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船是多大的?在什么地方开?如果是几米长的在你家池塘开就跟老前辈们学学。如果是大船,进入通航水域,就要到海事局去考取船员证书(俗称大证),要想通过考试就要先去船员学校培训,有初中毕业证大概就可以报名参加培训了,内河水域要注意什么培训时都会讲到。当然最初取得的证书一般是低级别的,在穿上做低等船员,然后慢慢积累海龄,在一级一级的向高等级考取。甲板的最高做到船长,机舱的最高做到轮机长。
战斗机上有空调吗?
当然有空调(正确叫法是环控系统)
战斗机座舱里温度是随着飞机高度和速度变化的。
在地面时候,密封座舱被阳光直射,里外温度很高。长时间停地上时候,发动机没启动情况下还必须外接制冷车供冷气。
在低空,这个问题更严重,阳光加热+仪器自发热+气动摩擦加热,外界空气温度也很高,很容易超过环控系统的控制范围,只能考避免飞行来解决,比如美军飞行手册里就对低空飞行有严格的室外温度限制。
在高空就好得多,外界空气本身温度低(4000米以上都维持在零度以下),可以起到冷却作用,缓解环控系统的压力。资料图:阵风的驾驶杆和油门杆安装位置都高于正常标准,这一思路很可能会被歼-20吸取
所以座舱没空调,飞行员都会有被烤熟的风险。现在普遍流行的气囊式抗荷服,而这抗荷服上施加压力的充气囊是肯定不透气的。同时越是先进的抗荷服覆盖人体的面积也越大,散热越是困难。这衣服冬天穿上还好说,要是到了夏天您来这一身,别说开飞机了,就是走两步都有您受的。和普通人相比,飞行员要承受的闷热就是突破生理耐受极限。有胸部气囊的新一代抗荷服进行高机动飞行时,座舱温度要低到6度才能保证飞行员不因为体温过高而损失抗荷能力。比如,经多型战机飞行员试穿后,飞行员虽认为可减轻疲劳,抗荷能力优异,但热负荷却十分严重。这样下来,如何降温就成了保障飞行安全的大问题了。
当人体的体表温度超过35度时,抗荷耐力就会开始大幅度下降,严重时幅度甚至可以达到2G以上,同时热应激还会使飞行员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一系列反应,丧失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美国空军作战部就是因此而做出了规定,气温超过38度以后禁止战斗机在900米以下飞行,超过45度则完全禁止飞行。
资料图:第四代战斗机的抗荷服性能提升来自于气囊覆盖面积的提升——它已经覆盖了飞行员的完整躯干和下肢。包裹的这么厚实,闷热可想而知
越是先进的抗荷服覆盖人体的面积也越大,散热越是困难;为了保证飞行员体温不超标,座舱温度需要降的更低。西方研究证明,当飞行员穿着覆盖下身面积>90%,以及有胸部气囊的新一代抗荷服进行高机动飞行时,座舱温度需要低到6度才能保证飞行员不因为体温过高而损失抗荷能力。如果欠缺一套通风和制冷能力特别强大的座舱环控系统,要在夏季低空飞行中满足这一要求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