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长江黄石水位查询(黄冈长江水位查询)

时间:2022-12-18 10:03 点击:126 编辑:邮轮网

1. 黄冈长江水位查询

1954年8月15日,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在党中央和中共湖北省委、黄石市委的领导下,黄石广大军民奋力战斗,取得了保卫市区长江干堤和黄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胜利。

1954年4、5两月,黄石总降水量799毫米,为历年同期平均水量的2.1倍,江湖水位迅速上涨,形成特大外洪内涝的局面;其后,长江上游及汉江洪水接踵而至,洪峰连续出现。至当年6月15日,长江水位超过24米的警戒水位,沿江而建的大型厂矿企业陷入险境;至8月19日,长江水位高达26.39米。

2. 长江黄冈段今天水位是多少

三级

梁子湖湖岸线长636.5千米,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东与黄石市大冶市交界,南与咸宁市为邻,西与武汉市江夏区接壤,处在武汉、黄石、鄂州、咸宁、黄冈、大冶六市的中心地带。梁子湖横跨鄂州市和武汉市江夏区,包括东梁子湖、西梁子湖和牛山湖。

梁子湖湖面299.3平方千米(水面为42万亩,其中江夏区占三分之二)。梁子湖南北宽为22.5公里,东西长为82.2公里,承集水面积2085平方千米,容量为7.59亿立方米。入湖有大小河港30多条,分布在环湖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大冶市、咸宁市咸安区。梁子湖出水口仅长港一处,湖水沿43.3千米长港进入长江。

3. 黄石长江水位公告

长江武汉段水位一度创下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截至8月13日18时,长江汉口站水位仅为17.55米。自16日12时起调度三峡等水库群向长江中下游补水,目前长江武汉段水位下降趋势明显放缓。

2021年8月和2022年8月拍摄的长江武汉段卫星影像对比。

鄱阳湖:萎缩66%

早在8月6日2时,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已退至11.99米,标志着鄱阳湖进入枯水期,创下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纪录。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鄱阳湖近一个月水体面积减少了约66%。数据显示,湖体面积从今年4月近4000平方公里“缩水”到只剩600平方公里不到。

4. 黄冈今日水位

每年防汛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今年应该问题不大,发洪水的地方少

5. 黄冈降水量查询

东北产烟区西接大兴安岭,北接小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南达辽东半岛和渤海湾平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大部分。 这个区的主要突出问题是热量不足,由于纬度偏高,冬季漫长寒冷,生长期短,北部生长期仅100~120天,南部可达140~180,多数地区大于10度积温不足3000度,北部仅2000度左右。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东部、北部较多,春季干旱多风沙天气。 年日照时数2300~3000小时,日照百分率50~60%以上。在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土壤ph5.9~6.3,含盐量低,土地条件较适宜种植烤烟。 依据水热条件差异和发展方向的不同分为三个二级区:

1、松嫩三江平原晒烟区该区主要包括松花江——嫩江平原和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平原,即黑龙江、吉林的中部,晒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占总产量的1.8%,近几年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 2、辽宁平原丘陵烤烟区该区包括辽宁省中部平原、辽西走廊和辽东半岛。烤烟分部在西丰、开原、清源海城、兴城、锦西等县,面积约5万亩。 3、长白山山地烤烟晒烟区该区包括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及辽宁东部的长白山山地和它延伸的丘陵地带,是关东烟的主要产地,烟草传入已达300多年,有名晒烟较多。目前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风城、宽甸,吉林省的延吉、和龙、安固、汪清,黑龙江的牡丹地区。 东北部烟区晒烟品种多,分布广,统称“关东烟”,有晒红烟和晒黄烟之分。改烟区晒烟的特点劲头大,刺激性较重,有一定香气,素为北方农民所喜欢,但多数只能为斗烟吸食。某些地方品种,如吉林延边晒烟可作为高档混合型卷烟原料。 烤烟叶片较薄,多为柠檬黄色,光泽较鲜明,烟叶含糖量偏高,含烟碱量偏低,有香气,也有杂气,劲头偏小,余味较好,适于作为填充型卷烟的原料。

