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仅大陆海岸线就有18000多公里。又有6000多个岛屿环列于大陆周围,岛屿岸线长14000多公里,它们绵延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辽阔水域并与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紧紧相连,这就为我们的祖先进行海上活动,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要进行航海活动就要有船只。我国的造船史绵亘数千年,早在远古就开始了。
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0000年--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了独木舟和筏,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走向海洋,为我国的航海业奠定了基础。据考证,筏,舟船发明以前出现的第一种水上运载工具,就是新石器时期我国东南部的百越人发明的。
秦汉时期的造船高峰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南方的战争中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据古书记载,秦始皇曾派大将率领用楼船组成的舰队攻打楚国。统一中国后,他又几次大规模巡行,乘船在内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
到了汉朝,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已经十分强大。据说打一次战役,汉朝中央政府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舰队中配备有各种作战舰只,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蒙冲,有快如奔马的快船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槛。当然,楼船是最重要的船舰,是水师的主力。楼船是汉朝有名的船型,它的建造和发展也是造船技术高超的标志。
秦汉造船业的发展,为后世造船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国时期孙吴所据之江东,历史上就是造船业发达的吴越之地。吴国造的战船,最大的上下五层,可载3000名战士。以造船业见长的吴国在灭亡时,被晋朝俘获的官船就有5000多艘,可见造船业之盛。到南朝时,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为了提高航行速度,南齐大科学家祖冲之(公元429年-500年)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南齐书》卷五二)。它是装有桨轮的船舶,称为车船。这种船利用人力以脚踏车轮的方式推动船的前进。虽然没有风帆利用自然力那样经济,但是这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为后来船舶动力的改进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