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造船厂是不是国企?
福建省马尾造船厂船 福建省马尾造船厂是福建省最大修造船厂,创建于1866年,时称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专业造船厂,为当时远东地区之最。 该厂应用CAD/CAM技术取得如下成效: 1、降低成本 船体的生产建造采用了 CAD/CAM技术,实现了船体线型计算机 放样、套料、数控切割钢板。同时,计算机还能为生产提供相应的工 作图、胎架图、外板加工图、肋骨弯曲加工图等,既方便了生产管理, 也减少了生产差错返工,使船体建造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船体钢 板的切割也是由计算机在CAD平台上,自动生成零件的线型,自动套 料,然后通过数控切割机完成船体零件的复杂曲线的切割,解决了传 统人工处理存在的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并取消1:1 放样合,这是一项重大技术革新。通过应用 CAD/CAM技术,可以提 高工效1—2倍,钢材利用率由75%提高到87%,单船能节大约400吨 的钢材,而且省掉了放样的材料,节约大量劳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 船体建造质量。仅船体建造部分,单船节省成本数百万元。 2、提高效率 现在,该厂的船舶设计工作之中,应用微机出图率可以达到96% 以上。以10500吨集装箱货船为例,全船共出图纸约900M‘,应用计 算机绘图的图纸就有 8 7 OM’。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明显的提高了工 作效率。 3、缩短建造和设计周期 仅船体建造部分,通过应用 CAD/CAM技术,实现了船体线型计 算机放样、套料、数控切割钢板,建造周期便可缩短2—4个月。设计 方面,一张复杂的AO图纸用绘图仪绘图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而手工描图则需要1到2天时间。船舶设计的微机化,使整船设计周期缩 短了约三分之一左右,也使该厂的船舶产品开发能力大为提高。以往 经营活动大约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报价,现在只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可 以报价签合同。 另外,牺装生产设计室根据生产设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还进行 了 MW/CAPD计算机辅助管子生产设计系统的开发,获得成功。利用 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管子生产设计差错,提高图纸质量,明显地 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设计周期等。 4、增加竞争力 成本的降低、建造和设计周期的缩短,最重要的是船体质量的提 高,明显地增强了马尾造船厂在船舶市场上的竞争力。 CAD/CAM的 应用为该厂走上国际船舶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5、取得科技成果 该厂的微机 CAD/CAM工作网络系统是以最省的投资,发挥最大 的效用为目标,不断进行摸索,不断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马尾造 船厂的CAD/CAM应用已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自1991年以来,该 厂先后承建了十几股出口欧洲、香港及东南亚等地区的集装箱货船,包 括2种类型的7300吨多用途集装箱货船、660箱(8200吨)多用途集 装箱货船、7800吨多用途集装箱货船和820箱(10500吨)多用途集 装箱货船。其中,7300吨多用途集装箱货船的设计与建造获得省科技 进步二等奖以及国家级新产品奖,660箱多用途集装相货船的设计与 建造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20箱多用途集装箱货船的设计与建造 通过了省经贸委组织的优秀新产品技术鉴定,目前正在申报科技进步 奖。 在这些船舶的设计建造过程中,我们引进欧洲的技术设计,自行 完成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船舶的建造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获得了国外船东的好评,在欧洲船舶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利用 CAD/CAM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使该厂打入了国际船 舶高层,而且增强了信心,去冲击造船业的更高峰。现在,该厂又与 外商签订合同,并开工承建船东要求高、技术尖端的瑞典籍17600吨 散货船和德国籍的700箱多用途集装箱货船,形势一片大好。 6、获得经济效益 在“八五”、“九五”计划期间,该厂共承建出口船舶共十几艘,为 国家、为福建省创外汇总计约2亿美元,成为我省的创汇大户。
老妈宫 更具体的介绍
汕头天后宫(俗称老妈宫)位于汕头老市区升平路口(与外马路交界处)。和她毗邻的还有一座关帝庙。这是潮汕民众尊奉为海上女神的妈祖和忠勇仁义的关羽的庙宇。由于这个地方过去曾是潮人离开家乡漂洋过海谋生的出发地,出发前必在这里祭拜妈祖祈求海路平安,所以许多海外潮籍华侨回乡必到这庙宇瞻仰,以还宿愿。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是民众尊奉的保护航海安全的海上女神。妈祖是民众对这位海上女神的俗称。妈祖,据说姓林,名默,也叫默娘,宋代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莆田湄洲湾贤良港,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湄峰顶上仙化升人,时年28岁。传说,妈祖聪慧贤良,性情温顺,热心助人,常做善事,去世为神后常救助海上遇难船只,护航保平安。宋代就有人建祠纪念她,以后历代皇帝一再加封,由“天后”、“天妃”到“天上圣母”。而关羽,是三国时代的武将,神化的关帝则是作为智勇双全仁义忠君的代表;是儒家思想道德的典范。
据记载,现在升平路口一带,明清时 代还是—片海岸滩涂,民众常经这里出海打鱼经商,是船商和小商贩集合交贸的场所,所以人们称为“小意商”;后来巾于海岸的延伸,这里才成一片陆地。这里的大后宫和关帝庙,初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后毁坏,现在的建筑是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的, 门匾额有刻字记载。由于时间的剥蚀和某些意外的劫难,原建筑已残破不堪。1991年由市文化局主持,华侨、港澳同胞及本地埠众捐资重修,修建坚持“修内如旧”原则,保留了原建筑的布局结构,石雕、木雕、嵌瓷等装饰依然展现了百多年前潮汕建筑的艺术特色,给汕头这座海滨城市留下真实和美好的历史记忆。
现在的天后宫正殿,按照民众的习俗,她有“天后圣母”形象雕像。人后座像左侧塑“注牛娘娘”,右侧塑“珍珠娘娘”,据传她们是分别管生育和抚养的神明。关帝庙里塑有右手捋美髯左手持《春秋》的关羽雕像,座像后侧分别是关羽的义子关平和侍卫勇将周仓立像。大后宫和关帝庙正堂各竖一对用整块石头雕刻的盘龙柱, 艺出福建莆田和晋江工匠之手,其生动传神,剔透玲珑之艺术技巧,令人叹为观止。屋顶嵌瓷,楹梁木雕,除栩栩如生的双龙抢宝外,还有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人物形神兼备,刀笔处处传情,展现了潮汕木雕和嵌瓷艺术的独具风采。
1920年,张强德父子在汕头市升平路头妈祖宫(即老妈宫)附近摆摊经营粽球,张强德死后,其子张良杰在老妈宫对面小巷内租用一间小铺,开设了顺德号粽球店。因粽球质量好,且占有地利,生意日隆,顺德号的粽球也逐渐成为潮汕和海外潮人所喜爱的老妈宫粽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