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轮船制造始于谁(中国最早开始制造轮船的近代企业)

时间:2022-12-09 17:12 点击:277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最早开始制造轮船的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从1861年开始到1894年结束,其中经历了 33年时间。

标志性事件——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北洋舰队覆没

洋务运动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 工业,如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 洋务派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了“求富”的旗号,兴办了 一批民用工业。如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 也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2. 中国的轮船制造始于

中国第一艘船舶“黄鹄号蒸汽轮船”诞生在安庆内军械所。

中国近代长工业始于清末洋务运动,以我国第一代造船工程师、晚清著名科学家许寿所设计、试验、制造的“黄鹄”号轮船为其先声。关于这艘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第一艘船舶。

3. 中国人最早设计和制造的轮船

蒸汽轮船的发明人是詹姆斯·瓦特;

真正解决船用蒸汽机的是詹姆斯·瓦特。他在1765年发明了双缸蒸汽机。1768年他与英国伯明翰轮机厂的老板马修·博尔顿合作,专门研制了一台用于船舶推进的特殊用途的蒸汽机,这就是世界上早期蒸汽机船上普遍使用的博尔顿--瓦特发动机,船舶用上了蒸汽机,出现了蒸汽机轮船,从而完成了船舶动力的第三次革命。船舶用蒸汽机作动力,使人类有可能建造越来越大的船,运载更多的货物。

4. 中国最早开始制造轮船的近代企业是

8年9月28日(农历1868年8月13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第一号火轮船竣工。

1868年9月28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第一号火轮船竣工。这是中国自造的第一艘大型机器轮船。设计制造者为近代爱国科学家徐寿及其儿子徐建寅等。船长185尺,宽29.2尺,吃水8尺,马力392匹,载重600吨,船上有炮8门,系木质明轮兵船。兵船从上海船厂驶至金陵。曾国藩在金陵下关登船试航,驶至采石矶、翠螺山,称赞此船“又快又稳、坚硬灵便”,以“四海波恬,厂务安吉”之句取名为“恬吉”号。

5. 什么是中国最早开始制造轮船的近代企业

  马尾船政局(又名福州船政局,福建船政局),是1866 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制造轮船的专业工厂,前后学堂由左宗棠创办,数月后左宗棠奉调西北,由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胥)主持。  马尾船政文化是中国官僚机构与近代工业企业、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有机体。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官办船厂和船政学堂。——常识科技篇。

6. 中国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企业性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为国内船舶系统央企的研究团体。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本来带有科技事业性质也变成企业化运作。

7. 中国最早开始制造轮船的近代企业是哪个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861年1月11 日),恭亲王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1861年辛酉政变以后,与原有保守势力有冲突的慈禧登上了统治的中心,为了能够坐稳统治地位,她对洋务派采取了扶植的政策,洋务派登上清朝的政治舞台后,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装备了一些军队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8. 近代中国最早造船厂

说中国第一个设备全部是现代化的钢铁厂在贵州,很多人可能要惊呼,中国第一座近代钢铁厂不是张之洞开办的湖北汉阳铁厂吗?怎么又跑你们贵州去了!

这样的问题本身没有问题,汉阳铁厂确实是中国第一座近代钢铁厂,张之洞还因此被誉为“钢铁之父”。因为他开办成功了,中国是一个比较喜欢以成败论英雄的国家,成功了说什么都是真理,你说是第一就第一吧!

但是历史永远是历史,谁都不能改变历史的客观性。汉阳钢铁厂开办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第一个钢铁企业,它是开办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境内最终以失败告终的——青溪铁厂。不过它的失败却让人们不会记住它,它就这样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

可是青溪铁厂虽然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对于当时羸弱不堪的中国来说,不失是一种尝试,是一面镜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溪铁厂是成功的。

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闭塞落后的大清帝国被帝国主义用船坚利炮撬开了大门,这引起当时的社会精英的震惊,西方国家为何如此之强大,科学技术为何甩了中国几条街。于是他们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知识,所以在1960年以后就有了以恭亲王奕祈、两江总督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为首的“洋务派”,他们继承了魏源、林则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纷纷在中国开办各种现代化工业,洋务运动一时风起云涌,这场运动深深的影响到了中国的近现代化发展进程。

