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浮式和半浮式的区别?

237 2023-12-09 12:46 admin

一、全浮式和半浮式的区别?

所谓的“全浮式”和“半浮式”是指汽车半轴的安装支撑型式。所谓的全浮式半轴,是指半轴只承受扭矩、而不承受任何弯矩。所谓的半浮式半轴,是指半轴不仅仅承受扭矩,还要承受弯矩。

全浮式半轴,半轴只在两端承受转矩,而不承受其他任何反力和弯矩,所以称为全浮式半轴支承,“浮”是对卸除半轴的弯曲载荷而言。

这种半轴的支撑形式在工作中具外端只承受由车轮切向方向传来的扭矩,二车轮的垂直反力、侧向反力所造成的弯矩由桥壳承受。

全浮式半轴支承形式,半轴与桥壳没有直接联系。半轴内端用花键与半轴齿轮套合,并通过差速器壳支承在只减速器壳的座孔中。

全浮式连接就是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活塞销在连杆小头和活塞销座内部都有合适的配合间隙并能自由转动。

车轮与桥壳之间无直接联系,而支承于悬伸出的半轴外端。因此,地面作用于车轮的各种反力都须经半轴外端的悬伸部分传给桥壳,使半轴外端不仅要承受转矩,而且还要承受各种反力及其形成的弯矩。半轴内端通过花键与半轴齿轮连接,不承受弯矩。故称这种支持形式为半浮式半轴支承。

二、何谓半浮式支承,全浮式支承?

现代汽车常用的轴承,根据其支承型式不同,有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

全浮式轴承只传递转矩,不承受任何反力和弯矩,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上。

全浮式半轴易于拆装,只需拧下半轴突缘上的螺栓即可抽出半轴,而车轮与桥壳照样能支持汽车,从而给汽车维护带来方便。

半浮式轴承既传递扭矩又承受全部反力和弯矩。

它的支承结构简单、成本低,因而被广泛用于反力弯矩较小的各类轿车上。

但这种半轴支承拆取麻烦,且汽车行驶中若半轴折断则易造成车轮飞脱的危险。

三、全浮式和半浮式的优缺点?

所谓的“全浮式”和“半浮式”是指汽车半轴的安装支撑型式。半轴大家都知道,它是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一个实心轴。它的内侧通过花键与半轴齿轮相连,外侧用凸缘与驱动轮的轮毂相连。由于半轴需要承受的扭矩非常大,所以要求它的强度非常高,一般用40Cr、40CrMo或者40MnB等合金钢经调质和高频淬火处理,制成后表面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以及耐磨性,芯部又有良好的韧性,可以承受较大的扭矩,又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可以满足汽车在各种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根据半轴支撑型式的不同,将半轴分为“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我们常说的全浮式车桥和半浮式车桥实际上就是指半轴的型式。这里的“浮”是指卸除半轴后的弯曲载荷。

四、半浮式后桥与全浮式后桥区别?

三轮摩托车半浮式后桥跟全浮式后桥的区别:半浮式后桥是钢板减震,全浮后桥就是弹簧减震。全浮后桥是半浮式后桥的改进型,轮胎冲击力不会作用到半轴上,半轴只负责传送扭力。后桥,就是指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半桥组成,可实施半桥差速运动。同时,它也是用来支撑车轮和连接后车轮的装置。

五、全浮式和半浮式后桥的优缺点?

优点

1.全浮式它的传动半轴只负责驱动,没有承受车子跳动时的冲击力,拆卸比较容易,

2.半浮式的半轴不仅负责驱动,它还参与部分‘减震’的跳动和震动,拆装稍麻烦

六、什么是全浮式与半浮式活塞销?

根据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和连杆小头衬套孔的连接方式,活塞销分为全浮式和半浮式。

(1)全浮式 全浮式连接是指在发动机正常工作过程中,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及连杆小头衬套之间有适量的配合间隙,活塞销可以在孔内自由转动。

采用全浮式连接,活塞销的磨损比较均匀,使用寿命较长。

(2)半浮式 半浮式连接是指销与连杆小头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工作中不发生相对转动,但是销与活塞销座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采用半浮式连接时,连杆小头孔内无衬套,不会发生窜轴现象,故活塞销座孔两端无需装轴向限位卡簧。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适用于轻型高速发动机。

。全部

七、简述全浮式和半浮式半轴的区别?

很简单啊。

全浮式一端支承在差速器内,一端支承在轮毂上,所以不承受任何弯矩。但是半浮式同样一端支承在差速器内,另一端就直接支承在桥壳上,所以一端要承受弯矩。称为半浮式

八、浮球式液位计算?

浮球式液位计由浮球、插杆等组成。浮球液位计通过连接法兰安装于容器顶上,浮球根据排开液体体积相等等原理浮于液面,当容器的液位变化时浮球也随着上下移动,由于磁性作用,浮球液位计的干簧受磁性吸合,把液面位置变化成电信号,通过显示仪表用数字显示液体的实际位置,浮球液位计从而达到液面的远距离检测和控制。

九、浮球式止回阀尺寸?

