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急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应急措施是应付紧急需要的,针对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也叫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应急措施,如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如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四十九条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第五十条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三)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四)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二、应急救援措施通常包括?
一个完整的应急救援措施有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以及附则、附录等内容。
1.总则
说明编制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
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建议分为四级预警)。
4.应急响应
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信息共享和处理,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
5.后期处置
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6.保障措施
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等。
7.附则
包括有关术语、定义,预案管理与更新,国际沟通与协作,奖励与责任,制定与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等。
8.附录
包括相关的应急预案、预案总体目录、分预案目录、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
三、双控应急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1、制定管控措施。针对风险因素辨识的结果和风险分布图的内容,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从工程技术、管理、个体防护等方面制定和完善风险管控措施。
2、提高管控效果。在制定管控措施时,应该遵循消除、替代、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的优先层级顺序,其中消除类措施可单独制定,后四项管理措施宜组合使用,以提高风险管控效果。
3、公示管控措施。在醒目位置、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应急措施、责任人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四、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2)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3)生命线保障措施: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4)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6)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7)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8)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9)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10)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五、应急处置措施的基本保障包括?
1.人员保障
演练参与人员一般包括指挥机构、行动机构及其承担任务的人员等,有时还会 有观摩人员等其他人员。在演练的准备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和参与单位应合理安 排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参与演练活动的时间,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和培训,提高演练人员素质和技能。
2.经费保障
演练组织单位每年要根据应急演练规划编制应急演练经费预算,纳人该单位的 年度财政(财务)预算,并按照演练需要及时拨付经费。要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确保演练经费专款专用、节约高效。
3.场地保障
根据演练方式和内容,经现场勘察后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桌面演练一般可选 择会议室或应急指挥中心等;实战演练应选择与实际情况相似的地点,并根据需要 设置指挥部、集结点、接待站、供应站、救护站、停车场等设施。演练场地应有足 够的空间,良好的交通、生活、卫生和安全条件,尽量避免干扰公众生产生活。
4.演练材料、物资和器材保障
根据需要,准备必要的演练材料、物资和器材,制作必要的模型设施等,主要 包括:
(1)信息材料。信息材料主要包括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方案的纸质文本、演示文档、图表、地图、软件等。
(2)物资设备。物资设备主要包括各种应急抢险物资、特种装备、办公设备、录音摄像设备、信息显示设备等。
(3)通信器材。通信器材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海事电话、 传真机、计算机、无线局域网、视频通信器材和其他配套器材,尽可能使用已有通信器材。
(4)演练情景模型。演练情景模型主要包括必要的模拟场景及装置设施。
5.通信保障
应急演练过程中,演练指挥机构、行动机构及其承担任务人员等之间要有及时 可靠的信息传递渠道。根据演练需要,可以采用多种公用或专用通信系统,必要时 可组建演练专用通信与信息网络,确保演练控制信息的快速传递。
6.安全保障
演练组织单位要高度重视演练组织与实施全过程的安全保障工作。大型或高风 险演练活动要按规定制定专门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并对关键部位和环节可能出现 的突发事件进行针对性演练。根据需要为演练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备,购买商业保 险。对可能影响公众生活、易于引起公众误解和恐慌的应急演练,应提前向社会发 布公告,告知演练内容、时间、地点和组织单位,并做好应对方案,避免造成负面 影响。
演练现场要有必要的安保措施,必要时对演练现场进行封闭或管制,保证演练安全进行。演练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可提前终止演练。
六、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哪些?
一、发生火灾,发现者立即向部调度室汇报,部调度室立即通知部值班人员、部领导,并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通知驻矿医疗单位及武保。
二、部调度及时通知电工值班人员首先切断着火区域的供电电源,现场岗位人员利用现有设施、器具灭火或控制火势。
三、部值班、部领导立即进入事故现场,了解现场火灾情况及原因,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灭火、救援方案。
四、组织人员依据灭火方案进行有秩序的灭火。
五、部领导根据现场救援情况,如判断火势本单位不易控制时,则立即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立即请求上级专业队伍援助。。
六、如果有人在火灾中受伤,则同时启动《人身伤害应急处理措施》。
七、应急处置措施的基本保障包括哪些?
1.人员保障
演练参与人员一般包括指挥机构、行动机构及其承担任务的人员等,有时还会 有观摩人员等其他人员。在演练的准备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和参与单位应合理安 排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参与演练活动的时间,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和培训,提高演练人员素质和技能。
2.经费保障
演练组织单位每年要根据应急演练规划编制应急演练经费预算,纳人该单位的 年度财政(财务)预算,并按照演练需要及时拨付经费。要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确保演练经费专款专用、节约高效。
八、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目次总则1.目的2.工作原则3.编制依据4.适用范围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6.预测,预警7.报告方式8.响应程序与协调内容9.应急结束10.后期评估总则:为建立健全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1.目的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迅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确保环境安全,特制定本案。
2.工作原则2.1预防为主。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2全面覆盖。
对厂区内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2.3突出重点。
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4.适用范围凡属我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
4.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
4.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风险事故。
4.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
4.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4.5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由生产厂长负责公司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
公司应急处置设公室,由车间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责任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适时分析,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6.预测、预警在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生产厂长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继续扩大,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上报。
7.报告方式与类型7.1通常有口头报告、电话、书面报告等。
7.2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在发现和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后上报、通常采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和数量、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危害程度等初步情况。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通常通过书面报告,视突发环境风险事故进展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突发环境风险事故有关确切数据、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危害程度及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故处理完毕后上报。
通常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风险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报送。
8.响应程序与协调内容8.1基本响应程序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信息得到核实后,生产厂长要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先期处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应对措施:(1)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2)紧急调配公司应急处置资源用于应急处置;(3)划定警戒区域;(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
九、行车应急措施是什么?
行车应急措施是指在行车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驾驶员及时采取的具体应急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车应急措施:
1. 刹车急停:当车辆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紧急情况,驾驶员需要立即踩紧脚刹和手刹,将车辆快速停下来,以防止发生事故。
2. 紧急转向:当车辆避险过程中需要进行快速切换方向时,驾驶员需要采取快速转向的方法,保持车辆稳定,并尽量避免与其他车辆相撞或碰撞。
3. 路肩停车:当车辆出现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时,驾驶员需要尽快将车辆驶向路肩,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打开警示灯、使用三角警示牌等。
4. 牵引拖离: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陷入泥沙、坑洼或路堵情况时,驾驶员需要采取牵引拖离措施,将车辆解救出来。
5. 远光控制:当夜间车辆行驶遇到照明不良的情况时,驾驶员应该采取远光和近光切换的措施,提高行车安全性。
在行车途中,驾驶员需要随时保持高度警觉,不断观察路面情况和其他车辆的行驶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驾驶技能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十、应急资源包括什么?
应急保障资源主要包涵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人力保障资源。包括专职应急管理人员、相关应急专家、专职应急队伍和辅助应急人员、社会应急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社区、国际组织,以及军队与武警等。
2、资金保障资源。包括政府专项应急资金、捐献资金和商业保险基金。
3、物资保障资源。其涉及的方面最为广泛,按用途可分为防护救助、交通运输、食品供应、生活用品、医疗卫生、动力照明、通讯广播、工具设备,以及工程材料等等。
4、设施保障资源。包括避难设施、交通设施、医疗设施、专用工程机械等。
5、技术保障资源。包括应急管理专项研究、技术开发、应用建设、技术维护以及专家队伍。
6、信息保障资源。包括事态信息、环境信息、资源信息和应急管理知识等。
7、特殊保障资源。其专指那些稀有的资源、不可消耗的资源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