当然,洋务运动不只是张之洞等人在提倡和在实现。当时全国凡是有热血的官宦、富商、有识之士等等也在积极参与到这场运动之中来。

作为贵州巡抚的潘霨在张之洞等人的影响之下,也比较热心于洋务运动,积极响应实业兴国的号召,于是刚到贵州就任巡抚不久,就马不停蹄的深入考察贵州的省情。当到了镇远府清溪卫时,看见当地群众在用自制的小土炉在炼铁,这就引起了他的重视。经过一番考察,他觉得此处铁矿石丰富,煤的储存量也较乐观,就产生了在此开办钢铁厂的想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潘霨决定上书朝廷,在青溪筹建钢铁厂。潘霨要筹建钢铁厂这事,在当时的中国并无先例,虽然有造船厂、军工厂、纺织厂等等一大批近代企业兴起,可钢铁厂做为重工业当中的基础性工业,沿海一带的地方都未有条件兴办,更何况一个处在内陆飞鸟不通的贵州。

潘霨通过认真的考察之后,他认为在青溪开办一个钢铁厂具有三个条件,一是全国各地都在兴办实业,急需煤铁,煤和钢铁的市场需求量大;二是贵州煤和铁的储藏量极为丰富,但从来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具有资源上的先天优势;三是青溪此地离舞阳河较近,水运比较方便,钢铁和煤可以通过舞阳河转沅江直抵长江。

于是潘霨就力排众议,在1885年向光绪皇帝上了一份《黔省矿产甚多煤铁尤甚可否体察开采》的奏折,光绪皇帝一看心里也没谱,于是就让潘霨再仔细考察后,认真研究再开办,不得光有一番热情,以免徒有空话。

光绪皇帝算是原则上同意开办青溪铁厂,这让潘霨甚是高兴。他认为若能开办成功,一是贵州将拥有近代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为贵州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地方财政收入也会得到增加,对改变贵州贫穷落后的面貌也起到重要作用;三是能为各省提供所需的钢铁产品,有力地支持蓬勃兴起的洋务运动,亦可为朝廷分忧;四是还能提升贵州边远省在全国的地位,最主要的一点是能够显现自己的能力、政绩和声望。

高兴过头的潘霨接到皇帝的旨意之后,没有经过专业人士的研究规划,做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就着急忙慌的先筹集开办的资金。通过派人到上海募集股份,每百金一股,出资最多的将被推选为总办,到100股的推为帮办。并在此期间成立了贵州矿务总局,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最终在上海募集到了1000来股,银两10万两左右,官府再出资19万两多点,借洋款30万两,建厂的资金算是得到了解决。

通过官商合办的方式把钱的问题解决了,于是便在光绪1887年8月在青溪舞阳河畔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正式破土动工。

厂房和厂址修建完毕后,潘霨立即派人到英国采购了迪赛德机器制造厂制造的熔矿铁机炉、冶炼贝色麻钢炉、轧钢铁条板机床,以及一千七百八十余吨耐火砖材料。全部机器设备和所需物资于1887年9月抵达上海,并经长江逆流而上进沅江,转舞阳河于1888年5月安全运抵青溪,同年6月1日这个中国第一座设备和技术都算得上先进的钢铁厂算是正式建成。

建成后的青溪铁厂占地约60亩,不仅能够炼铁,还能炼钢和轧钢,各种机器设备多达32件。并通过向国外聘请5名外藉工程师,向江浙一带聘请技工20人,在青溪当地招募普通工人近千人,这个钢铁厂终于可以正式投产了。

投产后的青溪铁厂能够日产生铁25吨、钢48吨。铁厂投产后,潘霨大声感叹“大利将兴,民生有望”,兴冲冲地于6月26日把青溪铁厂厂图和铁样,呈送到朝廷让皇上和老佛爷看。潘霨开办钢铁厂这件事当时在全国闹得轰轰烈烈,连《申报》对此事都加以报道。

可就在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中时,铁厂的资金周转不过来了,无法支付原料款项和员工工资,水路运输能够运送的物资又不能满足厂方和购买方的要求,再加上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缺乏,机器各种故障无法修复,而精通技术的厂领导潘露又暴病而亡,最要命的是用于冶炼的煤质量较次,铁矿原材料又达不到要求,没有资金购买上乘的原材料,在冶炼中经常发生塞炉事件。最终,铁厂不得不停产。

接到停产消息的潘霨,心急如焚,想来想去之后,他决定把厂转让给湖北总督张之洞,可被张之洞婉拒了。实在没办法了,他又向张之洞求援,让他派一个懂技术的人来接手管理,张之洞即派曾彦铨前来当厂长。可这个曾彦铨不但无经世之才,还贪得无厌。