HQ44X单球球形止回阀主要外形尺寸 HQ44X-10/16外形尺寸 公称通径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L(mm) 250 280 310 350 400 450 550 650 750 H (mm) 180 210 225 245 280 320 380 450 510 连接尺寸 法兰连接尺寸PN1.0MPa按GB4216.4-84;PN1.6MPa按GB4216.5-84 HQ45X双球球形止回阀主要外形尺寸 HQ45X-10/16外形尺寸 公称通径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L(mm) 550 650 750 850 950 1050 1150 1350 1450 1650 1900 2100 H (mm) 510 570 640 715 815 825 980 1155 1260 1350 1660 1700 连接尺寸 法兰连接尺寸PN1.0MPa按GB4216.4-84;PN1.6MPa按GB4216.5-84

十、浮潜式蛙泳教学?

教学方法如下:

一.蛙泳身体姿势

蛙泳在游进之中,身体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是随着手、腿的动作在不断的变化。当一个动作周期结束后,身体应展胸、稍收腹、微塌腰,两腿并拢,两臂尽量伸直,颈部稍紧张,头置于两臂之间,眼睛注视前下方。整个身体应以身体的横轴为轴做上下起伏的动作。

二.蛙泳腿部技术

蛙泳的腿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它的主要动作环节可分为收腿、翻脚、蹬夹水和滑行四个阶段,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完整动作。

1.收腿

开始收腿时,两腿随着吸气动作,自然放下,同时两膝自然逐渐分开,小腿向前回收,回收时两脚放松,脚跟向臀部靠拢,边收边分。收腿时力量要小,两脚和小腿回收时要收在大腿的投影截面内,以减少回收时的阻力。

收腿结束后,大腿与躯干约成120-140度角,两膝内侧大约与髋关节同宽。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约为40-45角,并使小腿尽量成垂直姿势,这样能为翻脚、蹬水做好有利准备。

2. 翻脚

收腿即将结束时,脚仍向臀部靠近,这时膝关节向内扣,同时两脚向外侧翻开,使脚和小腿内侧对好蹬水方向,这样能使对水面加大,并为大腿发挥更大力量做好积极准备。

收腿与翻脚、蹬水是一个连续的完整动作过程。正确的翻脚动作,是在收腿未结束前就已开始,在蹬水开始完成。如果翻脚后,腿稍有停滞,则会破坏动作的连贯性并增大阻力。

3.蹬夹水

蹬水应由大腿发力,先伸髋关节,向后做蹬夹水的动作,其次是伸膝关节和踝关节。

蹬夹水的动作是一个连续的完整动作,只是蹬水在先,夹水在后。实际上在翻脚的动作中,两膝向内,两脚向外已经为蹬夹水固定住唯一的方向。

蹬夹水效果的好坏不但取决于腿部关节移动的路线和方向,以及蹬夹水时对水面积的大小,最主要的是取决于两腿蹬夹水的速度和力量的变化,蹬夹水的速度是从慢到快,力量是从小到大的。

4.滑行

蹬夹水结束后,脚处于水平面的最低点,这是身体随着蹬水的动力向前滑行,腰部下压,双脚接近水面,准备做下一个循环动作。

三.蛙泳手臂技术

蛙泳手臂划水动作可以产生很大的推动力,掌握合理的手臂划水技术,并且使之与腿和呼吸动作协调配合,能有效的提高游进速度。它的主要动作可分为开始姿势、滑下(也可叫做“抱水”或“抓水”)、划水、收手和向前伸臂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也是紧密相连的完整动作。

1.开始姿势当蹬水动作结束时,两臂应保持一定的紧张,自然向前伸直,并与水面平行,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拢,身体成一条直线,形成较好的流线型。滑下(抓水)从开始姿势起,手臂先前伸,并使重心向前,同时肩关节略内旋,两手掌心略转向外斜下方,并稍屈手腕,两手分开向侧斜下方压水,当手掌和前臂感到有压力时,就开始划水。抓水动作一方面能给划水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还能造成身体上浮和前进的作用。抓水的速度,根据个人的水平不同而不同,水平较高者抓水较快,反之则慢。

2.划水当两手做好抓水动作、两臂分至成大约40-45度角时,手腕开始逐渐弯曲,这时两臂两手逐渐积极的做向侧、下、后方的屈臂划水动作。划水时,手的运动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手向外——向下——向后运动,水流从大拇指流向小拇指一边。后一部分:手向内——向下——向后运动,水流从小拇指流向大拇指一边。在划水中,前臂和上臂弯曲的角度在不断变化,其标准是以能发挥出最好的力量为准则。在整个划水过程中肘关节的位置都比手高。手运动的路线,不应到肩的下后方,而应在肩的前下方。其速度是从慢到快,至收手时应达到最快速度。