6. 黄冈长江水位查询电话

武汉境内有长江、汉江、倒水河、滠水河和举水河5条知名河流河流。

长江 (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汉江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河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

倒水河

长江支流。主要流域在河南、湖北省境内,发源于大别山南麓河南省新县的庆儿寺,全长163.3公里,流域面积2317平方公里,在武汉市新洲区阳逻龙口注入长江。据《水经注》记载:倒水于圻山五水中称西归水,流至李集下,东支入举水者称感化河;西支至龙口入江者称乌石水。其实一水,后世从简,通称倒水。

滠水河

长江支流滠水发源于湖北省大悟县三角山,流经孝感市大悟县、黄冈市红安县和武汉市黄陂区三地,全长142.14公里,流域面积2312平方公里, 黄陂区境内流域面积1700余平方公里。滠水河黄陂段长约90公里,年入江水量达10.9亿立方米。大小支流51条。全流域呈长方形,上中段为丘陵区和少量低山区,水能资源主要在上段干支流上。黄陂区马寨城遗址、城门潭遗址、三姑井三大古城遗址就在滠水河畔。滠水河保护已列入环保部长江中下游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举水河

举水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湖北麻城市、新洲区、黄冈市团风县,在团风县境内注入长江,全长165.7千米。素有鄂东第一河之称,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

举水河在麻城境内起源于麻城的西北部山区的福田河和乘马岗乡,她的几条支流经王福店,黄土岗,长岭岗来到麻城市区,从麻城的东北角,拐一个弯,向南流去,一直流过宋埠、岐亭,出了麻城,流经武汉市新洲区、黄冈市团风县后汇入长江。麻城依河而建,一道长堤将大河和城区隔开,河水清澈见底,麻城自来水厂建在河边,河中间有几个巨大的水塔。河堤又宽又直,堤的两边栽满了垂柳,微风吹起,垂柳随风摇摆,远远看去,就象姑娘的秀发。

7. 黄冈长江水位实时查询

长江流域武汉有,长江,汉江,举水河,滠水河、倒水河五大水系。

武汉境内有长江、汉江、倒水河、滠水河和举水河5条知名河流河流。

长江 (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汉江

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河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

倒水河

长江支流。主要 流域在河南、湖北省境内,发源于大别山南麓河南省新县的庆儿寺,全长163.3公里,流域面积2317平方公里,在武汉市新洲区阳逻龙口注入长江。据《水经注》记载:倒水于圻山五水中称西归水,流至李集下,东支入举水者称感化河;西支至龙口入江者称乌石水。其实一水,后世从简,通称倒水。

滠水河

长江支流滠水发源于湖北省大悟县三角山,流经孝感市大悟县、黄冈市红安县和武汉市黄陂区三地,全长142.14公里,流域面积2312平方公里, 黄陂区境内流域面积1700余平方公里。滠水河黄陂段长约90公里,年入江水量达10.9亿立方米。大小支流51条。全流域呈长方形,上中段为丘陵区和少量低山区,水能资源主要在上段干支流上。黄陂区马寨城遗址、城门潭遗址、三姑井三大古城遗址就在滠水河畔。滠水河保护已列入环保部长江中下游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举水河

举水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湖北麻城市、新洲区、黄冈市团风县,在团风县境内注入长江,全长165.7千米。素有鄂东第一河之称,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

举水河在麻城境内起源于麻城的西北部山区的福田河和乘马岗乡,她的几条支流经王福店,黄土岗,长岭岗来到麻城市区,从麻城的东北角,拐一个弯,向南流去,一直流过宋埠、岐亭,出了麻城,流经武汉市新洲区、黄冈市团风县后汇入长江。麻城依河而建,一道长堤将大河和城区隔开,河水清澈见底,麻城自来水厂建在河边,河中间有几个巨大的水塔。河堤又宽又直,堤的两边栽满了垂柳,微风吹起,垂柳随风摇摆,远远看去,就象姑娘的秀发。

