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秦朝的经济特征?

224 2024-01-04 06:41 admin

一、秦朝的经济特征?

秦朝经济深受法家关于社会财富“国、民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主张重刑重税,重赋敛以富国穷民,因此压抑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过重的税收和大量劳动力被征用,也是导致秦朝农业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土地制度:耕战与重税

商鞅废井田、按亩计征之后,秦国的经济体制全面转入“耕战”,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并重。统治者建立了以农业生产支持对外战争,以军功授爵赐予土地的社会内部循环。

货币政策:双本位制

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为实行中央集权的财政制度,首先统一货币单位与货币铸造权。秦政府废除其余六国的旧货币,在全国推行法定货币“秦半两”,并制定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的双本位制货币制度。这种制度间接否定了以实物“布”作为流通物的地位,使得国家在进行财政审核时更加明确高效。

财政审核:“上计”与太仓

秦朝在财政制度上沿袭了始于西周的“上计制度”,这是一套严密的、自下而上的财务审核系统。

法家思想成为商品经济绊脚石

法家思想认为轻赋敛会导致百姓懒惰,重赋敛才能使百姓勤劳。所以秦代赋税苛重,加之“重农抑商”的思想对商人进行打压,收取高额关税和租金,商人破产之后还会被强行充当国家苦役。这些政策导致农民的社会地位一度高于工匠和商人。

二、元朝的经济特征?

元朝经济大致上以农业为主,其整体生产力虽然不如宋朝,但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三、经济的重要特征?

①、知识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在传统经济活动中,资源、资本、劳动力是其基本要素,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它们都不如知识重要了.这里的知识主要是指科学、技术、能力和管理.有了知识就可大大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和速度.

②、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贯穿于生产、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之中,它是人类高智慧的最佳体现.新思想、新观念、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推出,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经济不断增长.

③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是其发展的技术基础.因为这些东西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商品化,也直接参与和推动了知识创新.

④、教育成为知识经济的中心.人才的培养、知识的创新都离不开教育.现代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是教育的竞争.

⑤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就知识经济走在世界最前沿的美国来看,从克林顿到布什,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就是其5000多家软件公司.

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参与者和推动者.知识经济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并具有低失业、低通涨、低赤字、高增长的特点,所以,未来经济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门票经济的特征?

门票经济,是指旅游景区依靠门票收入而形成的经济。对国内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来说,门票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支柱。自2004年底北京故宫等景点酝酿门票涨价后,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跟进。其后几年间,全国范围内的多数旅游景区“涨”声一片,掀起了一波波门票涨价潮。

旅游直接收入

在中国许多著名的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均已成为最大、最直接的经济收益,门票收入占景区总经营收入的比例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些知名度较高、集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一身的景区,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0%以上,个别的甚至高达90%以上。中国门票的平均水平占人均GDP的比例接近1%,是其他国家的10倍以上,堪称世界第一。而在许多国家,世界遗产及国家重点景区秉承的原则是:门票价格相对较低,许多著名景区不收、或象征性地收取门票,门票价格不超过人均月收入的1%。

抑制经济发展

“门票经济”加重旅游支出负担,迫使游客减少停留时间和其它支出,致使当地旅游收入单一,获益链条太少,难以促进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简单说它是由“吃、住、行、游、娱、购”几个要素形成的产业集群,当“景区游览”异军突起,就会发生产业链结构变异,导致其它旅游行业的萎缩。游客群体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经费”在一定经济阶段是一个常数,由于“门票”花销过大,必然会扼制游客吃、住、行、娱、购的支出消费。没有消费市场,旅游相关要素及相关延伸产品就不可能全面发展,始终处于发育不良状态。

妨碍旅游发展

“门票经济”自身膨胀,必然产生各种恶疾:上行下效,促使门票泛滥,各地都有可能把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乃至小镇、村落、民居等圈起来收费,由小圈变大圈把社会变成封闭系统,妨碍开放性休闲旅游发展;

涨价乱象

门票乱涨价——这是门票经济的突出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半5A景区门票价格超过百元(人民币,下同),有的甚至超过200元。

五、中国邮轮市场群体的特征?

