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范?
根据《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JGJ 7-20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的规定:
1.网架螺栓球连接节点的钩管、封板、锥头和套筒,钢球,高强度螺栓、紧固螺钉等,所用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2.螺栓球,高强度螺栓,锥头,封板,套筒,等等,必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
3.螺栓球不得有过烧、裂纹及褶皱。
4.螺栓球螺纹尺寸、螺纹公差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5.螺栓球直径、圆度、相邻两螺栓孔中心线夹角等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6.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满足规范规定要求,且不得有裂纹或损伤。
二、技术报价流程管理规范?
包括以下步骤:
需求分析:对需要进行技术报价的项目或产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了解客户或市场需求的具体内容、技术要求、规格尺寸、材料要求、交货期限等关键信息,以便为报价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成本估算: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生产或提供该产品或项目的成本进行估算,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使用成本、制造成本、运输成本等,同时考虑到市场价格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成本。
定价策略: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情况、产品定位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如考虑价格敏感度、竞争程度、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等。在确保利润空间的前提下,确定最终的报价。
报价审批:将技术报价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审批,如财务部门审批报价的合理性、法务部门审批报价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确保报价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
合同签订:在技术报价获得批准后,与客户或采购方进行合同谈判和签订,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条款的清晰明确,避免后续纠纷。
执行与跟踪:按照合同约定执行技术报价的内容,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在技术报价流程管理规范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密性:对于涉及商业机密或客户保密信息的技术报价,应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风险控制:对于技术报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要提前进行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的影响。
质量保证:在技术报价过程中,要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定,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及时性:技术报价流程应保持高效和及时,确保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价过程,以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沟通协调:在技术报价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合作顺畅,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问题和延误。
记录保存:对于技术报价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应进行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参考。这有助于提高流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同时也可以为解决争议提供支持。
通过以上规范化的流程管理,可以提高技术报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和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对流程的持续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企业的报价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标消毒技术管理规范?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毒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服务机构以及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其他需要消毒的场所和物品管理也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全国消毒监督管理工作。
铁路、交通卫生主管机构依照本办法负责本系统的消毒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消毒的卫生要求
第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第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第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第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的环境、物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第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四、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规范?
一般来说,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师资质要求:医师需要具备执业医师证书和口腔种植医师资格证书,具备相关的口腔种植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
2.设备管理:要求口腔种植诊所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种植设备和材料,保证手术安全和医疗质量。
3.手术操作规范:医师需要遵循种植手术操作规范,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等。
4.术后管理: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管理,包括定期随访、口腔护理指导、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
5.医疗质量保障:口腔种植诊所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以上规范是口腔种植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旨在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权益,提高口腔种植医疗的水平和质量。
五、船舶浮力结构?
船在静水中漂浮时受到两个作用力,一个是船舶本身以及所载物品、人员重量引起的重力,方向垂直向下,它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一个是船外水压力所形成的浮力,方向垂直向上,等于船舶所排开同体积的水的重量,称排水量,它的作用点位于排水体积的中心,称为浮心。
船舶的平衡漂浮状态可分为正浮状态、纵倾状态、横倾状态、任意状态。为了保障船舶安全,船舶必须留有一定的储备浮力(也叫保留浮力)。储备浮力是指船舶主甲板以下至水线之间水密空间产生的浮力。
六、船舶规范的内容?