8. 黄州水位实时查询

属于鄂东

黄州古城

位于湖北东部的历史遗迹

黄州,位于湖北版图的东部,长江中游的北岸,与鄂州隔江相望,乘船从汉口顺江而下,出三江口就可以看见黄州城的远景。

相传在大禹治水时期到过黄州城郊,后来筑了土城,名曰:禹王城。

基本信息

中文名黄州古城地理位置湖北东部占地面积四百余亩

发展历史

据中国古代史和府县志记载,古城的遗址是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在此修筑的一座都城,名曰;邾城,也称邾王城,禹王城。东周时期叫弦国,弦子国,战国时期叫邾国。后来楚灭各小国后,黄州属于楚国的领地。将此城正式定名为“邾城”。

到了东汉末年,魏、吴、蜀三国分争时期,也就是公元208年,在邾城附近的江面上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率2O万大军一路南下,连战皆捷,後与孙权、刘备的吴蜀联军遭遇於赤壁。诸葛孔明借东风,火攻曹军船舰,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曹军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吴、蜀乘胜追击,曹操败走从此不敢南下。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赤壁之战也成了历史上有数的著名战役之一,故晋代以来即为游览胜地。

自楚灭邾后,迁徙其君民于此邾城,逐步建成了江北的大都邑,后赵所灭,经历了600余年。她作为江淮名城,军事重镇,经历过东(齐鲁)西(巴蜀)文化的大融合,促其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景象;也经历过朝代的更替,金戈铁马的战争洗礼,见证了成败得失,兴衰荣辱。可谓是黄州历史源远流长。

黄州之名,始于公元579年,也就是北周大象元年,距今已经有1500余年了。当年北周出师伐陈,杞国公宇文亮攻占大别山南麓广大的地域,改南司州为黄州,设置总管府,领黄陂一县,从此,黄州之名就铸于中国的史册。

翻开历史的黄州府城图,龙王山雄踞府城之北,南有赤鼻山,西有聚宝山,拱护府城。龙王山下有多条山岗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蜿蜒伸展,黄州城内外街道,房屋依山岗、沟谷而建。有人将龙王山下的山岗比喻为龙须,也有人将其比喻做手背和五指。手背即城北高阜龙王山、赤鼻山,聚宝山,五指即为三山发脉的五条山岗。

经过历史的变迁和建设发展,五条山岗已经不再明显的显露出来。

黄州的地形是龙脉,龙为水之神。形家有言;水养生灵,地通水文,物丰人杰。北宋初年,黄州从故邾城,即今禹王城,南迁五里至江滨修筑土城。当时的黄州城不大,其地势险要,水环州城。

《黄州府志》赞称;“西以江为固,东傍湖泊,东北倚山峦,”又言:“前界大江,后倚高阜”。宋。咸平三年(公元999年)王禹偁任黄州刺史,对黄州的地势用诗来称颂:

“齐安古郡废,移此清江头。筑城随山势,屈曲环复周。”

可见,上善之江水,对黄州大地滋润尤嘉,使其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黄州自有名以来的一千五百多年间,历经了无数次磨砺,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劫难,几度风雨,几经兴衰。

黄州诞生于朝政更迭的动荡年代,本地域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直到隋文帝杨坚灭后周,统一分裂的局面后,黄州境内才始得安定,经济逐步恢复,人民得以安居。

公元617年,反隋瓦冈军李密率部队攻陷大别山南麓各地城池,,李唐王朝建立后,革除了隋之郡县制,实行州县制,原来叫郡;唐武德三年,也就是公元620年,将原来的永安郡改为黄州。

