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舱位宝官方平台(智能座舱平台)

时间:2022-12-19 16:15 点击:63 编辑:邮轮网

1. 智能座舱平台

智能座舱基础架构解析

整个智能座舱架构参照3层模型构成,其中底层是硬件层,包含摄像头,麦克风阵列,内嵌式存储器(磁盘)EMMC、内存DDR等;中间层是系统软件层,包含操作驾驶域系统驱动(Linux/QNX Drive)与座舱域系统驱动(Android Drive\SPI);中间层之上是功能软件层,包含与智能驾驶公用部分的感知软件,智能座舱自身域的感知软件,功能安全分析层。车机端的在向上层是服务层,包含启用摄像头人脸识别、自动语音识别、数据服务、场景网关、账号鉴权等。

座舱AI智能交互系统是一个独立系统,独立迭代,每月OTA。整个智能座舱系统架构可以参考如下设计模型进行相应的信息交互。与智能驾驶域不同,智能座舱域更偏向于交互层级,也即更加重视智能互联。因此对于网络通信、数据流等信息更加重视。

从下到上整体智能座舱系统包括如下几个大的控制单元应用:

1、车机硬件

车机硬件主要是原始感光或应声部件,用于接收DMS摄像头输入的驾驶员面部或手部信息及OMS输入的乘员信息。同时,接收车内乘员输入的相关语音信息,车载音响、显示等硬件单元。

2、图像或语音处理芯片

这里的图像或语音处理芯片功能包含对人脸识别、情绪识别、手势识别、危险行为识别、多模语音、功能算法等应用。

感知软件:包含多模感知算法、数据闭环的数据埋点、插件管理和基础组件

功能安全:实现芯片处理的硬件级别及软件级别的功能安全分析及构建

系统管理:包括底层OTA、配置组件、功能安全、诊断、生命周期控制等

公共管理:基本日志、链路、配置等软件管理

3、系统及中间件平台

与智能驾驶类似,智能座舱在系统平台层面需要建立硬件适配及驱动控制,包含进行安全数字输入输出单元、电源能量分配、编解码、音频输出、显示、can通信等单元。

4、车机服务

作为智能座舱的核心服务,则更加依赖于车机服务进行相应的能力控制。整个车机服务包括系统控制、车身控制、数据服务、OTA、底盘状态及车身数据等内容。

具体说来实现如下功能:

AI芯片管理:包含该AI芯片级以上的系统管理与配合,进行进程监控、OTA、HBSerrvice

感知数据软件包SDK:包含接收传感器感知数据结果,融入AI芯片算法中,并提供数据包Pack的录制功能

控制软件包SDK:提供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感知算法控制开关,录制开关等功能

应用框架:完成相关业务流程,比如场景定义、多模态语义解析等

业务层:在应用框架之上,完成相关业务实现过程,比如FaceID注册,工作模式定义、OTA、数据闭环等

数据服务:包含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回灌;数据指标评测、诊断管理;模型训练、模型测试、模型管理;数据标注、标注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5、决策中心

决策中心包括通过感知SDK建立场景SDK,从而构建定制化场景及图像/语音感知能力。

多模态座舱交互技术总体包含:语音+手势+视线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这里我们把图像和语音感知处理能力统称为多模态交互应用技术框架。其处理过程包含定义车身数据库、车内感知数据库,并进行用户交互行为数据库构建,开发用于云端场景推荐匹配SDK,后续用于解决全场景联调服务推荐功能。进一步的,采集用户典型场景行为数据,将实际用户行为数据输入个性化配置引擎可推动实现端上场景SDK。最终解决车控、音乐、支付等常规服务推荐功能。

6、交互应用

整个交互应用包括车身控制、系统控制、第三方APP交互控制、语音播报、用户界面等几个方面。同时,对于第三方应用中的地图、天气、音乐等也有一定要求。

7、云端服务

由于大量的数据涉及远程传输和监控,且智能座舱的大算力算法模块处理也更加依赖云端管理和计算能力。智能座舱云端服务包括算法模型训练、在线场景仿真、数据安全、OTA管理、数据仓储、账号服务等。

场景网关:融合多个服务,比如驾驶员监控的faceID或语音识别进行场景理解,用于行为分析,推送

账号鉴权:对服务接入进行鉴权,只有授权账号才能进行服务

faceID:驾驶员人脸识别

数据闭环管理:数据接入平台、OTA升级等

智能座舱算法算力解析

智能座舱的高速发展催生算法数量攀升,算力需求增加。到2021年,摄像头能够覆盖轿车乘客,IMS检测最多达5人,多模语音分离最多也达到5人,2022年,大概有150个算法驱动300个以上的场景应用;到2023年,开发者生态建立后,第三方感知将大幅增加,全车的离线多模语音交互将需要更多的算力。车载智能化AI系统包括车载AI场景、算法、开发工具、计算架构、车载AI芯片。整个智能座舱AI系统视觉、语音、多模融合。23年,座舱AI算法将达到白万级。

