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的造船大师(中国造船史人物)

时间:2022-12-06 06:42 点击:192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造船史人物

根据本人查询相关资料,新中国第一艘轮般造于1958年11月27日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交通部将这艘远洋货轮命名为“跃进号”。这一艘由苏联设计的万吨巨轮的庞大船体,是在这年国庆节前夕正式铺上船台开工建造的,到11月27日建成下水只用了五十八天时间。这样的速度是很快的。据已知的材料:已有一百多年造船历史的英国,目前建造万吨级货轮的船台周期是六个月;目前造船速度居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建造万吨级货轮平均最短的船台周期也需要三个月。这艘远洋货轮是用最新的技术装备起来的。它全长一百六十九点九米,载货量达一万三千四百吨,排水量为二万二千一百吨,能在封冻的区域破冰航行。船上装备全套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航速极快,它从上海港出发,可以中途不靠岸补充燃料直接驶抵世界各主要港口。

2. 中国近代造船史

中国造船和航海技术从北宋开始发展

3. 中国造船史人物介绍

中国是古代世界的造船强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海上航行的国家之一,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远洋航海的国家之一,而且于唐代开创了延续约七百年、世界上仅有的古代大航海时代。

根据汉代王充《论衡》记载,周成王时有“越裳献雉,倭人贡畅”活动,越裳,为古南海国名;雉,一种珍贵的野鸟,倭人,指古代日本人;畅,一种宝贵的物品,该材料说明,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初海上往来已是常事。

现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航海活动,最初都是沿岸航行。从沿岸航行到远洋航行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大进步。

世界上最早的远程离岸航行,现知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驾舟从古希腊的属地马西利亚出海,沿伊比利亚半岛、今法国海岸到了不列颠岛,再沿其东海岸向北至达奥克尼群岛,又折向东至易北河口。

公元前后王莽辅政时,又开通汉武航线南道:由黄支国出航,航行八月,至皮宗,行程一千七百海里;再行二月,经今新加坡、越南胡志明市,达日南或徐闻、合浦,航程至少为一千七百海里。

唐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疆土广袤,国力强盛,在当时世界上独占鳌头。据《旧唐书·贾耽传》《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那时(公元8世纪)唐代对外交通有7条线路,其中海上交通线2条,一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由今广州出发,故称为广州通海夷道。

宋代300多年统治,鉴于北方有辽、金,西部有西夏,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因而海上交通比唐朝更为发达,宋朝继承并发展了唐代开辟的古代大航海时代。

吴钩在《生活在宋朝》一书中说,宋朝经济繁华,非农业税接近85%,农业税变得微不足道,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海上丝绸之路最繁华的时间段就是宋元时期。

元代不但承继宋制,还大力收纳航海人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曾任南宋提举泉州市舶三十年、拥有大量船舶的蒲寿庚。因此,元代的海上丝路在宋朝基础上更有发展,涌现多个航海家。

至明初,郑和七下西洋,从1405~1433年。其船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帆船,长44丈、宽18丈多,9桅12帆。锚重达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排水量达上万吨。一次出航船只达62艘,载将士27800余人。这是中国也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的顶峰。

4. 我国造船史

我国古代造船业非常发达,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列。自新石器时代起,我国便产生竹筏、独木舟等原始船舶。直至秦汉时期,造船工艺才初具体系、渐趋成熟。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典型的代表作就是楼船。楼船是当时的作战用船,可称之为古代版“战舰”,因船上建有重楼而得名。据史料载,秦始皇曾派大将率领由楼船组成的舰队进攻楚国。在统一南方的战争中,秦始皇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

楼船的头部为方形,无帆,动力由两侧设计的划桨提供;每层都有防御矮墙,设置了发射弓弩的窗孔,方向和速度由舵和桨掌控,这是造船史上的重大突破,代表当时造船技术的最高标准。

汉代,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已非常强大。《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曾在长安附近疏通水路,制造楼船,训练水军。其中最大的一条楼船叫“豫章号”,上有豪华的宫室,可以乘载万人。据说汉朝廷一次就能动用,由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的巨型舰队。