在近一千多年间,黄州经历了多次战火的劫难。唐乾符年间,农民起义军王仙芝所部两次围攻黄州,州城沦陷。后又遭黄巢义军的侵掠,曾一度繁荣的黄州城夷为荒丘。

南宋末年,黄州再次遭劫,公元1209年----1217年间,金兵大将完伯颜率30万精兵攻陷麻城后,其先头部队向黄冈县境内进逼,可是,南宋官军不及10万,无力抗拒金兵强大的攻势,不到半月全县沦陷于金兵之手。金兵以极其残暴的手段进行疯狂的报复,烧杀抢掠,荒尸遍野,黄州城内洗劫一空,古木、修竹、房舍全部烧毁,几十里不见炊烟,黄州地域空旷荒芜,甚至有老虎出入长圻廖,成遍大如掾的楠竹已绝迹。

元朝顺帝年间,黄州仅有18万户,百里平畴只有几家烟花,野草淹没了田地,惨不忍睹,多么凄凉的时代啊!

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后,采用了“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政策,大量的移民进入黄冈,在此开垦良田,繁衍生息。所以,今人皆称其祖先是从江西迁来的。

明末,天下大乱,李自成部将罗汝才所部、张献忠所部多次攻陷黄州府属各地城池,繁荣昌盛一时的黄州又遭劫乱,尤其是张献忠所属几“革左五营”在鄂东流动作的时间长,破坏性大,摧域掠地,滥杀无辜,惨绝人寰,境内人口急剧下降,田地荒芜,殍尸遍野,各地集镇、城池、书院均遭兵毁,残破不堪,昔日的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之地,遂成废墟。

清康熙三年,即公元1664年,朝政始通,自此而后的65年间,黄州广大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四乡读书颂经之声再起。

清末,黄州因太平天国五次攻战,对顺治13年修复的城池有较大的破坏。清同治五年,即1866年,黄州知府举把属之力再度修整,维持了明初府城的规划。

辛亥年八月,武昌起义军一声炮响,黄州军民随即高举义旗,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府地方政权,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

黄州古城是明洪武初年开始兴建的,当时朱元璋诏令天下:“广积粮,高筑墙”。黄州知府李仁及驻军指挥黄荣禀承朝廷旨令,动员府属军民兴建黄州府城,将宋元两朝黄州州城不成规划,滨江傍湖,地势低洼,常遭水患的弊端,迁移到向北移二里处修建新城。新城位于龙王山龙脉之上,地势高昂,规制宏伟。

据《黄州府志》记载;修筑黄州府城前后共用了17年时间,动用了府属民工5万余人。古城依山傍水,西以大江为固,四周修有坚固的城墙,外环有护城河,有四门:东有清淮门,南有一字门,西有清源门,西北有汉川门。城内的面积约2.19平方公里。至今有存的遗迹可见。

当时在城内先后建有河东书院、府学、县学、贡院、以及旌表儒林寺庙、牌坊。据弘治《黄州府志》记载,府城内建有夫子庙、文昌宫、大士阁、四官殿等,城内有牌坊34处,即激扬坊、善沿坊、武定坊、金榜题名、世科坊、思贤坊、威武坊、文明坊、翔凤坊、驻节坊、清平坊等,这些牌坊都是对境内名贤儒仕的旌表,使其流芳千古,光耀门庭。

黄州府城是当时军事、政治、文化的机关重地,城内不准经商,没有商铺。所有经商的都是在城外沿江的沙街和城南的十字街等处。古代经商之地叫作“市”,黄州是地方官员,守军驻地,称作“城”,绝不能把黄州府城当做今天的“城市”。

这明代兴建的黄州府城到解放也经历了几十次灾难。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冬,黄州沙街商棚起火,连烧数日,清源门焚毁。

明万历二十五年(1578年)春,城南起火,十字街、沙街、数百家商铺毁于大火,且殃及了一字门城楼和考棚街,青云街道房舍数百家,一时间,府城内外乌烟腾空,火光映天,官署眷属携儿带女外逃,惨状难堪。

