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701研究所
计算机大类专业,最好是本硕都是。船舶相关专业就算了,别说701,连708都不招船舶学生了,就一点,他们就不缺船舶专业的人。 学历建议是本硕双985或者双211或者至少硕士是985。 如果是武汉地区的学生,华科武理工比较有优势。具体招聘信息可以直接微信上搜索701所的校招相关信息。 (不过当你有这学历,你也不会来船舶这行了)
2.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01研究所
你也在问,我也在找,感觉不是一个,我面试的时候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的面试官说是701所下面的子公司,说白了一点,就是701所的零件供应商的关系吧~ 同学~你今年面试了么?
3.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708研究所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又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708所),创建于1950年,是国际拖曳水池会议(ITTC)、国际船舶结构会议(ISSC)的成员单位
4.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701研究所招聘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浙江欣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711研究所、712研究所、723研究所、724研究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大连船舶设计研究所;武汉708船舶研究所等。
5. 中国船舶集团第702研究所
8人分别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胡双钱
港珠澳大桥钳工 管延安
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 孟剑锋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周东红
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 顾秋亮
1、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胡双钱
2、捞纸工周东红的手,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周东红
3、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港珠澳大桥钳工 管延安
4、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 孟剑锋
5、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
7、焊工高凤林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卫星去月球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
8、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 顾秋亮
6.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701研究所项目
701研究所,也称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我国舰船科技、海洋工程重点骨干研究所,唯一同时承担水面、水下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任务的核心科研单位,其性质属国家事业单位,是国家863、973高技术项目研究单位、国家一级保密资格单位。
7.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701研究所地址
海巡09由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的701研究所设计,中国船级社检验,集海事巡航和救助一体,具备深远海综合指挥能力,是中国海上重要的巡航执法、应急协调指挥、海上防污染指挥动态执法平台。
海巡09总长165米,型宽20.6米、型深9.5米,设计吃水6.606 米,设计排水量10700吨,设计装载状态下不低于25 节,续航力在经济航速16节下不低于10000海里,在海上至少可以巡航执法作业90天以上;船舶能在9级海况、蒲氏12级风力条件下安全航行,在6级海况、8级风力条件下,直升机可以起降,具备夜间起降能力。该船环保性能出色,采用低硫油,减少硫化物排放,并加装脱硝系统,降低氮化物的排放。
8.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701研究所官网
一是听说里面情况很复杂 加班堪比华为 压力大 出差多 待遇也没有外界传闻的那么好 保密级别高 想脱身很难二是专业问题。听说电磁兼容的3室算不了核心科室 后期待遇和核心科室差的有点多 个人发展受限具体情况如何 你再找人问问 感觉宣讲 面试 都很草率。给人一种不很透明的感觉
9. 中国船舶总公司703研究所
七〇三所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科研设计队伍,培养出了一批勇于开拓的经营开发人才。全所现有职工1200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七〇三所哈尔滨总部设有十个专业研究室、一个生产工厂,江苏省无锡市设有二个专业研究室和试验站,上海设有工作组。全所现拥有专业配套的近百座大型试验台架,包括透平及换热器俄部件及整体试验台,其试验装备优良,测试技术先进。
七〇三所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舰船动力研究所,主要承担舰船燃气动力、蒸汽动力、核动力二回路、后传动装置以及各型动力装置检测控制系统的预先研究、型号研制和舰船主动力技术支持保障等科研、生产供货任务。专业范围覆盖海军舰艇的蒸汽动力、燃气动力、燃蒸联合动力、核动力二回路等多个动力专业领域。建所以来,成功研制多型舰船用锅炉、蒸汽轮机、燃汽轮机动力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及配套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我国海军水面、水下大型舰艇的动力装置均由七〇三所研制,并获得各种科技进步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24项。
10.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9研究所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两位广东籍的科学家——94岁的中国船舶集团所属719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85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庆存。每人奖金80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