舰队中,各种作战舰只配备齐全。先是冲锋船“先登”处于舰队最前列,接着狭长战船“蒙冲”冲击敌船,再者就是快船“赤马”,最后是最重要的船舰--重武装船“槛”,即上下都用双层板的楼船。楼船也是舰队的主力。

实际上,这一切除了秦汉时期强大的经济实力外,还仰仗于当时十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积极的外交政策。

秦始皇一统河山后,以咸阳为中心修建海(河)陆交通要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沟通全国陆上交通。与此同时,还全部拆除了各诸侯领地内河渠上的截水堤坝及拦阻水道的设施,并以鸿沟为中心,疏通济、汝、淮、泗等水道。

此外,秦始皇还兴修吴、楚、齐、蜀等地区的水利,开凿灵渠联通珠江、湘江、长江水系,发展通航灌溉一体化;还派人出海,把内陆驰道与江、河、湖、海的航路衔接起来。这样一来,标志着全国一体的水陆交通网正式建立起来。秦始皇还极力推进航海事业的发展,统一六国后,他又几次大规模巡行,乘船在内河或海上航行。

刘邦建立汉朝后,制定休养生息的民生政策,国力大增。此时陆上丝绸之路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为了尽快疏通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军驻守交通要道,但效果不理想。

南越国后归汉后,汉武帝拓宽海上贸易规模,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以合浦为起点,途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最后抵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史称“徐闻、合浦南海道”。此后,这条航线成为西汉丝绸之路的最重要海路通道。

秦汉高度发达的造船业,为后世造船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国雄踞江东的吴国,历史上就是造船业发达的地区。吴国造的战船最大的上下5层,可载3000名战士。吴国灭亡时,被晋朝俘获的官船就有5000多艘。

南朝时,江南能建造千吨级别的大船。为提高航行速度,南朝科学家祖冲之“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

这是一种装有桨轮的船舶,即“车船”,利用人力以脚踏车的方式推动船的前进。尽管不是很经济,但也为后来船舶动力的改进提供新的方向,在我国造船史上绝对值得一书。

5. 中国造船发展史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还处于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时期,他们活动的场所是森林、草原、江河、湖泊。

由于没有水上工具,深水的鱼群,可望而不可得;河对岸的野兽,可见而不可猎;洪水袭来,来不及逃避就得被淹死。他们在与天斗、与洪水猛兽斗的长期斗争中增长了才干,增添了智慧。自然现象使他们受到了各种有益的启发。“古观落叶以为舟”,就反映了我们祖先早期对一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的认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自然现象,才引起人们航行的念头。人骑坐在一根圆木上,就可以顺水漂浮;如果他还握着一块木片,就可以向前划行。如果把那根圆木掏空,人就可以舒适地坐在里面,并能随身携带上自己的物品。这就是人们创造的最早的船——独木舟。以后人们又逐步学会了就地取材,制造了简单、平稳、装载面积较大的筏。筏的种类较多,有木筏、竹筏、皮筏等。原始社会出现的独木舟和筏,使人类在征服江河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到了大约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出现以后,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也为船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造奠定了基础。随后人们又在长期航行的实践中,创造了利用风力行驶的船——帆船。初期的帆不能转动,只有风顺时才能使用,风不顺就只有落帆划桨。后来人们在航行的实践中逐步发现,即使不顺风,只要使帆与风向成一定的角度,帆上还是能受到推船前进的风力,于是人们又创造了转动帆,在逆风的情况下,船也能前进。我国的帆船,在世界上是相当有名的。早在秦代我国就能造出长达三十米、宽六至八米,能载重6万公斤的漂洋过海的大帆船——海船。到了汉代,就能制造百尺楼船。到宋代,已可制造载重20万公斤以上的大船。明代郑和下西洋乘坐的宝船,已长达140米,宽达60米。自从人类创造了帆船以后,帆船运载着人们在世界的海洋上来往,直到十九世纪,世界上一些大型的船还是帆船,有的帆船,桅杆高达30米,挂帆30多面。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帆终于被机械所取代,帆船也逐渐发展成为装有引擎的船,最先代替帆的是蒸汽机。开始的汽船是由明轮推进的,然后又发展成为螺旋桨推进,接着人们又陆续发明了涡轮机、柴油机、汽油机和核动力装置。造船的材料,也由早期主要用木材发展到近代主要用钢铁。有些现代的小船又采用玻璃纤维和塑料制成。由于造船材料和船的行驶动力的不断发展,人们造的船越来越大,装载的人和货物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完善,航程也越来越远。