明崇祯七年至十六年(1634——1643年)的九年间,多次遭罗汝才、张献忠两支农民起义军的攻伐。原称“金汤甲诸郡”的城池,惨遭破坏,烧毁了官绅的房舍和学宫、书院等建筑物。将被俘虏的官兵及官绅眷属妇女来拆城墙,当黄州西部城墙拆至人肩时,将其全部杀害,推入大江以葬鱼腹。这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战争史上最不光彩的事件。

清王朝确立后,顺治三年至十三年(1646——1656年)十年之间,完成了修复府城的任务。仍保持着明代的规制,再一次显露了鄂东政治、军事、文化中心的威严气质。

清咸丰年间,黄州府城遭受了战争的劫难,咸丰三年至咸丰十一年(1853——1861)的八年间,太平天国军五次攻克黄州,其中二、三、四次攻克黄州城的破坏尤为严重。焚烧城内的官署,书院,学宫等建筑物,城外的安国寺、东坡赤壁等建筑群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农民起义战争结束后,同治五年(1866年),黄州知府黄益杰率守城官兵,发动民众修复黄州城,缩减了易水患的城西,五月动工,十一月底完工。黄知府督修城池的重点仍是城墙及军事设施,突出了古城黄州历为军事据点的特点,至于城内的政治、文化、宗教等各类建筑均由官倡民助陆续修建,到清光绪初年,黄州古城修复工程完竣,使其旧貌换新颜了。

翻开清光绪八年版(1882年)《黄冈县志。县城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内外的主要街道及各类建筑物。县学、贡院、县署、都司、鼓楼、协镇、戌厅、府学、卫署、府署等均在城内街道两旁。

清淮门外过六甲街,在其山岗上建古敌楼一座;一字门外过十字街有安国寺及宝塔等宗教建筑群;汉川门外有名胜古迹赤壁,于公祠建筑;出清源门是商家云集的沙街,向西过观澜桥是滨江码头,南来北往的商船泊于城下,生意兴隆,繁荣热闹。当时的古城黄州,真是“依山近江,雄伟壮阔,为蛟翔鸾峙之地。”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黄州革命志士举火烧毁了河东书院,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队黄州城外的大码头、沙街、安国寺等处进行了多次轰炸,一些民房、商铺、古典建筑受损,宝塔中弹被震歪斜。

1947年春,古城清淮门及其两侧的城墙已拆除,用其砖,石、木料兴建黄冈县立初级中学。

1949年5月14日,黄州解放!1955年10月,黄冈县党政机关从团风迁驻黄州,从此,黄州为地、县两级同城同治,成为鄂东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黄州的名气因赤壁之战和大文豪苏轼而来,东坡赤壁是黄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如今的赤壁是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黄州王家店的巨富刘维贞捐巨资重新修建的。历时七年,才形成了东坡赤壁的格局和规模,以后几经修建,才看见现在这样的景观。

东坡赤壁经历了数次劫难,相传三国时期,人们发现赤鼻山峭壁处有一溶洞,名士徐邈在此洞居住修行。徐邈是魏晋蓟人,初为尚书郎,他嗜酒如命,是当时“志行高洁,才博气猛”的名士。后人将此洞取名“徐公洞”。赤壁因自然景观奇特,吸引了名人墨客到次游历。据《黄州府志》记载,晋朝龙骧将军蒯恩,为纪念孙权兄弟在赤壁山下南侧建造横江馆,该馆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至唐朝遗址尚存。

唐朝,赤壁山巅建有四望亭,北宋初年,赤壁山上建筑物毗连栉第,府城西南楼台耸立,煞是壮观。韩琦赞曰:“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诗中的三四楼,即栖霞楼、涵晖、竹楼、月波楼。

苏轼在黄州谪居四年多,他最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过黄泥坂,躬耕东坡;筑雪堂;游赤壁,著华章;出黄州东门,凭吊邾城遗迹;禅安国寺,探究佛经……足迹所至,无不留下赞美黄州山川铭物风情的辞句,形成了黄州东坡的诸胜。