3.收手是划水阶段的继续。收手时,手的运动方向为向内、向上、向前。收的蛙泳手臂姿势大致为45度角。由于前臂外旋,掌心逐渐转向内。收手动作应有利于做快速向前的伸手动作,并且肘关节要有意识的向内夹的动作。当手收至头前下方时,两手掌心是由后转向内——向上的姿势,这使大臂不应超过两肩的横向延长线。在整个收手动作过程中,手的动作应积极、快速、圆滑,收手结束时,肘关节应低于手,大、小臂的角度小于90度角。

4.向前伸臂是由伸直肘关节、肩关节来完成的,掌心由开始的向上逐渐转向内,双掌合在一起向前伸出,在最后结束前逐渐转向下方。蛙泳整个臂部的动作路线无论是俯视或仰视都是椭圆形的,并且是一个连贯、力量从小到大,速度从慢到快的完整过程。

四.呼吸方式

1、在蛙泳完整配合练习时,两臂开始做动作前,人体、尤其是头部在水中所处的位置,对于初学者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时(滑行中),若身体位置较高,口部距水面较近,则完成呼吸时,练习者的口部就能比较容易地露出水面,可以在水面上获得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吸气过程。这样,对初学者心理上会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有利于完成吸气过程。反之,此时若身体位置相对较低时,口部露出水面时所需的时间就较长,那么,口部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也就会相应地减少。这样,对初学者的心理上从吸气动作的完成上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在蛙泳完整配合教学初期,强调:“慢频率、低游速、小划臂,有明显的滑行与滑下动作。”据有关资料显示,人体在水中深吸气时的比重约为0.96至0.99,呼气时增至1.02至1.05。因此,滑行时闭气有利于身体上浮,而滑行时呼气,则可能造成身体下沉,不利于吸气动作的完成。

3、对于初学游泳者来讲,一般情况下,由于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或因身体协调性较差等其他原因,教学中有时会在初学者腿部动作掌握得不太熟练时,为了赶进度就进行了蛙泳的完整配合练习。此时,由于初学者蛙泳蹬夹水的效果不甚理想,滑行时身体在水中的位置更容易偏低,完成吸气也将更加困难。综上所述,练习者在完成呼吸配合时,身体在水中所处的位置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及完成呼吸的质量。同时,在蛙泳呼吸配合练习中就应充分重视这一点。

在蛙泳呼吸教学中,应围绕滑行时身体在水中的相对位置这一关键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进行蛙泳完整配合练习前,必须熟练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吸气过程。其方法是:呼气要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呼气量(口鼻同时呼气),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气吐完.井用口快而深地吸气,呼与吸之间无停顿。

2、调整身体在水中的位置。利用两次至多次腿部动作结合一次手臂动作、一次呼吸的配合练习。主要是利用两次甚至多次腿部动作来调整蹬夹水后身体在水中位置偏低的问题,使初学者尽快掌握呼吸方法,减轻其心理压力,而后再进行一次呼吸、一次手臂及一次腿部动作的正确配合练习。

3、闭气滑行、吐尽吸满。在进行完整呼吸配合练习时,要求练习者闭气滑行,滑下时开始吐气,并逐渐加大呼气量,口部一露出水面,立刻用力把气吐完,在不停顿的情况下,快而深地用口吸满气。练习中,不过多地强调用早吸气或是晚吸气的方法,而是强调“吐尽、吸满。”

五.转身技术要点

竞赛规则规定,蛙泳转身时,两手应在水面、水上或水下同时触壁,触壁前两肩应与水面平行。同时限制运动员在转身后只能在水中做一次臂、一次腿的潜泳动作。由于规则要求严格,所以蛙泳转身动作速度要比其它泳式稍慢些。转身方法通常只用抬头吸气转身法。

以左转身为例蛙泳转身动作技术简介如下:

1、触壁:运动员在最后一次蹬腿结束、不减速地游近池壁,两臂前伸,在正前方高于身体重心的地方,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手相距15厘米左右,手指朝左斜上方触壁。

2、转身:触壁后,全手掌压池壁,随着惯性屈肘、屈膝团身,同时身体沿纵轴向左侧转动,并抬头吸气,左手离开池壁在水中随着身体向左侧转动并逐渐向左前伸。当身体转至侧对池壁时,头向前进方向甩、并低头入水,右臂推离池壁,从空中摆臂,同时提臀使两脚触臂,两手经颏下前伸,两腿弯曲准备蹬壁。

3、蹬壁:两脚掌贴在水面下约40厘米处,两臂向前伸直,头夹在两臂之间,然后用力蹬离池壁。

4、滑行和一次潜泳动作:蹬壁后,身体成流线型滑行,当速度减慢到正常游泳速度时,两手开始长划臂至大腿两侧稍停,滑行速度稍慢时,开始收腿和两手贴近腹、胸、颏下前伸,当两臂伸直夹头时,蹬腿、滑行,两臂开始第二次划水时,头露出水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