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大战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大枭雄的生死之战,无论谁赢,都有可能成为天下之主。这一场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水战,虽然以朱元璋大胜,陈友谅战死而结束,但战后朱元璋仍然感到有些后怕,这是为何?
朱元璋与陈友谅本没有什么交集,朱元璋接受谋臣朱升的建议,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在江东迅速站稳了脚跟。陈友谅的崛起则显得既霸道又直接,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陈友谅迁都江州称汉王,次年又杀害徐寿辉,自立为大汉皇帝,做起了千秋帝王梦。
大战之前,陈友谅的实力要强于朱元璋。双方都认定对方是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陈友谅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更是对近在咫尺的朱元璋势力极为忌惮,第一次朱陈正面交锋,陈友谅就突破朱元璋的长江,兵临集庆(今南京)城下,两军恶战之时,恰巧江水退潮,陈军数百艘战舰搁浅,陈友谅大败,狼狈逃回江州。
同样的,此时的朱元璋,也因为据有了苏南、皖西、赣北和浙东部分地区,东与张士诚、方国珍,西与陈友谅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摩擦,朱元璋要想次第统一江南,首先要拔掉的就是陈友谅这一颗钉子,陈友谅的势力地处集庆上游,拥有武昌、安庆、江州(九江)三个长江重镇,占地广阔,实力强盛,水军力量十倍于朱元璋。陈友谅的汉国绝对是朱元璋当时最强大的对手,双方的生死一战,不管谁赢,都将决定着后面的历史走向。
鄱阳湖大战的导火索,起源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出兵攻打洪都(今南昌),洪都是朱元璋在长江中游仅有的一座重镇,对遏制陈友谅南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朱元璋对洪都的得失非常重视。陈友谅出动水陆两军,号称60万围攻洪都,虽久攻不下,但洪都已是危在旦夕,朱元璋于同年七月,亲率20万大军驰援洪都,陈友谅撤围,双方约在江州附近的鄱阳湖展开大决战。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占有绝对的优势,不仅兵力数倍于朱元璋,还有陈友谅的水军都是训练有素,战船高大坚固,大战之初,朱军勇猛不可挡,陈军士卒被斩杀无数。但朱元璋所在的主舰因搁浅被围,险招不测,幸将士拼力厮杀方才解围。由于陈军的巨舰大而坚实,朱军的船小而不能仰攻,故接连受挫。朱元璋接受部将郭兴火攻建议,以七艘渔船,载满火药柴火,顺风逼近陈军战船,火借风势,顿时陈军战船一篇火海,烈焰滚滚之下湖水一片通红,百艘战船付之一炬,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大将陈普并无数士卒都被烧死,溺死。陈军损失惨重,大战的天平开始向朱元璋一边倾斜。
至七月二十三,陈友谅不甘示弱,所谓“擒贼先擒王”,他专门嘱咐手下瞅准朱军的主舰打,朱元璋刚刚移往他舰,旗舰就被陈军的炮火轰的四分五裂,朱元璋又一次幸运的逃过了一劫。两军在鄱阳湖恶战一个多月后,陈友谅被困于湖中,军粮殆尽,计穷力竭,于是孤注一掷,冒死突围。
但此时朱元璋早已将鄱阳湖层层封锁,陈友谅要想逃出进入长江退往武昌何谈容易。陈友谅败逃至江西湖口时,朱军以舟师、火筏四面猛攻,陈军无法前进,复走泾江,又遭傅友德伏兵阻击,左冲右突,打不开生路,站在主舰上的陈友谅躲闪不及,中箭而死,汉军5万多人投降,至此,历时一个多月的鄱阳湖大战,以朱元璋的完胜而结束。