6. 中国造船史人物有哪些

我国幅员辽阔,内陆江河纵横,湖泽棋布,数千里海岸线绵延围绕。为了征服江海,造福人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断创造和发展了造船和航海技术,郑和下西洋举世闻名,当时的造船技术之高举世公认。其实,中国古代造船业的繁盛,明代并不是起点,据考古发现,目前已知的中国造船史不少于七千年。而从秦汉到明初的千余年时间内,我国造船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春秋战国

舟战推高古代造船技术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有力量以武力兼并他国,开拓疆土。据《左传》《国语》记载,楚、吴、越等国地处河流湖泊众多的南方,这些区域经常发生水战,这些诸侯国也大规模制造军舟运用于战争。

当时长江流域各国用于水上攻伐的战船图像,被战国初年的人们绘铸在青铜器上并保留下来。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镶错图像铜壶”和河南汲县发掘出的“水陆攻战铜鉴”,以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宴乐射猎铜壶”等,都形象逼真地绘画着春秋时期的战船图形,并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激烈的水战场面,嵌错铜壶描绘的两层甲战船,上层载水战士卒,挥戈射箭奋战。下层居划船水手,奋力挥划长桨,向敌船冲击。这是春秋时常见的战船。

自楚康王十一年到楚昭王十二年的66年间,楚国六次派出大批战舰向邻国发动大规模的水上战争,这已充分地显示了他们的造船实力。在楚国与吴国多次水上较量中,楚国胜多败少,表明楚国的战船已具有航速较高、性能较好、结构牢固、战用装置先进以及战斗能力强等优势。他们建造的战船,有“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多种类型。

吴国是一个以舟立国的方国,无论是保卫本土,还是向外开拓地盘,都必须借助大量舟船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楚吴之间战争不断,吴国也因此大力建造舰船。吴王僚在位时建造的“艅艎”大舰,体形宽大,首尾高耸,是这一时期型制最大的水战指挥舰。阖闾掌政时期,在伍子胥的指导下,吴国也建造出“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舡”等战船。

吴国建造战船的技术先进之处,在于他们能根据各种战舰的不同用途,来设计其不同的大小、形制与长宽比例。

吴国勾践在位时,越国已经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造船工厂和专门从事伐木与造船的工匠。公元前494年,勾践败给夫差以后,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强国大计。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采取各种措施,振兴国家。其间,他深感于越国水师力量薄弱,吸取失败的教训,决心大造战船,加紧训练舟师习流(水军),以实现灭吴复仇的大志。

这一时期,舟师水军已成为流域各大国显示军事实力的重要武装力量。先进的造船技艺首先被用于军舟的建造之中,大型战舰往往被看作具有威慑力量的战略装备。水战的胜败,也往往与各国航运事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所掌握的造船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

秦汉时期

造船史上第一个高峰期

秦朝至汉朝这段时期,我国古代传统的农、医、天、算等四大学科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造船业、航海业的发展和水师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时出现了我国造船史上第一个高峰期。

秦代的造船,继承和发展了巴蜀地区以及以前各诸侯国家发达的造船业。秦始皇非常重视航运业,统一全国的第二年就开始筑弛道,整治全国各江河水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使水上交通四通八达;为统一和开发岭南地区,花了五年时间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人工运河——灵渠,它“深不数尺,广可二丈,足泛千斛之舟”,由此可知秦代已能造载重50吨左右的船舶了。

1974年,考古人员在广州发掘出一处造船工场遗址。其中心有三个平行排的船台和一个木料加工场地。船台与滑道相结合,是由枕木、滑板和木墩组成的。木墩与滑板不固定,滑道宽距根据不同需要可宽可窄。

滑板上平置两行承受船体的木墩,共有13对,两两相对排列,高约1米,正好适应在船底进行钻孔、打钉、捻缝等工作需求。这种采用船台与滑道下水相结合的原理,已和现代船厂的船台、滑道下水的原理一致。从较大的二号船台推算,该工场可造宽6—8米,长30米,载重50—60吨的木船。

