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米左右的渔船一般去什么海域捕鱼?用什么方式捕鱼。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20米左右的渔船,听上去感觉挺大,在海上来说,还是比较小的,反正我们这边一般这么大的渔船都是近海捕鱼作业。 我们这边的捕鱼方式一般就是拖网、刺网和围网的捕捞方式。
拖网捕捞
拖网捕捞,用渔船拖拽囊袋形网具,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内的一种捕捞方式。捕捞对象主要是底层和近底层的海货。一般有双船拖网捕捞和单船拖网捕捞两种不同的捕捞作业方式。
刺网捕捞
刺网捕捞,将长带形的网列铺设于水中,使捕捞对象进入网目或被网缠住后无法逃脱的一种捕捞作业方式。刺网渔具种类繁多,一般有流刺网捕捞、定置刺网捕捞、围刺网捕捞、拖刺网捕捞。
围网捕捞
围网捕捞,用长方形或一囊两翼形网具包围捕捞对象而进行捕捞的一种作业方式,一般围网捕捞分单船、双船和多船3种捕捞形式。
本回答由查阅资料整理以及咨询渔民所得,如有错误或不同见解,欢迎下方评论,批评指正!
一般在沿海地区。由于拖网作业禁渔线的存在,东海周边一般为笼壶,刺网等作业方式。
世界四大渔场:世界四大渔场排名和简介?
1、北海道渔场
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北海道附近海域,浮游生物丰富,故鱼群密集,是世界第一大渔场。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鱼类型有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
2、纽芬兰渔场
位于纽芬兰岛沿岸,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交汇而形成。1534年,由西欧航海家约翰·卡波特在寻找西北航道时意外发现。异常丰富的渔业产量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
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90年代之后已不可见,但在中国高中地理教科书中,仍将其标明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3、北海渔场
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来自北极的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一个渔场,冷暖水流在此交汇,鱼产丰富,种类繁多,主要产鲱、鲭、鳕等鱼,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4、秘鲁渔场
世界著名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鳀鱼等800多种鱼类及贝类等。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西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对于冷水性鱼类,特别是鳀鱼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因而秘鲁沿海一带便成为大渔场,渔区宽约370千米。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现今纽芬兰渔场已成为历史。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秘鲁寒流是深层海水上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