大战之后,朱元璋面对着满目疮痍、浮尸遍布的战场,依然是深感害怕。此战的成功,既有将士的奋勇无畏,拼死杀敌,也有很大的运气成份。陈友谅在此战的严重战略性失误也是导致他最终身死国灭的主要原因,如果他当时不再死磕洪都,而是以一部分兵力牵制洪都,大部顺流而下攻打兵力空虚的朱元璋老巢应天府,再联合张士诚,对朱元璋来个两面夹击,则朱元璋将陷入极为不利的被动状态。同时陈友谅将大军布置在鄱阳湖,没有派兵扼守各处要道隘口,导致自己的后路断绝,作茧自缚全军覆没。
这是一场无比惨烈的水战,朱元璋虽亲冒矢石,但也曾多次陷入险境。如果不是陈友谅意外阵亡,倘若被他突围,则形势逼人。可以说,陈友谅绝对是朱元璋一生最大的敌人,如秦末刘邦对项羽。
鄱阳湖一战持续了两三年,在古代绝对不算长。笔者给大家科普一下,在古代如果发生战争,士兵们对于回家是遥遥无期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便是战争中士兵们的真实写照。
对于朱元璋来说,鄱阳湖一战却是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战斗。这场战争至关重要,朱元璋奋战多年能否夺得天下,全看这一场战争了。
而这场战争朱元璋却处于弱势,敌众我寡,情势十分严峻。虽然这场战役最终以朱元璋的胜利和陈友谅战死而结尾,但朱元璋一直心有余悸。
朱元璋可是草根皇帝,最苦的时候当过和尚,一路走来肯定经历了很多战争。可以说他手上沾满了鲜血,而他本身也是一个杀人狂魔,那么为什么和陈友谅的这一战令他后怕呢?笔者梳理了4个原因。
其一,敌众我寡,军心溃散。在当时,实力仅次于陈友谅的是张士诚,但朱元璋和陈友谅都知道他们才是彼此真正的敌人。
因此,朱元璋决定先下手为强——提供错误信息,让陈友谅带巨舰来到湖面狭窄的龙湾。
即使这样,朱元璋的压力依然很大,他手中只有20万兵力和几十艘小船,但陈友谅手中则有60万士兵和上百艘巨舰。
对于这场战役,除了刘伯温几乎没有人支持朱元璋。就连朱元璋的部下纠结的问题也是到底是投降还是逃跑,更不要说基层士兵了。
军心涣散,很多士兵都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如果不是因为陈友谅会杀俘虏,估计他们就要选择投降了。最后还是朱元璋下令斩逃兵,才勉强遏制住这一现象。
其二,天时地利难以预测。据野史记载,在交战的第二天凌晨时分,上天有意助朱元璋,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牢牢抓紧这个机会,派人偷偷潜伏过去,点燃了陈友谅的战舰。
而陈友谅的战舰早已用铁索相连,一个都无法逃脱。不过在正史中,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在于双方激战之时,正好潮落,导致陈友谅的巨舰搁浅。
但不论是风还是潮,这都是朱元璋无法控制的。即使他身边有一位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不敢保证在恰当的时侯上天会帮助他。战场上战机转瞬即逝,成王败寇也只取决于一瞬间。
其三,如果不是陈友谅骄傲自大,朱元璋难以取胜。陈友谅认为自己的舰队可以完胜朱元璋的士兵。因此他从来没想过在朱元璋赌上全部兵力和他决一死战之时,派出部分兵力直接偷袭朱元璋老巢。
其四,陈友谅后期军心溃散,失道者寡助,朱元璋钻了这个空子。一名大将为报杀父之仇,潜伏陈友谅身边多年,在其决战的关键时刻谋反。这样的一支队伍,人心不齐,当然打不了胜仗。
陈友谅几十万的大军哪还有当初的气势,被朱元璋几万兵力拿下。笔者认为,古时的战争,人数相差如此之大,陈友谅战败归根结底还是怪他自己。
我承认,朱元璋在军事方面能力超群,但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还是要归结于陈友谅的自大。总的来说朱元璋之所以怕,其实是一种后怕。他能够赢得胜利,也依靠很大一部分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