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物、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换句话说,休闲渔业就是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空间来充实渔业的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产业。
什么是休闲渔业[1] 休闲渔业又称游乐渔业,是以休闲娱乐和体育运动为目的的渔业活动。休闲渔业是对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环境资源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配置,依托渔业设备、渔业生产场地、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传授渔业文化知识等与现代渔业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经过规划设计,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由最初的单一垂钓向集休闲、餐饮、娱乐、旅游和健身等综合功能发展。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的渔业生产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休闲的有机结合,属于跨部门、跨学科的新产业。 休闲渔业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出现在中国台湾省,而后在中国内地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已成为当前国内各地渔业旅游发展的代名词。[2] 休闲渔业的主要特点体现在观光旅游向参与型、体验型、竞技型、休闲型旅游方向转变。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休闲渔业可以带动当地的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旅游观光、交通物流、住宿餐饮、渔具销售、饵料加工、健康养殖、科技示范等,拉长和增强了现代渔业产业链。美国有游钓渔船1500万艘,游钓爱好者从1982年的2000万人猛增到1988年的6000万人(黄颖,2005),游钓渔业的收入从1984年的180亿美元增加到1977年的387亿美元,休闲渔业产值是常规渔业产值的3倍(刘雅丹,2006)。休闲渔业已成为各地淡水、海水渔场规划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