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潜艇在深海里航行时,人如何从里面出来?

时间:2021-10-10 15:20 点击:107 编辑:邮轮网

以厚厚海水为掩体的潜艇,除了能隐蔽打击敌方战舰外,还能执行其他很多秘密任务,比如运输特种部队,很多电影中都是潜艇负责运送特种部队的。不过很多人对此也有疑问,潜艇在水下运行时会受到水压影响,为此潜艇有厚厚的钢壳抵抗水压,那从潜艇里出来的人是怎么出来的呢?其实从潜艇里出来还真有好几种方法,不过要分为平时和紧急两种,平时大多是从鱼雷发射管一个个钻出来,紧急时一般是乘坐集体救生舱一起出来。

这里的所谓平时,指的是任务中有水下出艇内容的时候,也就是任务要求的,需要出艇的一般是特种部队成员。这样的出艇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湿式出艇就是从潜艇鱼雷发射管钻出来,人需要先穿戴好潜水用具,在发射管外盖关闭,内盖开启时钻进发射管,然后潜艇关闭内盖,注水并打开外盖,人从发射管中钻出。

这是最古老的出艇方式,还是很长时间以来唯一的事故后自救方式,优点是对潜艇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只要能发射鱼雷既可,缺点是效率太低,有卡在发射管中的风险。美军采用的最新技术是干式出艇,就是潜艇背部携带一个小型潜艇,人通过两潜艇之间的连接口直接进出,优点是速度快安全可靠,小潜艇运输更隐蔽,缺点是需要潜艇有相应的能力。

除了任务中需要出艇之外,潜艇在遇到事故或被击沉时,幸存的艇员也需要能出艇自救。潜艇的自救其实是一项老大难问题,即使是现代有了潜艇救援船也很难,以至于有人形容潜艇救援船的任务就是“赶到事故地点撒花圈”。但救援设备还是得有,而东西方又采取了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

西方采取的技术是潜艇快漂服,这是一种小型的一次性单人自救装备,能让艇员在半分钟内从水下近200米深的地方上浮到水面而不得减压病,原理是人暴露在高压环境下的时间在一定限度内时,气体溶解没有达到饱和,因此不会出现减压病。目前英国研制的MK10快漂服实验中已经可以让艇员从水下180米深度可靠脱险,被包括美国在内的22个国家采购和装备。

苏联选择的技术路线是集体救生舱,这种救生舱安装在潜艇指挥塔围壳里,有通道和潜艇内部相连。发生意外时,艇员可以迅速转移到救生舱内,关闭通道,切断与潜艇的连接,救生舱就可以自由上浮到水面。它的优势是能实现全深度的可靠自救,且成功率高,但是占用潜艇内部空间多,对潜艇性能影响较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