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是装载液体货物的,整条船的受力情况比一般的货船大,构件的腐蚀情况也比较严重,因此油船在结构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油轮通常不设双层底,无内底板结构,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在船底轻微破损时,不会发生大量进水使船丧失浮力或平稳性等情况。
其次,在油轮的油舱底部与甲板部位的骨架部分均采用纵向构件密集的纵骨架式,以提高船体结构的总纵强度。采用纵骨架式以后,船体和甲板的承受纵向弯曲应力较小,稳定性也比较好。
油轮就其载重吨位而言,在船舶家族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自1973年石油大幅度提价后,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研制出了令人瞩目的节能油轮。
1980年,日本建造了一艘使用风帆的油轮,据称它是世界上第一艘不用人力操帆、并能节省50%燃料的新型帆船。该船装有两组矩形层浪式硬帆,通过一台微机操纵帆具的张开和收缩,并能把帆转到最适当的角度。在有风扬帆航行时,微机能控制发动机减少输出功率,使船保持预定航速,以实现节省燃料的目的。
中国古代船只 内部 舱室的名字。
内部舱室的名字可以参考这几幅图:
具体的舱室名字,比较一致的是船的海图室称为针房,就是指南针所在的房子的意思,指挥舱室在商船上,一般就设在神堂,也称圣母堂,是供奉妈祖娘娘的地方,也是船上的议事中心,水师船上就叫官厅,水师船的指挥台就叫将台。 船号的话,比如郑和舰队,几条大船的名字叫:惠康、清远,大福等等。 明清之际前往日本东南亚贸易的商船,船名一般标在船尾,有金全胜、徳泰、永泰、万胜等等吉利的船号。 清代的近海商船,一般的船弦标注:江南某字某甲某号某商船
汉代的楼船 楼船虽然远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 但它的发展却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楼船高十余丈,船上的各层建筑物都各有专名。第一层称为庐,就是房屋,第二层因高居于上,所以称为飞庐,最上层称为雀室,是古船上的 望台,一般派士兵在里面 望、警戒,像鸟一样站在高处观察四周的动静,故称为雀室。楼船不但外观高大巍峨,而且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防皆宜,是一座真正的水上堡垒。由于楼船身高体大,具威慑力,一般用作指挥船,只是它的行动不够灵便,在水战中,必须与其它战船互相配合。 楼船的甲板上有三层建筑,每一层的周围都设置半人高的防护墙。第一层的四周又用木板围成战格,防护墙与战格上都开有若干箭孔、矛穴,既能远攻,又可近防。甲板建筑的四周还有较大的空间和信道,便于士兵往来,甚至可以行车、骑马。 隋朝的大龙舟 公元640年,隋炀帝杨广为了要到扬州一游,命官吏督造龙舟及杂船数十艘。杨广乘坐的大龙舟,高45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全部用金玉装饰,还有高三层的龙舟九艘. 大龙舟高数层,船体要用很多大木料。木料的长度有限,这就要求把许多较小较短的木料连结起来。同时,船体的骨架与板之间,船体与上层建筑物之间的连结技术要求很高,连结不好就不坚固,所以在龙舟的结构强度中,连结是极重要的。隋代大龙舟的连结方法是采用榫接结合铁钉钉连。用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连结要坚固牢靠多了。隋代已广泛采用了这种先进的方法。 郑和宝船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主要船舶叫宝船,它采用的是中国古代适于远洋航行优秀船型--福船型。它高大如楼,底尖面阔,首尾高昂,首尖尾方,两侧有护板,船舱为水密隔舱结构。底尖利于破浪,吃水深,稳定性好,安全舒适,是航行于南海和西洋航线最先进的海船,也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木帆船。 《明史·兵志四》:“(大福船)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柁楼三重,帆桅二,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炮床;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中置水柜,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设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伏发,可顺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