船舶规范的主要内容有:
1.船名
2.船旗(船籍国)
3.船籍港
4.船级
5.船舶呼号
6.船级号码
7.国际海事组织号码
8.船籍国注册号
9.国际海事卫星通讯号码
10.建造材质、时间
11.建造者
12.总长
13.两柱间长
14.型宽、型深
15.总/净登记吨
16.设计/满载排水量、总/净载重吨、最大吃水
17.船舶主/辅机型号、燃油规格、油耗
18.包/散装舱容、舱口尺寸、货舱形状
七、船舶msc规范全称?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简称《国际危规》(IMDG Code)是国际海事组织的海上安全委员会(MSC)指派在海运危险货物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国家组成了一个专家工作组,根据《1960 SOLAS》第七章的规定与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紧密合作编写,并于1965年9月27日由国际海事组织以A.81(IV)决议通过产生了著名的《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
《国际危规》作为全球海洋运输包装危险货物的指导规则,其制定原则是除非符合规则的要求,否则禁止装运危险货物。其目的是:保障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和人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防止海洋污染、使航行更安全、使海洋更清洁。
基本信息
中文名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别名《国际危规》所属国家中国语言中文目的保障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等组成三大块(7个部分、2个附录等)分类9大类20个小类。
《国际危规》[1]的主要内容与联合国《建议书-规章范本》基本保持一致,由以下三大块(7个部分、2个附录、补充本)组成。
第1册的内容:第1部分:总则、定义和培训;第2部分:分类;第4部分:包装和罐柜规定;第5部分:托运程序;第6部分:包装、中型散装容器、大宗包装、可移动罐柜、多单元气体容器和公路罐车的构造和试验;第7部分:运输作业的有关规定;
第2册的内容:第3部分:危险货物一览表和限量内免除;附录A-通用的和未另列明条目的正确运输名称清单;附录B-术语汇编;危险货物英文索引;危险货物中文索引;
第3册是补充本(内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反应措施(EmS指南)、危险货物事故医疗急救指南(MFAG)、报告程序、IMO/ILO/UN ECE货物运输组件装载指南、船舶安全使用杀虫剂建议书、船舶安全使用杀虫剂建议书货舱熏蒸应用、适用于熏蒸货物组件的船舶安全使用杀虫剂建议书、国际船舶安全载运包装辐射核燃料、钚和高强度放射性废弃物规则(INF规则)。
分类
《国际危规》下对危险货物分类为9大类20个小类,与联合国《规章范本》保持一致。
第1类:爆炸品
1.1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类: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3类: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同时具有此两种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4类: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5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很不敏感物质
1.6类: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度不敏感物质
第2类:气体
2.1类:易燃气体
2.2类:非易燃、无毒气体
2.3类:有毒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4.1类: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体退敏爆炸品
4.2类:易自燃物质
4.3类: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5.1类:氧化物质
5.2类: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和感染性物质
6.1类:有毒物质
6.2类:感染性物质
第7类:放射性材料
第8类:腐蚀性物质
第9类:杂类危险物质和物品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的修订
修订主要基于以下4个原因:
1.工业技术的改变;
2.规则自身完善的需要;
3.其他运输模式的改变;
4.与联合国《橙皮书》的修订步调保持一致(联合国橙皮书每两年进行一次修订)。
《国际危规》自实施以来,由国际海事组织统一进行定期修正,当前是每2年更新一次。根据MSC决定,《国际危规》在2004年1月1日起成为SOLAS公约下的强制性实施规则,成为指导海上危险货物运输的全球唯一有效的规则,但仍有部分内容是建议性的。在规则行文中用到的“须(Shall)”、“应(Should)”和“可(may)”分别表示其相关规定是“强制性的”、“建议性的”和“选择性的”。
我国早在1973年就加入了国际海事组织。自1982年10月起,我国已开始执行《国际危规》。
《国际危规》当前的最新版是第36版(简称第36-12版)。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0届会议以第MSC.328(90)号决议通过了《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以下简称《国际危规》)的修正案(36-12修正案)。
《国际危规》是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下称《安全公约》)框架下的强制性规则。根据《安全公约》第VIII(b)(vii)(2)(bb)条的规定,上述修正案已于2013年7月1日以默认方式被接受,并于2014年1月1日起生效。
八、船舶泊位距离规范?
岸吊所在位置,应根据靠泊的船型确定,一般要求退到船舶 120% 的安全档 外或停在船舶中央位置, 并要求岸吊近驾驶台 (或船艏)一侧的支腿与驾驶台 船艏)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档内的岸吊司机应在岗,并随时接受避让的指令。
九、船舶规范航速单位?
船舶的航速单位是节。节是速度单位,是1海里/h。而海里定义为一经线上每1分纬度对应的弧长,由于地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缘故,一经线上的赤道和两极的弧线曲率不同,从而使得每一分纬度对应的弧长从赤道到两极变大,因此处于不同纬度的国家对海里都有不同标准,我国是1.852公里,美国是1.851,英国1.855,俄罗斯1.856。
十、船舶强度试验规范?
船舶的强度试验规范是根据船舶设计、建造和运营的要求制定的,旨在确保船舶在各种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船舶强度试验规范:
1. 国际海洋组织(IMO)规则:IMO是负责制定国际航海安全、环境保护和船舶设计规范的组织。这些规范包括《国际海事组织规定船级社的认证》(IMO FTP Code)和《国际船舶和海员员工法典》(SOLAS),规定了船舶的结构和强度标准。
2. 船级社规则:船级社是根据国际和国内法规以及业界标准制定的船舶设计、建造和运营规范。各个船级社(如船级社协会、美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等)都有自己的规则和要求,涉及到船体结构、材料选择、焊接要求、材料试验等方面。
3. 国家和地区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自己的船舶强度试验规范,用于确保船舶在当地水域或航运条件下的安全运行。例如,美国船舶设计规范(ABS Rules)和中国船级社规则(CCS Rules)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船舶强度试验规范会根据船舶类型、尺寸和运营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船舶所有者、设计师和建造者应遵守适用的规范,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计算和验证,以确保船舶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符合国际和国内标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