1890年2月,潘霨让贵州地方政府再拨银四万两让新任厂长曾彦铨继续生产,这家伙却以去重庆募集资金为由,乘机侵吞了官银二万五千两,致使青溪铁厂无钱周转,生产运作失常,最终被迫完全停产。曾彦铨被革职查办后,潘霨几经周折,但无力回天,最终轰动一时的中国第一个钢铁厂不得不在1890年7月宣告破产。其总共筹办了5年,可仅仅维持3个月正常生产就以失败而终。

青溪铁厂失败原因是复杂的,一是没有对青溪是否能够建钢铁厂做详细考察,做可行性研究;二是潘霨急利攻心,任人不当;三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所决定,人才匮乏;四是朝廷从财政上没有资金支持,致使资金无法周转。

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作为中国第一个钢铁厂它所带来的意义却是非凡的,当时青溪铁厂生产的铁锭都要刻上“天字一号”的标记,在当时的中国,它确实就是“天字一号”。青溪铁厂比1893年张之洞在湖北开办的汉阳铁厂早了很多年,谁有说得清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又不是借鉴青溪铁厂的前车之鉴呢?所以我们说青溪铁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成功的。

9. 中国最早开始制造轮船的近代企业是谁

用钢铁制造的轮船,由于船体做成空心的,使它排 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水的浮力也随之增大,这时船受 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量,所以船就能浮在水面上了。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的规律:浸在液 体中的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就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就下沉;当它所 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就悬浮在液体中,或 漂浮在液体表面上。

当船运载货物时,它的载重量越大,需要的浮力也 越大,所以吃水就越深;载重量越小,需要的浮力也越 小,所以吃水就越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果船漏水了,船舱里就会 灌满水,轮船的重量就会慢慢超过它排开水产生的浮力, 这个时候轮船就会沉入水底。

“轮船”一词的出现与船的动力改革有关。在中国唐代,李皋把船的舷侧或尾部装上带有 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轴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发明了“桨轮船”。

由于这种船的桨轮下半部浸没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因此称为“明轮船”或“轮船”,以和 人工划桨的木船、风力推动的帆船相区别。

18世纪后期,一个叫约翰•菲奇的美国人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驱动船体工作,制造了世 界上第一艘机械船。人们对机械船非常喜爱,并将“轮船”一词作为机械船的专用名词。

菲奇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只读过两年小学。

可是他通过刻苦自学,仍掌 握了大量实用知识和技术。

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菲奇从教堂做礼拜回来,这时一辆马车从他身边飞快地奔驰而过,原 来拉车的马受惊了。

菲奇想到:难道非得用马拉车?就不能让车子自动在街上跑吗?能不能用众所周知的蒸汽 力量来驱动车子呢?道路上尽是石子,车不好走,可如果在水面上走,就不会有什么阻力,能不 能利用蒸汽来开船呢?

这些想法刺激了菲奇的创造欲望,他先绘制出图纸,又让人按照图纸将模型制造出来。

然 后,他带上这个模型,到各州去请求议会支持他的发明。一开始,理会他的人并不多。但他锲而 不舍的精神最终感动了新泽西州议会,批准他从1788年起享有14年的专利权。

没过多久,一家造船公司在费城成立,老板就是菲奇。

第一艘机械船于1787年制造成功。1790年,该船在费城到巴林敦的地拉维亚河上开始定 期航行。 后因他做投机生意,年终决算亏了很多钱,公司只好关门。

近代轮船的发明人是科学家富尔顿。

1802年,富尔顿在英国伦敦与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相 识。后来,他在欧洲展开对轮船制造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所创制的一艘8马力的 蒸汽轮船在法国的塞纳河下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那个时刻,他为眼前的成功而沉醉C3

可惜的是,在夜幕降临之后,一场狂风把这艘船打沉了。

1807年,富尔顿回到故乡美国^ 不怕挫折、才智过人的他又在纽约造成了一艘轮船,命名为“克莱蒙特号”。

这艘船长47米,宽9米,排水量达到100吨。船体的两侧各有一个轮子,与大水车非常相 似。

8月9日,“克莱蒙特号”终于下水,船体两侧的水轮将河水轻轻搅动。轮船继续向前行驶, 从纽约到阿尔巴尼城,行驶速度达到8千米/小时,完成了往返480千米的长距离航行。

富尔顿成功了!他开创了轮船制造业的新纪元。

后来,人们对轮船进行革新,用螺旋桨推进器取代了桨轮。 机械船虽然没有了轮子,但因为 称呼上的习惯,这种用螺旋桨推进的船仍沿用了“轮船”的称呼。

现在,轮船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

人们制造轮船时,已不再用铁作为原料,而是选择了质量 更优的钢材。船舶的驱动已不依靠蒸汽机,而是依靠柴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甚至更先进 的核动力装置。