中国邮轮市场群体特征是,

从年龄特征上来看了,中国邮轮旅游市场以26-35岁、36-45岁之间的乘客为主,分别占总市场份额的24%和28%,总比例超过半数以上,但与北美市场相比,总体年龄偏年轻化。

从中国邮轮群体家庭月收入水平来看,大多集中在5000-10000元之间,占65%。从整体消费特征来看,中国邮轮乘客的消费支出以购买旅游线路为主,其中66.81%的游客表示愿意接受6000元以下的邮轮旅游线路,与北美乘客相比,这一消费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端的消费水平。

六、循环经济特征?

1、新系统观:

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2、新经济观:

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

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3、新价值观:

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生产观:

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5、新消费观:

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

七、泉州经济特征?

泉州的民营经济发达,是福建第一经济强市,占据福建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泉州下辖的几个县市可是在全国赫赫有名,区县均衡发展。比如说晋江市,2017、2018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八名。晋江所用过的知名服装品牌,怕是可以与整个宁波相抗衡,更何况,人家还有个名头叫“中国鞋都”,跟温州皮鞋有得一拼。

八、先秦经济特征?

1.先秦时期的土壤耕作属于 “耕—耰”体系,它的特点是耕作对播种的依附;耕后即播,播后即耰——覆土、摩平;摩平只是覆土作业的一部分。这时牛耕尚未推广,耕用耒耜,耰用木榔头。战国以后,牛耕逐步在黄河流域推广,尤其是西汉中期以后,出现了带有犁壁的大铁犁和二牛抬杠的牛耕方式,翻耕土地的能力大大加强,牛犁最后“告别”了耒耜的形态而在黄河流域获得了普及。

2.先秦时期土地实行国有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3.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土地私人占有的形式进一步发展,各诸侯国先后都实行了相应的田制改革,但多种田制并行的局面伴随兼并战争的进程最后全部统一于秦国的授田制——一种土地国有形态下劳动者个人使用的新的土地制度,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4.冶铸业:青铜铸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商朝青铜铸造规模大;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青铜铸造工艺有新的创造,出现了金银错新技术。纺织业:商周时期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刺绣。陶瓷业:商周时期出现了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5.原始社会原始商业产生,商朝出现了职业商人和货币。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官方垄断商业,商人由政府供给衣食,为政府服务,成为“官商”) 春秋战国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货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著名都会形成。

九、苏格兰经济特征?

苏格兰很富裕,在英国,苏格兰人均产出仅次于伦敦和东南部。爱丁堡是石油枢纽地,城市里工资增长也很快,最大问题之一是人口结构。领取养老金人数上升,人口面临老龄化。养老与医疗保健相关成本增加。

苏格兰经济得益于石油税收收入,2008年至2009年英国石油税收大约124亿英镑,2012年至2013年下降大约65亿英镑。预计2017年石油税收收入大约73亿英镑,也有机构预计2017年石油税收将减少到只有34亿英镑。

苏格兰依赖度最大的有欧洲、美国、亚洲、中东、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出口方面美国是最大买家,中国奢侈品买家也推动了威士忌和鲑鱼等。   

十、新经济的特征?

美国的“新经济”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经济持续增长

从1991年4月开始复苏至今,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远远超出战后美国经济平均连续增长50个月的期限, 成为战后美国第3个最长的经济增长期人自美国经济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日本、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从而扭转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后于日本、德国的局面,使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实力相对有所回升.

(2)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

伴随着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以裁员为其主要内容之一的“企业重组”,美国结构性失业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急剧恶化.美国失业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业形势仍继续恶化,全年失业率高达7.4%,失业人数多达900多万人. 从1993年开始,美国就业状况开始改善,失业率稳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这是美国30年来的最低水平.

(3)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过去长期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

消费物价指数从1992年降至3O后, 至今未见反弹,1998年仅为1%.国内生产总值的紧缩价格指数从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来的2%,1997年第4季度,该指数仅增长了1.5%,全年则为1.8%,是1965年以来的最低点.

(4)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近10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强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1一199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共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超过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增幅.在美国劳动生产率较快提高的同时,其单位劳动成本在90年代却增长缓慢,结果,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而使美国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继在半导体和小汽车等领域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

由于克林顿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增税减支政策,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亿美元逐步减少到1996年的1168亿美元,联邦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国实际联邦财政赤字仅为226亿美元.1998年2月,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平衡方案,力争到1999年消除联邦财政赤字,而实际上,美国联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实现了728亿美元的财政盈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