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防救生培训,演习
2.船舶防污染--油污,垃圾,压载水管理
3.保安及保安计划
4.ISM体系管理
5.船舶维修保养
6.航行安全
7.货物积载,装卸管理
8.船员管理---配备,证书,健康,职责
9.其他
无机富辛底漆刷什么面漆?
. 一般选用的 面漆为环氧磁漆或乙烯磁漆效果最好。
无机富锌底漆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它能够以水作为溶剂,又可以耐住400摄氏度的高温,也能耐原油,因此不会发生火灾危险,所以,无机富锌底漆被广泛用于油罐、压载水舱、溶剂仓、油舱、集装箱等环境条件苛刻的海洋钢铁结构、烟囱、桥梁等地方以及冶金行业,不仅如此,它还能够被用作耐热的防锈材料。运输无机富锌底漆的时候,不能让它被雨淋湿,也不能在太阳下暴晒,要做到避免碰撞,运输温度和储存温度都不能低于0摄氏度,必须放置在通风的阴凉、干燥处。
集装箱船的合理压载可以改善什么?
集装箱船的合理压载可以使配载合理的前后吃水,让航行的集中箱在风浪中更加稳定和正常的航速,起到既稳定又安全的船行。
无机富锌底漆的简介?
无机富锌底漆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它能够以水作为溶剂,又可以耐住400摄氏度的高温,也能耐原油,因此不会发生火灾危险,所以,无机富锌底漆被广泛用于油罐、压载水舱、溶剂仓、油舱、集装箱等环境条件苛刻的海洋钢铁结构、烟囱、桥梁等地方以及冶金行业,不仅如此,它还能够被用作耐热的防锈材料。运输无机富锌底漆的时候,不能让它被雨淋湿,也不能在太阳下暴晒,要做到避免碰撞,运输温度和储存温度都不能低于0摄氏度,必须放置在通风的阴凉、干燥处。
大国工匠24位人物介绍50字?
1、管延安
管延安,男,1977年6月19日出生,汉族,山东潍坊人,初中文化,群众。1995年参加工作(农民工)。
18岁管延安就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钳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有空的时候就看书学习,是他最大的工余爱好。
二十多年的勤学苦练和对工作的专注,心灵手巧的他不但精通錾、削、钻、铰、攻、套、铆、磨、矫正、弯形等各门钳工工艺,而且对电器安装调试、设备维修也是得心应手。
先后参与了世界三大救生艇企业之一——青岛北海船厂、国内最大集装箱中转港——前湾港等大型工程建设。
先后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劳务之星”和“明星员工”称号,因其精湛的操作技艺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
2、周东红
周东红,男,1967年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周东红从1988年起获1次生产能手、15次先进生产者、3次文明标兵;2次优秀员工;
2007年获宣城市第二届“杰出职工”荣誉;2009年荣获县级劳动模范,2012年荣获省级劳动模范,2015年4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2016年3月,荣获第二届全国质量奖提名奖;2016年4月,荣获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的“最美职工”称号。
三十多年来,周东红不仅自己的技艺越来越精湛,还带出了30多名徒弟。将“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3、胡双钱
胡双钱,男,汉族,生于1960年7月,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人称为“航空‘手艺人。
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质量金奖等荣誉称号。
胡双钱从小就喜欢飞机。小时候,为了看飞机,他不惜从家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大场机场附近,躲在跑道边的农田里看飞机起落。炎炎夏日,他常常被水沟边的蚊虫叮得满身是包。
胡双钱技校毕业后进入上飞公司。一进门,学钣铆工的他就被分配到专业不对口的机加车间钳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实憨厚的胡双钱选择了留下。凭着“只要能造飞机,自己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的一股劲,他开始了自己的钳工生涯。
30年里,无数艰难时刻他都挺过去了,唯独“运十”飞机的命运成了他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心结。
看到国家又重拾大飞机的梦想,他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再干30年的豪情——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胸怀大飞机梦的年轻人。
4、宁允展
宁允展,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中国南车技能专家。
宁允展出身工匠家庭。在身为工匠的父亲的耳濡目染中,宁允展从小就喜欢手艺。
1991年,19岁的宁允展从铁路技校毕业,进入当时的四方机车车辆厂(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前身),从事车辆钳工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2019年4月,荣获“最美职工”。12月,荣获交通运输部授予的“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颁发“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证书。
5、顾秋亮
顾秋亮,男,江苏无锡人,生于1955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顾秋亮同志从1972年起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工作,在钳工安装及科研试验工作方面已经工作了四十多年,先后参加和主持过数十项机械加工和大型工程项目的安装调试工作。
2009年至2012年,顾秋亮作为蛟龙号海上试验技术保障骨干,全程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四个阶段的海上试验。
参加海上试验时,顾秋亮已是五十多岁,但他克服了严重的晕船反应和海上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等诸多困难,安排好家中生病的妻子,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每年近100天的海试中。
他带领装配保障组不仅完成了蛟龙号的日常维护保养,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压载铁的安装、水下灯光的调整、布放回收接口的设置等;
并将自己的技术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国家深海基地的技术人员,为海试的顺利进行和蛟龙号投入正规化的业务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