到了汉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冶铁、煮盐、丝绸等工商业的蓬勃发展,水运的需要和水师的强大,加之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使造船业随之兴旺起来。《汉书》记载,汉代名将马援曾率领过配备二千余艘船的庞大海上船队。

《太平御览》说,汉武帝时有一种称为“豫章”的大船,船上有宫室。这段记载说明当时有些船的规模已经很大了。

东汉末年刘熙所著《释名》书中也提到,汉代的大船有好几层,第一层称为“庐”,第二层称为“飞庐”,最高的一层称“爵室”。汉代造的船不但体积大,而且种类多,仅战船就有“先登”(冲锋船)、“斥候”(侦察船)、“艨冲”(战舰)、“赤马”(快船)等等。

西汉时期,造船中心就有数十处之多。主要在长安,雒阳(今洛阳东)、巴蜀(今四川)、长沙、洞庭湖一带,庐江郡(今安徽省庐江县一带)、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市),长江口附近的吴(今苏州市)、会稽(今绍兴市),还有福州、番禺(今广州市)等地。

当时已能按照不同需要,造出多种类型的客船、货船和战船。客、货船中有龙舟、酒肪、舸、艇、轻舟之分;战船中更有楼船、斗舰、艨、桥船、戈船、赤马、斥候之別。船舶建造趋于专业化,造船技术进一步提高。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我国的木帆船制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那种在甲板上建数重楼的大楼船,船体雄伟坚固,能在海上抗风斗浪;帆、舵、锚等船用设备也已齐全。

这个时候出现了能使前侧风平衡的纵帆。这种我国独创的纵帆,性能优良,操作简便。

它的出现,在帆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使帆从只能顺风时使用的辅助地位,变为能适应不同风向,基本取代人力推进的主导地位,为船舶远航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唐宋元明

造船水平世界领先

充分而灵巧地利用风力,是我国古代造船和航海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之一。正因为有着高超的造船工艺,唐朝时沿海一带造船业发展迅速,有私营的世代造船的船厂,亦有官营的造船厂,技术工人分工细致,所有用料皆有政府部门组织。唐贞观年间,攻打高句丽,李世民派遣了几百艘战舰,数万士兵,这样规模的海战,没有强大的船舶制造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到了宋代,中国海船已能横渡大西洋,开辟了直达东非的航线。《宋书》记载了当时“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盛况。南宋时,仅海关税收即年达200万贯,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可以想象当时航海事业之兴盛。元代,泉州港成为最大的外贸中心,拥有海船多达1万5千多艘。指引船舶进出港口的六胜塔,至今还屹立在泉州海岸。

明代郑和于1405年首次远航“西洋”,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89年)早84年,比葡萄牙人达·伽马绕好望角到印度(1497年)早92年,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早87年,比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1522年)早一百多年。郑和的确是世界大规模航海事业的先驱,他的成功表明,直到15世纪,中国的航海事业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考古的新发现和古书上的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场有南京龙江船场、淮南清江船场、山东北清河船场等,它们规模都很大。如龙江船场年产就超过200艘,它还以建造大型海船而著称。1957年在南京宝船场遗址出土一个全长11米以上的巨型舵杆,令人叹为观止。再如清江船场,有总部四处,分部82处,工匠3000多人,规模也甚为可观。

明朝造船工场有与之配套的手工业工场,加工帆篷、绳索、铁钉等零部件,还有木材、桐漆、麻类等的堆放仓库。当时造船材料的验收,以及船只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正是有了这样雄厚的造船业基础,才会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

从公元1405年开始,郑和第一次奉命出海,首次出去带领的船队规模就达到了200余艘,这些船根据规模、作用和载重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宝船”,长度为151米,宽度为60米,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帆船,承载的重量高达800吨,能够同时容纳上千人,而这种“宝船”在船队中就有60多艘,占到了三成以上的比例,此外船队中还有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在船队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

