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熊二读史,一起来读贵州那些事儿。(本篇约400字,阅读需时2分)
我们都知道“黔”是贵州的简称。
“黔”作为地名,历史很悠久。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秦孝公时期,“楚自汉中有巴、黔中。”
说明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以“黔”作为地名的地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设置了同名的黔中郡,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贵州江口、铜仁及印江以东地区。
秦代黔中郡
之后的魏晋南北朝纷乱时期过去后,到了隋开皇年间统一全国,隋继承北周时期的黔州设置,将黔州治所定在彭水县,此时的黔中郡管辖范围包括贵州北部地区。
唐玄宗时期,将唐初的贞观十道扩充为十五道,原来的江南道分为江南东、西道和黔中道三个政区。此时的黔中道虽然治所还在彭水,但下辖的区域包括了今天的贵州地区。这是贵州主体部分第一次正式划归中央政权的统辖。
唐玄宗时期的黔中道
这也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因此中唐之后的柳宗元,做《黔之驴》一篇,所言之“黔”当为如今的贵州。
“黔”的原意是黑色的意思,秦称百姓为黔首,就是取百姓务农劳苦,风吹日晒面色黑的意思。
而“黔”自用作西南地区的地名,也可能与此地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众人惯穿黑衣有关。
侗族传统服装
苗族的黑的衣服和头饰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油轮有哪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