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咋不上天呢?---无人机已经可以实现某些场景的无人操控了
既然受了邀约,还是写两句。我尊重题目的假设,“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出现”(实际并还没有)。大家数一下,地上有多少复杂环境,有多少物种;天上有多少因素需要考虑。我换个说法大家感受一下,公路事故的发生率最高,飞机远比汽车和铁路安全;题目中所问的船舶,恐怕事故率比飞机还低。
这么说答案是不是已经知道?还是希望大家“时间有思考,时代有收获”,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现在就在讲自动驾驶~
在各个科技巨头心中,无人驾驶才是它们的终极追求。因为它们相信,如果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了,那会帮助它们解决很多问题,在财政的营收上,也是会翻几倍的。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无人驾驶技术其实是一个结合AI、各种传感器这些技术,来在复杂的道路上解放我们的双手。这样的一个目标也是非常受到用户们的期待,尤其是遇到堵车的高峰期,我们不必再去集中精力去控制汽车了。
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无人驾驶就行了,然而现实的冲击却是生生的打破了这样的一个梦想。首先是无人驾驶技术不成熟,各个研发的公司目前只是还在测试阶段,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上路行驶,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道路上的复杂性了,这个对于老司机来说都有点害怕的。那对于无人驾驶技术,不是更存在很大的困难吗?即便你按照规定行驶,可要是遇到马路杀手,你也是非常无奈吧。
我的观点是无人驾驶技术应该是需要摆脱地面的限制,转向空中领域的。这样看着才是比较现实的。空中具有的优势是从二维空间转到了三维空间的,它所能容纳的数量也是会迅速增多。
对于缓解道路拥堵以及无人驾驶的技术是非常有帮助的,不过目前国内并没有把空中领域开放给私人,吉利试飞飞行汽车为什么选择在美国,或许这个是很大原因的。对于道路上的无人驾驶,我真的没有多大的期待。
相对于路面,水面上的情况是会好很多的,不会像十字路口那样需要注意各个方向的车辆来往。只需要注意前后方的船只,在船舶上加装无人驾驶技术,那也是非常可行的,复杂程度比路面上的交通状况要降低很多。
加上雷达、无线通讯技术的配合,想要实现无人驾驶的船舶,问题应该是不大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企业在这方面进行研发,你们会期待无人船舶的出现吗,想去体验一下吗?
潜艇通讯中继机有什么作用,都有哪些型号?
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了一架新型国产高新机的图片,除垂直尾翼顶端安装有电子设备舱外,机腹两侧没有过多突出的电子天线,但这架新型高新机疑似在机尾和机腹后侧拥有拖曳式天线结构,引发了广泛猜测,有说法认为它就是一架潜艇通信中继机。
尽管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证实,但是目前在枝繁叶茂的高新系列特种飞机家族中,的确还缺乏着这样一款机型,算起来潜艇通信中继机也的确应该出现了。相较于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电子干扰机等特种飞机,可能很多人对潜艇通信中继机并不熟悉,潜艇通信中继机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对潜艇进行通讯的飞机。不过这个潜艇不是一般的潜艇,往往特指战略核潜艇。而且通讯的内容也往往不一般,传达的是战略核打击信息,这些因素就令潜艇通信中继机变得特殊敏感了起来。
众所周知,要想和潜行在水下的潜艇进行通讯并不简单,存在很多限制。而要想和长期在水下潜行,执行战略巡航任务的战略核潜艇来说更是如此。特别是在爆发战争,常用的对潜通讯体系、节点被敌方摧毁打击的危急时刻,要想及时和自己正在战略巡航的战略核潜艇取得联系,召唤其发起战略核反击就更加有难度。为此拥有战略核潜艇的大国都必须打造一套平时/战时都绝对可靠的对潜通讯体系。而本文主角正是核大国们目前所认为的最有效、最可靠的通讯装备。
其实,潜艇通信中继机算不上非常复杂,比起预警机、电子干扰机等特种飞机,其整体技术难度并没有高出多少,只需要是在现有的地面甚低频通信体系基础上打造出一套可以机载的甚低频通信系统即可,可以简单理解为飞在天上的甚低频通信设施。
它的最大优势就是生存能力大幅度提升,比起在地面固定布置的通信装备,可以随时升空转移的潜艇通信中继机很难被第一时间摧毁。核大国在和平时期也会采取轮换的方式保持任何时刻都至少有一架潜艇通信中继机在空中值班,彻底杜绝敌方将潜艇通信中继机在地面机场上一网打尽的情况。
假如不幸遭到敌方核突袭,所有对潜通讯体系被摧毁,只要仍剩下一架潜艇通信中继机,就仍拥有最后的反击机会。幸存的潜艇通信中继机将前往海域释放出通信天线,天线会拖曳下垂到海面上和战略核潜艇重新建立通讯,传递核反击命令,拥有着最后的绝地反击能力,这种能力足以保持核威慑体系的不被打破。