光是有庞大的船队还不足以在变化多测的海上航行,精确的航线和航海技术是船队必需的。郑和船队掌握了天文定位和罗盘技术,这在当时称为“牵星术”,能够非常精准的定位船队的航行方位,也被认为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航行水平,郑和的船队出海到达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周边的很多岛屿,甚至有人推测美洲大陆也是明朝的船队最先发现的,直到现在东南亚的科伦坡博物馆还保管着当年明朝船队在这里拜访时,留下的纪念碑刻等大量物证。

7. 中国造船名人

我国最早的四海海神名称见于古籍《山海经经》,分别为:东海海神禺虢(虢又作号),南海海神不廷胡余,西海海神弇兹,北海海神禺疆(即禺京,禺强)。

关于四海海神的称谓,随着历史的推移,也有所变更。西周《太公金匮》一书中说:“东海之神曰勾芒,南海之神曰祝融,西海之神曰蓐收,北海之神曰玄冥”。陈子艾认为这是把四方方位神与四海海神混同的结果。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我国。由于佛经中描述的西天来的无量诸大龙王法力无边,能兴云布雨,而且同中国原有的龙蛇形早期海神相融合,自然明正言顺取代了中国原始海神,从此以后,中国东西南北四海全部由四海龙王接管,成为海中之王。

我国第一位女姓的海神,即东海女神南海普陀观世音也在汉唐期间同时诞生了。在北宋初年,还出现了另外一位女性海神,就是大名鼎鼎的福建妈祖。关于中国女海神,古籍中记载的还有东海姑、黄衣妇、海神女及宋代道书中所载的南溟夫人等。

还有一类海神体系更为庞大、复杂,主要是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的地方海神,有帝王将相的,有历史名人的,还有本岛本地的先哲贤人和为民献身的渔夫舟子。具体地来分,这类海神中应该包括潮神、船神、网神、礁神、鱼神、岛神等等。

潮神:江浙沿海供奉的是伍子胥。因其直言忠国受谗屈死,被吴王夫差砍头而浮尸江海中,怒而涌起钱江大潮,被尊为潮神。

船神:在我国东南沿海俗称船老爷、船菩萨。在嵊泗列岛俗称船关老爷。船神的情况较为复杂,有男的,如鲁班,因他是造船的祖师爷。有关羽,因他刚毅勇猛,受到渔夫尊敬。也有杨甫老大,是个捕鱼能手。有女的,如妈祖、观音,还有冠承御。

网神:在舟山群岛一说网神是海青天海瑞,因捕墨鱼的轮子网是海瑞发明的。一说是龙身人首的伏羲,因伏羲受蜘蛛结网捕飞虫之诱发,从而发明了渔网,为渔民闯海猎鱼创造了诸多方便。

礁神:我国东南沿海有许多礁群。如嵊泗大洋岛有个圣姑礁,礁上有个庙宇,供祀着圣姑娘娘。圣姑娘娘就是一位礁神。渔船过礁必登礁祭祀,以免触礁、破网等事故发生。

鱼神:山东沿海有位海神,俗称“老人家”、“老赵”、“赶鱼郎”等,其实是位鱼神,即鲸鱼。鲸鱼能逐鱼入网,故称“赶鱼郎”。玉环、洞头一带浙南渔民也有鱼神信仰,如三月开春时,看见第一条浮出海面的大鱼,即为海神,必须隆重祭祀,然后才能扬帆出海。如不祭祀,则船出海必遭大鱼所害。

8. 中国造船之父

彭士禄是英烈彭湃之子,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上世纪60年代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他在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建设中,提出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设计、建造2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

彭士禄,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历任造船工业部、水电部副部长等高位,这次的采访对象有着非比寻常的背景和人生经历。会不会很难接近?会不会很难交流?办理完严格的来访登记手续,记者走进了戒备森严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大门。“抽烟吗?”“那我就不客气了。”在明亮简朴的办公室里,记者发现,和我们促膝而坐的,是一个发白如霜、戴着银色镜框眼镜,脚踩普通圆头黑布鞋,语带潮汕乡音,不时还发出爽朗笑声的“老头子”。记者原先的担忧霎时丢到九霄云外。这个和蔼可亲的老先生名叫彭士禄,核动力专家、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一生做了两件事:造核潜艇,建核电站“我今年80岁了,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一是建核电站。”彭老开门见山、言简意赅。1958年底,中国组建了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开始核动力装置预研。这一年,彭士禄刚好从前苏联学成回国,并被安排在北京的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9年,前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毛泽东主席豪迈地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彭士禄和他的同事们深受鼓舞,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尽早将核潜艇研制出来。成功之路是那样的崎岖、曲折。核科学人才奇缺,核潜艇资料空白。接着,又是3年经济困难。1962年,中央决定集中力量搞原子弹、导弹,核潜艇项目下马,只保留一个50多人的核动力研究室。这时的彭士禄已是核动力研究室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该室大多数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基本都不姓“核”。于是,彭士禄和几位留苏的同事当起老师,给他们开了反应堆物理等五门专业课。