苏轼离开黄州后,当地官民有意识地保护东坡遗迹。

南宋初,金兵南犯,黄州东坡诸胜惨遭战火。绍兴初年,黄州一道士自捐钱粟,修复雪堂,官民皆庆贺。

乾道六年(1170年),陆游到黄州游历东坡胜景时,对保存完好的东坡雪堂记述和赞美。写下了《入蜀记》。他黄州三日游,游历了安国寺,栖霞楼,竹楼,赤壁诸山胜,品赏了黄州的物产及风土人情。

宋末,黄州为官军和元军争雄的战场,城内外东坡诸胜建筑物再遭兵毁。元朝重武轻文,东坡遗迹没有修复,甚至连苏东坡诸胜遗址在何处都无法寻找。一代文豪的英名几乎被人遗忘。

到明弘治十年(1497年)卢浚任黄州知府,他极力倡导恢复东坡遗迹,建设赤壁等名胜古迹。一直到明万历末年,在这120余年间,黄州东坡赤壁形成了规模性的建筑群,东坡遗迹建筑皆取苏轼在黄州所著的诗文名句来命名。具有鲜明的纪念意义。当时人称此为黄州赤壁。

明末,黄州府城惨遭战火劫难,黄州赤壁等建筑物化为灰烬。

清康熙三年至九年(1664——1670年)著名诗人宋荦任黄州通判,他是苏学专家,来黄后,目睹黄州赤壁的断壁残垣,凄凉冷落,心灵震撼,极为伤感。为了恢复东坡名胜遗迹,他自捐薪俸,募化众人,督修雪堂,洗墨池,西爽亭等古迹。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州知府于成龙,督城民在赤壁叽修建“二赋堂”及其他建筑物,并亲自榜书“二赋堂”三字。于成龙离黄后,知府郭朝祚将其正式定名为:东坡赤壁。他书“东坡赤壁”四个大字嵌刻于门楼之上。

清咸丰年间,黄州为太平军与清军争夺的军事重镇,战火再起,硝烟过后,东坡赤壁尽皆瓦砾,一片狼藉。

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州府属战乱平息。黄州巨富刘维贞捐巨资,历经七年修建,才形成了东坡赤壁的格局。

1929年4月,蒋介石到武汉指挥所部剿共,曾来到黄州,游览了东坡赤壁。后为新版《黄州赤壁集》题写了书名,并为赤壁题词“文章千古,壁垒一新”。为保护东坡赤壁胜迹,国民政府颁发文告。蒋介石签署的这份布告,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对保护东坡赤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景点

新中国成立后,东坡赤壁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几年来,政府将东坡赤壁风景区列为兴城发展的龙头经济,弘扬东坡文化,发展旅游事业,举全民之力,扩建了赤壁公园,公园现有面积四百余亩。

建筑物有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览胜亭、望江亭、羽化亭。

投资十多亿新建了遗爱湖公园,如今,遗爱湖公园一片蓝蓝的湖水,湖畔依旧绿意盎然。广阔的湖面,明净而通透。喷泉、浮雕、楼亭、栈道,还有绿色草坪、阳光沙滩、水幕影院、滨湖风情吧、生态走廊、竹林幽径……

一个个景点、一道道景观,凭借着一湖春水、十里风光,内揽自然之秀、外得人文之胜,成为了黄冈的城市名片,成为市民游憩、娱乐和休闲的福地。她以其强大的凝聚力、牵动力和辐射力,对外充分展示了古城黄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逐步形成了东坡旅游文化名城。

9. 黄冈长江水位查询网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于1955年9月1日兴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车。

大桥全长1670米,正桥部分为1156米,两岸引桥共514米,耸立在两岸的桥台高35米。它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如今历经风雨沧桑的武汉长江大桥,巍然挺立大江之上,与岸边的黄鹤楼相得益彰,成为武汉的城市地标。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大桥于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1968年12月全部建成通车。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江面上的主桥长1577米。通车近50年来,这座标志性的交通建筑日益出现了超饱和、超荷载等问题。2016年10月28日,南京长江大桥开始了为期27个月的封闭维修施工。如今维修工程已进入收官阶段,这座历经沧桑又贡献卓著的大桥,如凤凰涅槃般脱胎换骨,即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白沙沱长江大桥