鉴于潜艇通信中继机如此重要,美苏在冷战时期自然就早早研发装备了潜艇通信中继机。美国随着其战略核潜艇的发展,为一代比一代先进强大的战略核潜艇配套打造了EC-130G、EC-130Q、E-6A/B这几款潜艇通信中继机,今天服役的就是于1988年开始正式装备,后经多次升级的E-6B“水星”潜艇通信中继机。
论装备数量、单机性能指标等,E-6B“水星”潜艇通信中继机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目前美国已开始计划研发它的继任者,以保持这套体系的先进性和稳定性。新的继任者或许还会融入著名的E-4B“守夜者”应急空中指挥所的功能,以取代E-4B,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小研发和装备成本。美军共有16架该型飞机,能够随时保持至少有1架在空中飞行待命。
苏/俄则是在图-142大型反潜巡逻机的基础上发展出图-142MR潜艇通信中继机。至于英法两国,它们都选择从美国引进EC-130Q潜艇通信中继机承担这项重任,基本足以满足需求,法国还打造了C-160H潜艇通信中继机作为补充。
而中国作为一个核大国,暂时还没有看到潜艇通信中继机的正式装备。虽然如今不再是美苏冷战争霸,核战争一触即发的那个危险时代。为了海基核打击任务而存在的潜艇通信中继机基本不可能有发挥真正作用的那一天,但是,正如核国家不可能放弃拥核一样,核大国也不可能放弃这种机型的装备。
国产潜艇通信中继机最显著的特征是机腹后侧及机尾的2组拖曳天线,机载甚低频天线系统即由上述2条天线共同组成。只要海基核武器继续存在,潜艇通信中继机显然就是必须的装备。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也有这种需求,未来会很快拥有这种机型。
兔哥哨位回答:潜艇的最大优势就是依靠海水来实现隐蔽自己,海水是潜艇可借助的天然优势,但是海水也有缺点,就是阻碍了潜艇的通讯,使潜艇和外部通讯非常困难。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八百倍,海水能够阻止电磁波的传播,因此,大多数的通讯电磁波和雷达探测波束都无法穿透海水,这样一来,潜艇和外界联系也是潜艇最重要的一个技术瓶颈。
无线电波中,能够穿透海水的只有长波通讯,这是潜艇使用最早,使用最广的通讯方式。海水也是一种导体,它也是能够传播电磁波的,只不过是海水对于电磁波的吸收能力更强,而且是频率越高电磁波束衰减越快。电磁波和声波传输不同,电磁波在海水中就等于是有阻力,这个阻力比空气中大800倍,所以,能在空气中传送的电磁波就未必能在海水中传输,真空状态下比空气中还要效率好。声波需要有弹性介质,海水比空气介质密度大,因此,声波在水中比在空气中更容易传输,这就是潜艇使用声呐而不使用电磁波的原因。问题是潜艇是需要和外界联系的,因此,通讯使用的电磁波就必须要透过海水,这就是长波台的由来。
虽然长波台能够实现1万公里以上的传输距离(波长约1000~约10000公里),但太费钱了,一个天线的长度超过100公里,而而是一个阵列天线,如果长波台的波长是1000公里,需要采用1/8波长天线,相当于1000÷8=125公里长的天线。美国的长波基站的天线长度超过135公里。长波基站光有天波天线不行,还要有地网,整个工程量太大,不是谁都能搞得起。
长波台虽然能够实现潜艇通讯,但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只能说是起到了一个“BB”机的作用,并无法做到“手机”式的快速通讯,而且速度非常慢,要发个“微信”也要几十分钟。通常情况下潜艇在接收到长波信号时都采用升起通讯浮标,这样更快速点。长波台还有一个缺点,藏不住,谁有长波台,在什么地方并不是什么秘密,天线基阵太扎眼了,长波台也是一个固定的通讯设备,所以,战争状态下很容易被摧毁。正是这个原因,陆基长波台显然并不可靠,于是美国首先就想到了采用中继机来实现潜艇的通讯。
美国从上世纪六年年代就操持潜艇中继机,目前已发展出了三种经典型号,1962年研制的EC-130G/Q“急先锋”潜艇中继机,由C-130G“大力神”运输机改装而来,主要是给当时的“北极星”战略核潜艇担任中继通信任务,改该型是一个系列型号,共制造了18架,具备10小时以上的续航力。第二代是1969年投入使用的E-6A潜艇中继机,由波音公司负责研制,主要是给“三叉戟”战略核潜艇提供通信服务。第三代属于E-6A的改进版本,即1997年服役的E-6B“水星”TACAMOⅡ 通信中继飞机。B型的最明显改进是加装了“空中发射控制系统”,既能和美国现在的核潜艇通讯,又能控制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指令和通信,相当于美国整个核力量的一个空中指挥所。
美国的潜艇中继机主要是战争状态下使用,可以有效的保持战略打击能力,要比长波台更加节省时间,同时能够把陆基、海基、美军战略指挥机构、总统核按钮、各指挥机构联系起来,从整体上保持了美军战略威慑能力。中继机虽然好,也是有时间段的,中继机并做不到直接和超过一定深度的潜艇实时通讯,需要潜艇升起通讯浮标,相当于担任了长波基站被摧毁后的一个备胎。潜艇中继机通讯时要伸出两个长上千米的拖曳天线,核潜艇在最佳深度释通讯浮标,潜艇不需要上浮到水面,减少被发现的概率。
未来,采用蓝绿激光通讯技术是一个最理想的潜艇通讯技术,蓝绿激光可穿透海水。总之,目前来说,潜艇中继机的效率要比长波台更好,但是也有所限制,受潜艇离飞机基地距离的影响并不能全海域执行任务,当然,战略核潜艇不需要过于接近对手,但中继机也会暴露潜艇的大概海域。随着武器装备技术的发现,潜艇中继机必然要有所替代,例如,无人中继机,天基卫星通讯技术、潜艇接收通讯技术的发展,必然是一个大方向。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