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舰船上层建筑的有限元分析(舰艇上层建筑)

时间:2022-12-20 05:36 点击:70 编辑:邮轮网

1. 舰艇上层建筑

不透水金属门。

船用水密门即船内水密舱壁和围壁上所装的不透水金属门。有水密铰链门和水密滑门两大类。前者启闭简便、结构轻便;后者结构牢固,但需配控制系统。

船用水密门设置于舰艇舱壁和上层建筑外围壁上、能承受一定压力并保持水密要求的船用门。用于供人员、物品的出入,同时能防止水、火、毒气在船内蔓延,保证舰艇不沉性,它与其所在部位的船体结构具有同等强度。

2. 舰艇上层建筑图片

船首(head):船的前端部位。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首舷(bow)。

船尾(stern):船的后端部位。它的两侧船壳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

舭部(bilge):船舷侧板与船底板交结的部位。 附:专业英语单词 1. starboard: 右舷 2. port:左舷 3. abeam: 正横 4. hatch: 舱口 5. cargo hold:货舱 6. inner bottom plating:内底板 7. bottom plating: 船底板 8. double bottom:双底层 9. forcastle deck:首楼甲板 10. poop deck:尾楼甲板 11. saloon deck:上层建筑甲板 12. promenade deck:起居甲板 13. watrtight transverse bulkhead:水密横舱壁 14. forepeak tank: 首尖舱 15. afterpeak tank: 尾尖舱 16. engine room: 机舱 17. collision bulkhead:防撞舱壁 船舶尺度

3. 舰艇上层建筑一般高多少

船用水密门设置于舰艇舱壁和上层建筑外围壁上、能承受一定压力并保持水密要求的船用门。用于供人员、物品的出入,同时能防止水、火、毒气在船内蔓延,保证舰艇不沉性。

它与其所在部位的船体结构具有同等强度。

按结构形状,分为圆形、矩形、椭圆形,以及潜艇耐压舱壁上的圆形球面耐压水密门等;按关闭方式,分为铰链式水密门与滑动式水密门。

铰链式水密门一般用钢板制成,分重型与轻型两种,门板周围装橡胶密封条,用若干楔形把手将门紧压在门框上,以保证水密,在门的两面均可启闭操作。

滑动式水密门,沿紧贴于壁的导轨移动,靠门框及门板的斜面配合保证水密,多应用在有耐压要求且地位受限制处,两面均能启闭,并能远距离操纵。

4. 舰艇上层建筑是什么

解放军海军的护卫艇1965年东引海战用机关炮把国军海军的猎潜艇打成筛子,还是让对方在接应下成功撤离了。说明小口径火炮对当代舰艇上层建筑压制作用明显,可造成较大的破坏和杀伤,但想击沉对方则要拼运气,比如引起弹药库殉爆之类的。

1953年珠江口海战,港英巡逻艇被解放军登陆舰也打成了筛子,不过因为运气好大口径弹都是过穿,弹头没被引爆,在英国海空军接应下也逃跑了。

东引海战之后解放军对于小艇打大舰的经验就是护卫艇和鱼雷艇配合作战,护卫艇火力压制敌舰上层建筑掩护鱼雷艇在敌舰水线下开个大口子来个致命一击。

5. 战舰上层建筑

艏楼,是指船首部的船楼。  按照船舶上层建筑的位置来分类的,船舶上层建筑位于船艏叫做艏楼;位于船舶中部称作桥楼;位于船舶艉部称作艉楼。  船舶工程的一种船型,指舰楼安排在首部的船型。艏楼长度小于舰长三分之一者,称为短艏楼船型;超过称为长艏楼船型。现代船舶大多使用长艏楼船型。它的好处是空间充足、布置起来比较容易;缺点是稳定性相对于平甲板船型比较差。

6. 驱逐舰上层建筑

1909年,法国人克雷曼.阿德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将飞机与军舰结合的迷人创想,并第一个提出了‘航空母舰’这个词.这是人类第一次产生航空母舰概念的设想.

世界第一个从停泊的舰船上起飞的飞行员是美国人尤金·伊利(Eugene Ely),他于1910年11月14日驾驶一驾“柯蒂斯”双翼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轻巡洋舰(USS Birmingham CS-2)上起飞。1911年1月18日,他成功地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USS Pennsylvania ACR-4)长31公尺、宽10公尺的木制改装滑行台上,成为第一个在一艘停泊的舰船上——(“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降落的飞行员。

英国人查尔斯·萨姆森是第一个从一艘航行的舰船上起飞的飞行员,1912年5月2日他驾驶飞机从一艘行驶的战舰上起飞。第一艘为飞机同时进行起降作业提供跑道的船只是英国“暴怒”号巡洋舰,它的改造1918年4月完成。在舰体中部上层建筑前半部铺设70米长的飞行甲板用于飞机起飞,后部加装了87米长的飞行甲板,安装简单的降落拦阻装置用于飞机降落,这是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

7. 潜艇上层建筑

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鲸鱼和潜艇的“鲸背效应” 当代核潜艇能长时间潜航于冰海之下,但若在冰下发射导弹,则必须破冰上浮,这就碰到了力学上的难题。潜舴专家从鲸鱼每隔10分钟必须破冰呼吸一次中得到启迪,在潜艇顶部突起的指挥台围壳和上层建筑方面,作了加强材料力度和外形仿鲸背处理,果然取得了破冰时的“鲸背效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