白沙沱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大渡口白沙沱与江津珞璜之间,1955年10月开工,1959年12月竣工,它北接成渝铁路,南通川黔铁路,全长820.3米,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后的第二座长江大桥,又名小南海大桥。

如今,由于小南海水电站正处于拟建中,建成后水位会上升约20米,这将致白沙沱长江大桥桥洞高度受限,达不到通航标准,因此在旧桥旁边新建了一座大桥。

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于2013年1月开建, 2018年1月25日正式通车。新大桥创下了三大“世界之最”,即世界上首座六线铁路钢桁梁斜拉桥,世界上首座跨度最大、荷载最重的六线铁路钢桁梁斜拉桥,世界上首座双层铁路钢桁梁斜拉桥。

如今老桥形态古朴,面貌依旧,撤去了在桥头站岗的护桥卫士后,行人可从桥上随便穿越。眺望不远的新大桥,老桥更显简陋。近60年的风雨随之而去,等待老桥的将是拆除的命运。

九江长江大桥

九江长江大桥位于江西九江市浔阳区和湖北黄冈市黄梅县之间,是世界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的钢桁梁大桥。

大桥于1993年1月16日建成,全长7675米,主河槽216米宽的大跨度,居全国桥梁之首。无论是桥的设计、施工工艺,还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反映了中国迄今最先进的建桥水平。整个大桥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独特,雄伟壮观。

芜湖长江大桥

芜湖长江大桥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于1997年3月22日正式开工,2000年9月建成通车。大桥采用低塔斜拉桥桥型,铁路桥长10616米,公路桥长6078米,其中跨江桥长2193.7米,主跨312米。建成之初,工程规模居中国长江大桥之首,是中国当时公、铁两用桥跨度最大的桥梁。

从武汉长江大桥跨度128米,发展到九江长江大桥216米,花40年时间,而芜湖长江大桥主跨突破300米,却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可以说,芜湖长江大桥是中国重载桥梁跨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建设成功表明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大跨重载铁路桥梁的先进行列。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于2004年9月28日正式动工,是继武汉、南京、九江和芜湖长江大桥后,中国公铁两用桥梁建设的第五座里程碑,代表当今国内外桥梁技术最高水平的标志性桥梁工程。

天兴洲长江大桥正桥全长4657米,主跨504米,大桥路面铺设4条铁路线,是中国首座四线公路铁路两用斜拉索桥,创下了跨度、荷载、速度、宽度4项世界第一。

重庆长江大桥

重庆长江大桥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位于重庆渝中区石板坡和南岸区黄葛渡立交之间,属于T型刚构桥,是横跨长江的第一座公路大桥,也是重庆主城区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现已成为重庆的著名景点之一。

大桥横跨长江风姿雄伟,全长1120m,最大跨度174m,桥宽21m,四车道,两边各有2米人行道,已成为重庆的著名景点之一。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黄田港以东的西山与江苏省靖江市十圩村之间,于1994年开工建设,1999年10月建成通车。

江阴大桥桥型采用主跨为1385米的钢悬索,是我国第一座跨径超越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建成时在已建桥梁中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四。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市之间,全长32400米,其中跨江部分长8146米。

工程于2003年6月27日开工,于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建成时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宜宾长江大桥

宜宾长江大桥坐落于岷江、金沙江两江汇合口下游3公里处,南接菜园沱,北连锣锅沱,是连接宜宾下江北与南岸开发区的重要通道。

大桥全长928.73米,于2008年4月7日正式通车。北桥塔塔高172米,南桥塔塔高159米,总重量约2100吨。南北两塔共使用了148根钢索,形成两个美丽的扇面,将主桥拉起悬挂于长江通航水位上58米处,桥下通行船只即使在洪水期也能保持了38米的高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