佯装投降,却暗地策划抢劫。郑和打败了他们,生擒了陈祖义,献给朝廷,在京城的集市处死了。

永乐六年九月,郑海再次出使锡兰山(今斯里兰卡)。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引诱郑到国内,索要金币,并发兵劫持郑和的船。郑和窥探到敌人大部分都出动了,国内空虚,就率领自己统辖的二千多人,出其不意攻破了他们的都城,生擒了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儿女、官员。抢劫郑和船的敌人听说后,回来救援,郑和的官军又大败了他们。永乐九年六月把俘虏献给朝廷。皇帝赦免了他们没有处死,释放他们回国了。这时,交阯(今越南北部)已经灭亡,明朝把这个地区作为自己的郡县,各国更加震惊,来朝拜的越来越多。

永乐十年十一月,明成祖又派郑和出使,到了苏门答腊国。该国的前伪王子苏干剌,刚谋划杀掉了国王自立为王,怨恨郑和不赏赐自己,率兵抄击郑和的官军。郑和奋力作战,追到喃渤利捉住了苏干剌,并俘虏了他的妻子儿子,永乐十三年七月回国。皇帝非常高兴,不同程度的奖赏了将士们。

永乐十四年冬天,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都派使者来朝廷进贡,各国使者回去的时候,明成祖又派郑和等人和他们一同前往,赏赐各国的君主、酋长。永乐十七年七月回国。永乐十九年春又出使西洋,第二年八月回来。永乐二十二年正月,旧港的酋长施济孙请求继承宣慰使的官职,郑和带着文书和官印前去颁发给他。回来的时候,明成祖已经驾崩了。洪熙(明仁宗年号)元年二月,明仁宗派郑和的部下守备南京。南京设置守备,就是从郑和开始的。宣德(明宣宗年号)五年六月,皇帝认为登基时间很长了,而离中国远的外国依然没有来朝拜进贡,于是郑和、朱景弘又奉命出使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后回来。

郑和共侍奉了三代皇帝,先后七次奉命出使西洋,经过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腊、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伐、那孤儿,共三十多个国家。带回来的没有名字的宝物,数不胜数,但是中国耗费的钱财也很多。从宣德以后,远方的国家还经常有派使者来的,但是远远不如永乐年间,而郑和也老了快要去世。从郑和以后,凡是奉命出使海外的,没有不极力夸赞郑和来向外国炫耀的,所以世上流传的三保太监下西洋,就是明朝初期的盛事。

七、郑和几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七次,

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

第二次永乐五年(1407年),

第三次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第四次永乐十年(1413年)十一月,

第五次永乐十四年十二月(1417年),第六次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

第七次宣德五年(1431年)。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东南亚、中亚、西亚及东非、中非海岸当时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非洲的木骨都束国也就是现在的索马里摩加迪沙。

八、郑和下西洋材料?

一缕曙光透过厚重的云层,照亮了六百年前中国苏州的太仓刘家河港口。青灰色的天幕前,影影憧憧地显露出一大片和小山一样庞然大物,连绵不绝地填满了整个港口和河道。

这片庞然大物,是一支由两百多艘海船组成的远洋舰队。船只上那些巨大的桅杆,象原始森林中的参天大树一样密密麻麻地矗立在港口中,无数尖利的桅顶直指微微泛着青光的天空。

这支庞大的舰队中最大的六十三艘海船,长达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是舰队的核心,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这些船只上,一共搭乘着约二万七千八百名大明朝的精锐海军将士,而在它们的船舱里,除了航海必需的补给物资外,还满载着各种中原特产,如丝绸、瓷器、茶叶、工艺品等等,更有无数的金银珠宝。

大明成祖皇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世界上最大的、掌握最好航海技术、拥有以最先进造船技术制造出来的最好战船的远洋舰队——郑和舰队,从中国苏州起航直抵福建,然后自福建五虎门迎着东升的太阳,驶进了茫茫太平洋的深处。

中国乃至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一次的大航海开始了。

中国,这个古老而庞大的东方陆地帝国,第一次将眼睛看向了海洋深处,海洋的另一边,那中国大陆以外广阔的新世界。

大明帝国派出的郑和舰队,在当时是一支真正的超级无敌舰队。它的总吨位超过了当时全世界海军力量的总和,单只是舰队中一艘船的吨位,就大约等于当时欧洲国家一支常规船队的总吨位。

九、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哪里?

    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是指

 南亚和西亚

  印度洋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西洋”。我们平常所说的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指的就是印度洋。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425年)曾称之为“厄立特里亚海”,意为“红海”。

  初时指的可能就是现在的红海,以后穿过曼德海峡发现还有更大的海域,遂用这个名称泛指整个印度洋。 到古罗巴时期,印度洋被罗马人称为“鲁都姆海”,但这个名字只不过是希腊语“厄立特里亚”的意译,也是“红海”的意思。

  同一时期,印度洋还被人称为“南海”、“东海”等等。直到15世纪末,葡萄牙著名航海家达·伽马为了寻找通往印度的航线,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这个大洋后,才开始使用印度洋这个名称。 这个名称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通用的名称。

十、郑和下西洋季节?

多在十月至翌年正月。

我国有经验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航行规律,一般是从闽粤出发,启行时间多在十月至翌年正月,此时正值北风季节;自印度洋归国,总是在四月至七月间,此时正值南风季节.此时,正好满满收获回神州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