两年后,这几十个外行全部成了核动力尖兵。“困难时期,我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粮食不够,挖野菜、白菜根来吃。研究室每月每人的办公费才5块钱,里头还包括出差费、笔墨纸张费。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那么多的数据,就是这样没日没夜算出来的。”条件艰苦卓绝,但全室士气高昂。彭士禄亲自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以及核动力装置的扩初和施工设计,亲自建立了核动力装置静态和动态主参数简易快速计算法,解决了核燃料元件结构型式和控制棒组合型式等重大技术关键。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5年3月,搁置多时的核潜艇项目重新启动。“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走。”彭士禄告别北京的妻子儿女,只身入川,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1970年7月18日,由基地副总工程师彭士禄主持建造的1∶1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启动试验。反应堆主机达到满功率指标,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核动力装置一次性成功运用于潜艇起到决定性的借鉴作用。同年,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只用了6年时间,中国就造出了第一艘核潜艇,继美、苏、英、法之后,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与“两弹一星”一样,核潜艇的成功研制,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弹指一挥间,40年过去了。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一幕幕早已深深刻写进了历史的丰碑。回首往事,彭老感慨万千:“作为科技人员,我们只知道,国家交给你的尖端工程,不睡觉,也要按时保质完成任务。”1973年起,彭士禄出任中国舰船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随后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国防科委核潜艇第一位总设计师。期间,他指导和协调解决了核潜艇研制、生产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包括后续艇的研制、生产。上世纪80年代初,彭士禄从军工转入民用领域。他先后被任命为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兼任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核工业部总工程师兼科技委第二主任、核电秦山二期联营公司董事长。在任秦山二期董事长期间,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建设电站。干什么工作都要争当模范“干一行爱一行,责任心一定要强,必须专心致志做好本职工作。”彭士禄说到做到。1951年,彭士禄被选派留学前苏联。他先后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等几个学校就读,均取得优异成绩,为报效祖国的核事业奠定坚实基础。“留学时,我从未在晚上12点前就寝过,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彭士禄清楚地记得,当时,苏联教授每教一节课,中方要另付80卢布的报酬。“80卢布啊!”彭老动情地用潮汕话说:“这是老阿妈用血汗钱叫儿崽上洋学堂呃,我们能不努力么?”延安岁月铸就争当模范的作风。1940年,彭士禄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中学,他学习刻苦,劳动积极,成为模范生。1942年,中央医院从学校调一批人当护士,彭士禄自告奋勇报了名。他每天给伤员病号端屎端尿,洗衣喂饭,不怕脏、不怕累,很快获得了模范护士的光荣称号。

