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江历史名人录?
关山月(1912年10月25日—2000年7月3日),原名关泽霈,广东阳江人,中国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之
黄伯荣(1922年7月一2013年5月12日),笔名苗木、莫木,广东阳江人,当代语言学家。
何士德(1910年11月15日—2000年12月2日),原名何炳民,广东阳江人,当代的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是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二、赣南历史名人录?
张九龄,杨筠松,周敦颐,辛弃疾,文天祥等。
三、兰州历史名人录?
兰州,古称金城,意为“金城汤池“,自古以来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那么兰州在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名将呢?
1、韩遂(?-215年)
韩遂,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今甘肃省兰州市)人。他既是《三国演义》里露脸比较早的人物,也是在正史(《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佬。
身处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韩遂的一生可谓波澜起伏,多姿多彩。
中平元年(184年),时任凉州从事的韩遂及其领导边章被羌胡叛军劫持,叛军一路攻城略地,在斩杀金城郡太守陈懿后,胁迫二人入伙,叛军推举边章为首领。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韩遂率领数万骑兵,以诛杀朝中宦官为口号入寇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侵逼园陵。汉灵帝派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和中郎将董卓征讨,都铩羽而归,而边章、韩遂的实力进一步扩大,拥有十万之众,天下为之骚动。
中平四年(187年),韩遂杀掉边章及其支持者,拥兵十余万,与马腾等叛军联合攻掠三辅地区。
初平三年(192年)六月,韩遂、马腾等归顺朝廷,率众到达长安。李傕控制下的朝廷任命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凉州。至此,韩遂实际上成为西北一霸,称雄陕甘一带。
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韩遂与马腾这位曾经肝胆相照的好基友闹翻,连年交战,后来为曹操劝和,归顺了朝廷(其实就是归顺曹操)。不过,后来又被曹操征讨,真是相爱相杀,剪不断理还乱。
关于东汉末年韩遂的影响力,曹操首席谋士荀彧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腾)最强。"
2、阎行(生卒年代不详)
阎行,字彦明,后来改名阎艳,金城人(今甘肃省兰州市附近)。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张既传》所作的注释中,概述了阎行的主要生平事迹。
阎行年轻的时候,就以作战勇猛声名在外。他作为韩遂的小将,在韩遂与马腾发生冲突时,他曾经试图用长矛刺杀马超,可是矛折断了,阎行就用短矛击打马超的脖子,差点把马超干掉了。
建安十四年(209年),韩遂派遣阎行拜谒曹操,受到曹操的厚待,曹操向朝廷推荐阎行做犍为太守。阎行回去以后,劝说韩遂投靠曹操,以图长远。韩遂最终同意了,派自己的儿子与阎行的父母一起去京师做人质。
后来韩遂讨伐张猛时,马超与凉州其他将领商议起兵抗击曹操,一致推举韩遂为都督。阎行劝谏韩遂,建议他不要与马超同流合污。曹操成功离间马超、韩遂后,大败他们的军队,阎行随韩遂逃回金城郡。
韩遂此时命令阎行去管理西平郡(郡治在今青海省西宁市),早就心生不满的阎行纠集自己的部下,对韩遂反戈一击。实力不济的阎行最终没干过自己的岳父,于是他带着家人投奔曹操去了,曹操拜他为列侯。
阎行一生最大的成绩就是投靠曹操,协助曹操集团消灭韩遂,平定凉州。
3、薛举(?~618年)
薛举,本来是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后来随着他的父亲薛汪徙居金城,姑且将其算作兰州人。
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家底殷实的他,喜欢结交当地豪杰,称雄于西北边地。
隋朝大业(605年—618年)末年,薛举担任金城府校尉。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时逢年荒民饥,陇西盗贼蜂起,金城县令郝瑗为讨伐贼寇招募兵卒数千人,任命薛举为将。
薛举和儿子薛仁杲及其手下在县衙里劫持郝瑗,假称收捕谋反之人,随即起兵,囚禁郡县官员,开仓散粮以赈济灾民。薛举自称西秦霸王,继而招附群盗,劫掠郡县,所至之处城池皆破。
隋炀帝派遣大将皇甫绾率兵一万人屯驻枹罕(今甘肃临夏县附近),薛举选精兵两千乘着有利的风向前往袭击,皇甫绾兵队大败而逃,薛举乘势攻陷枹罕。 岷山一带的羌族首领钟利俗率众两万归降,薛举兵势大振。接着又略取鄯、廓二州之地。
不到十天的功夫,薛举尽据陇西之地,拥兵十三万人。(《新唐书·卷八十六》)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在兰州称帝,封妻子鞠氏为皇后,封儿子薛仁杲为太子。
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二月,薛举派薛仁杲进犯扶风郡(今陕西省凤翔县),趁其不备,吞并贼寇唐弼十万人的队伍。薛举军势益盛,号为二十万众,筹划攻取长安。
薛军与李世民的唐军作战,互有胜负(还是挺厉害的),不过最终薛举病逝高墌城,其子薛仁杲的军队没过多久就被唐军消灭了。
4、刘雄(?~578年)
刘雄,字猛雀,临洮郡子城县(今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刘雄在少年时期,就才思敏捷,胸怀大志。
西魏大统年间(535年~551年),刘雄受征召入朝为官,成为西魏丞相宇文泰的亲信。先后历担任统军、宣威将军、给事中、子城县令、都督、辅国将军、中散大夫、中书舍人,因功勋卓著被赐姓宇文氏。
公元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受禅登基,建立北周政权,是为孝闵帝。孝闵帝继位后,刘雄加任大都督, 历任司市下大夫、齐右下大夫,掌管小驾部,后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天和五年(570年),刘雄出使北齐,到其丞相斛律光军中,谴责他背约。刘雄出使回来后,不久加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爵周昌县伯,食邑六百户。
第二年,刘雄因在与北齐的边境保卫战中有功,升任军司马,进封周昌县侯,食邑一千四百户。
建德五年(576年),北周大军东征北齐,刘雄跟随齐王宇文宪夺取洪洞,攻占永安。回军时,与宇文宪绕道支援晋州,随后刘雄随军平定并州,授任上大将军,进封赵郡公,食邑二千户。
建德六年(577年),刘雄随军消灭北齐,因功升任柱国。 同年,他跟随宇文宪率军北讨稽胡,回军后,出镇幽州。
宣政元年(578年),抵御突厥入侵,劫掠百姓。刘雄率军出战,但却遭到突厥的包围,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四、济南历史名人录?