10. 中国近代工业诞生以来的第一艘自制轮船是

清朝在进入19世纪之后,政治腐败,生产停滞,民不聊生,国力日衰。1840年,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撞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继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法、俄、美等列强接踵而至,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封建社会原有的矛盾,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逐渐为世人所接受,一帮有识之士纷纷兴办洋务,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试图制造能与“洋人”一较高低的洋枪洋炮。安庆内军械所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安庆内军械所的建立

中国的兵器制造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就发明了火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居世界领先地位。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建立了机器工业,促进了兵器制造技术的革新,而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却对此一无所知。而身为清朝名臣的曾国藩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

1861年9月5日,湘军与太平军鏖战两年多后,终于将有长江下游“锁钥”之称的军事重镇——安庆攻克。9月11日,曾国藩抵达安庆。出乎湘军将领意料的是,曾国藩来到安庆之后,既没有大摆宴席,也没有论功请赏,而是忙着筹建工厂。

在外国张牙舞爪的船炮面前,曾国藩“四更成寐,五更复醒”,特别是当他在安庆看到外国军舰“迅如奔马,疾如飘风”地溯江而上的时候,曾国藩差点吓得从马上掉下来。不仅如此,就连太平天国这样的农民武装居然也能将炮弹打到湘军的阵营里,曾国藩更加心有余悸。不能再等了,要想挽救大清王朝,就必须要有能造出新式兵器的工厂。一旦学会了船炮的制造,那么无论是与洋人和平相处或相互对敌,清王朝都可有所倚恃。1861年秋冬,曾国藩成立了安庆内军械所,专门制造轮船火器。

为了尽快掌握制造机器的技术,曾国藩四处搜罗人才,当他打听到无锡的徐寿、华衡芳等科技人员的情况后,便立即通过江苏巡抚薛焕,于1861年12月将徐、华两人请到安庆内军械所效力。

徐寿、华衡芳马上投入了生产实验。为了探索光学奥秘,他们将水晶印章磨成三角形代替难以找到的三棱玻璃,“验得光分七色”;为了验证枪弹运行轨迹是否呈抛物线,他们设远近多靶,通过实弹射击测试,终于粗知抛物线之梗概。1858年两人在上海获得墨海书馆出版的合信氏的《博物新编》一书,此书内容包括理、化、天文、气象等,使他们得益颇多。1860年由华衡芳著述,徐寿插图的《抛物线说》一书问世。此书具有开创性意义,它比当时国外专门论述这一问题的《圆锥曲线说》中译本早6年。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

安庆内军械所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曾国藩每隔两三天都要到军械所去转一转。安庆内军械所很快进行了蒸汽机的制造。造蒸汽机必须依赖数学、力学和物理学等知识,还必须有制造机械的实际工艺经验。徐、华对于前者已具备必要的条件,对于后者却是缺乏基础的,加之军械所设备简陋,全靠手工操作,困难很大。但他们经过好几个月的艰苦努力,成功地于1862年8月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从结构来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出来的蒸汽机与当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往复式蒸汽机相差无几。曾国藩在看了蒸汽机的试验结果以后,甚是高兴。蒸汽机的试制成功,为制造火轮船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无疑为以后各种机器的制造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蒸汽机试制成功后,徐寿、华衡芳便开始着手试制中国第一艘木壳轮船。试制轮船过程中,华衡芳负责数据的计算与核算,徐寿负责制机,在吴喜廉、龚云棠、徐建寅等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从1862年4月起,连续用了4个月的时间,制作出轮船模型,并于是年12月制成了一艘长约18米、宽3米的小火轮。曾国藩欢欣鼓舞,并于12月20日在安庆江面进行试航。试航那天,曾国藩高坐船头,轮船委员蔡国祥亲自驾驶。轮船行于江面上,曾国藩无限感慨,在日记中写道:“我暗地里很高兴,洋人的智慧技术,今天我们中国人也能够掌握了,他们再也不能因我们没有掌握这些技术而趾高气扬了。”曾国藩还特地将该船命名为“黄鹄”,意为此船是能飞能游的大鸟,出入于江河湖海。

安庆内军械所当时的规模很小,但不靠洋人,靠自己的科技人员设计制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木壳轮船,从而开始了中国自制船炮的重大转折,踏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必看十大热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