由于彭士禄表现突出,1945年8月1日,他一入党即为正式党员,破例免去预备期,并很快当上党支部书记。30年后,已身为核潜艇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的彭士禄,忘我工作的精神依然不变。彭士禄患胃病20多年,但他总不舍得花点时间去看病。在一次现场调试的紧要关头,他终于支撑不住了,经诊断为急性胃穿孔。手术在工地现场紧急施行,他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医生还发现,胃上还留有一个穿孔而自愈的疤痕。“彭拍板”,同事们背后喜欢这么亲昵地称呼彭士禄。“这个‘雅号’是研究核潜艇时得来的。”彭老风趣地解释,“研制核潜艇是从零开始的,事事都等到有十分把握再干,哪有可能?”在试验工作中,彭士禄只要有七成把握就拍板,另外三分困难和风险再努力想办法克服。“没困难,不冒风险,哪来的创新呢?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核反应模式堆安装出现公差的善后处理,押送核燃料元件等,有危险有困难,彭士禄总是冲在最前,但在名利面前,他却总是藏着、躲着。作为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常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坚决不同意。说来难以置信,由于他经常在外忙碌,甚至被送到会场了,他还不知道自己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英烈之后,总给人感觉非同寻常。“我从没背过这个包袱,更不会以此自居。我只是一个普通党员,只是觉得做事情一定要对得起老百姓、对得起党。所以我从来都是与人无求、与世无争、助人为乐。什么茶都喝,什么烟都抽,什么酒都饮。烟酒茶不分家。”说到这,彭老爽朗地哈哈大笑。永远铭记可亲可敬的潮汕老百姓我虽是海丰人,但“童年时期,是潮汕人民哺育了我,我是吃百家饭、姓百家姓、穿百家衣长大的。他们对我比亲生子女还要好。有吃的先给我吃,自己挨饿却让我吃饱。有的为掩护我而坐牢,甚至失去了丈夫、儿子!我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永远铭记这些可亲可敬的老百姓们!”说起家乡和父老乡亲,彭老不禁哽咽,泪光闪闪。

1928年,彭士禄3岁时,母亲蔡素屏(海丰县妇女协会执委)被反动派枪杀。第二年,时为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父亲彭湃,也在上海牺牲。残酷的反动派要斩草除根。乡亲们、地下党组织把彭士禄东掩西藏。6岁时,彭士禄被转移到了潮安,送到革命群众家里寄养,准备寻找机会转送中央苏区瑞金。在潮安,彭士禄两三个星期就换一个家,先后被20多户人家收养过。最后,他被送到红军队长陈永俊(后牺牲)家,由其母亲潘舜贞抚养。在这里,彭士禄一住一年多,是时间最长的一家,直到1933年7月被叛徒出卖,和姑妈一起被捕为止。岁月峥嵘,骨肉情深。潘姑妈家里很穷,以绣花为生。彭士禄记忆犹新:“只有过年时,才有鹅肉吃。姑妈叫我吃肉,却叫她7岁的亲生女儿啃骨头。”小士禄也很懂事,有了好吃的,一定要和小姐姐分着吃。潘姑妈坐了4年牢,到了1937年才被释放。彭士禄则先后被关押在潮安监狱和汕头石炮台监狱等处。

直到1936年,祖母周凤费劲周折才找到他,并设法把他认领出狱。1940年,周恩来总理派人把彭士禄接到延安。1951年,彭士禄去了前苏联读书。期间,通过潮安县政府,他终于联系到了姑妈。彭士禄让祖母专门把姑妈接到海丰,住了几个月。后来,彭士禄每月都给她寄钱。“潮汕的老百姓非常善良,这点影响我终生。”彭老饱含感情地说,“我一贯要求自己: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努力做好,否则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所以干什么事情,我都力争干得比较出色。这也与潮汕老百姓对我的熏陶是分不开的。”2005年11月,彭老迎来了八十“米寿”,并荣获“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他还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顾问。彭老已好几年没到过汕头了,但家乡的报纸他都有,他始终关注着汕头的每一步发展。“潮汕是一个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地方,也是一个自然条件非常优越的地方。”彭老寄语情深,“近几年来,汕头的发展明显加快了,各个方面都建设得不错。只要继续坚持弘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精神,汕头一定会越来越好。”彭老最后欣然题词:“以汕头为家。”

人物背景: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共十二大候补中央委员。1925年11月18日生于广东海丰。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80年代初,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写出了“关于广东核电站经济效益的汇报提纲”,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任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时,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设计、建造2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为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依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究设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为表彰全军优秀总设计师颁发的《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9. 中国造船史人物是谁

江南造船厂的历史:

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于1865年购买了外国人开设在上海虹口地区的旗记铁厂,并将原有两洋炮局并入,组成新厂,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船炮军火和各种机器。1867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至城南高昌庙现址,并建立了翻译馆。

翻译馆不仅造就了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工程专家,而且成为全面介绍、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对中国早期工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时,江南造船厂进入了第一个兴旺发展期: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

到19世纪90年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