济南的历史名人有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攀龙、罗士信等等。
1、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3、张养浩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五、栾城历史名人录
栾城历史名人录
概述
栾城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这些名人在各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为栾城增添了璀璨的历史光彩。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栾城历史名人。
栾城历史名人
1. 李大钊
李大钊(1888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师岩,河北栾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李大钊先后参与组织并领导了许多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 龚自珍
龚自珍(公元1851年8月21日--公元1909年5月29日),字与之,原名懋循,河北省沧县(即今河北省栾城县)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和学者。龚自珍早年留学日本,后赴英国留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的诗作以情操高远、豪放恣肆、凛然忠诚、真挚深沉而著称,被誉为“诗史巨匠”。其中,《己亥杂诗》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3. 杨树达
杨树达(公元1891年3月9日--公元1931年11月),字谦甫,河北栾城人,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家、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杨树达早年投身革命,前往法国留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他非常关切农民的命运,积极发动农民运动,为中国农民争取权益,谋求革命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结
栾城历史名人的杰出贡献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和学习的对象,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栾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通过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栾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能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六、历史传奇名人录?
毛泽东、秦始皇、罗斯福,特朗普
七、历史上文姓的名人录?
历史上姓文的名人
文徵明:明代书画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诗文书画皆工,由精于画。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美名,名重于时,子弟甚多,人称“吴门派”。
文彭:篆刻家、书画家,文徵明长子,继承家学,亦善书画,而精于篆刻,风格工稳,与何震并称“文何”。
文嘉:画家,文徵明次子,工小楷书,善画山水,笔墨秀润,兼能花卉。
文彦博:北宋宰相,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他前后任事约五十年之久,名闻四夷,后被封为潞国公。
文天样:字履善,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大臣、民族英雄、文学家。他生当南宋末年,始终不渝地坚持抗元斗争。他所作的《指南录》可谓为诗史,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所传颂。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康:小说家,满洲镶红旗人,曾官徽州知府,后改任驻藏大臣,以病未就任,卒于家中。晚年作有《儿女英雄传》。
文祥:清代洋务派首领之一,盛京(近辽宁沈阳市)正红旗人。他曾历任清朝工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1861年充任总理衙门大臣,参加“祺祥政变”。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他奉行奕忻的主张,竭力推行洋务“新政”。
文廷式:政治名人,江西萍乡人,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他赞成光绪亲政,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因而受到慈禧太后的嫉视,被参革职。戊戌变法发生后,东渡日本。他能诗词,也有慨叹时事之作,著有《云起轩诗抄》、《闻尘偶记》等。
八、乾县冯市村历史名人录?
存在历史名人因为乾县冯市村地处陕西文化名城西安的西南方向,历史悠久,曾经是一个文化名村,有许多人才涌现,包括近代革命烈士杨开慧、抗日将领何天瑞等人。此外,村庄的建筑文化也很有代表性,例如冯氏祠堂、伯阳楼等建筑都是宋代遗产。乾县冯市村的历史名人、建筑文化等丰富多彩,值得深入探究研究。乾县冯市村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文化旅游景点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当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希望将文化旅游与乡村发展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经济发展水平。
九、青岛发展邮轮的历史?
邮轮旅游在许多青岛市民眼中还是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青岛便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接待国际邮轮的城市之一。
十、明华号邮轮历史故事?
明华号邮轮曾经是中国邮轮历史上的一艘重要船只,具有丰富的历史故事。 该邮轮于1950年在意大利下水,由于其华丽的装修和优秀的客舱设施,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邮轮航线上备受欢迎。然而,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崛起,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明华号邮轮逐渐退出市场。 尽管明华号邮轮已不再航行,但它仍然是中国邮轮历史上的一艘经典邮轮,许多人对其历史、航线和传奇经历充满了兴趣。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