在数据方面整体提高50%的处理效率,在算法方面平衡计算和带宽上的高效神经网络结构。在算力上将从个位数量级向百位数量级增长,一般情况智能AI座舱是一个独立系统,独立迭代,每月OTA。

如下表示了智能座舱在其AI算法发展上的能力分配表。总结起来智能座舱算法模块主要分为几个大类:

驾驶员面部识别类:包含人头识别、人眼识别、眼睛识别等;

驾驶员动作识别类:手势动作识别、身体动作识别、嘴唇识别等;

座舱声音识别类:前排双音区检测、声纹识别、语音性别识别/年龄识别等;

座舱光线识别类:座舱氛围灯、座舱主体背景、座舱内饰等;

车载智能交互算力需求趋势,表示传感器增长趋势主要体现在舱内传感器数量和像素的提升,带来对算力需求的大幅提升。此外,对于智能座舱而言,麦克风数量也从集中双麦克风/分布式4麦克风,向分布式6-8个麦克风方向发展。

智能座舱开发流程

智能座舱开发流程涉及利用新场景、场景库进行场景定义;利用HMI设计工具进行UI/UE设计(包含界面及交互逻辑设计);利用HMI 框架构建工具搭建整个交互设计平台;由开发人员基于搭建的交互设计平台进行软硬件开发;测试人员深入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进行阶段性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测试结果部署于车端进行搭载。整个过程由开发设计人员进行全方面维护。

2. 智能座舱平台有哪些

德西赛威,华阳集团,,

3. 智能座舱产品开发

2021年智能座舱概念股有以下:

1、均胜电子:

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多年深耕智能座舱领域,订单有望持续放量。均胜智能座舱业务主要由德国PREH负责,其智能座舱系统集成触屏技术、全液晶仪表、抬头显示、车载信息娱乐、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2019H1,公司电子座舱&智能车联业务总计获得42亿订单。此外,均胜自主研发的一芯双系统的新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方案将进一步助力均胜打开中国市场,拓展新客户。

2021年第二季度,均胜电子实现营业总收入113.6亿元。

2、欧菲光:

"2017年年报公司表示,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将重点发展ADAS和智能座舱两项业务。2016年11月,公司拟以7,020万元人民币的总对价收购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全部个人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将成为上海智能车联的全资子公司。依托其在汽车行业的客户资源和资质以及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公司将加速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战略布局。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43.76亿,同比增长-68.06%;毛利润为4.608亿,毛利率11.36%。

3、中科创达:

德赛西威是公司客户,公司在智能座舱及HMI方面与德赛西威均有合作。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9.04亿,同比增长48.81%,净利润为1.67亿,毛利润为3.508亿。

4、北汽蓝谷:

公司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制定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规划,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以及供应商资源协同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研发和产品转化。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16.07亿,同比增长11.17%,净利润为-9.6亿,毛利润为-2.019亿。

5、德赛西威:

智能座舱营收占比97%+,凭借技术+成本+客户优势,加速车载娱乐系统国产替代,逐步淘汰尾部竞争对手,市占率有望持续上升。一芯多屏融合,由分布式离散控制向座舱域控制高度集成是智能座舱当下最重要升级方向,下游主机厂自身研发实力仍在布局中,中短期对一级供应商依赖度较高,为公司成长提供良好时间窗口。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20.41亿,同比增长40.63%;净利润为1.41亿,同比增长-18.89%。

6、中国长城:

公司在汽车领域主要有汽车智能网关设备、智能座舱、三电控制BMS/VCU/MCU。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71亿元,同比增长44.96%;实现扣非净利润-630.5万元,毛利率19.87%。

7、水晶光电:

公司在激光雷达及智能座舱方面均有相关技术储备。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11.34亿,同比增长27.02%,净利润为1.79亿,毛利润为3.031亿。

4. 智能座舱平台是什么

软件定义汽车,以前汽车每一块的功能都比较独立,相当于在一个控制器里完成一件事情,而现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一些服务,还有智能座舱越来越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它的软件交叉就非常复杂。一个是软硬分离,第二个是把控制分离,很多硬件所涉及的控制器,就由执行模块,更多的业务逻辑放在更上一层解决。这样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更有趣的一些创新化的应用。

5. 智能座舱平台软件开发岗位信息

有前途。

岚图现在给的研发人员待遇都非常不错,像三电工艺工程师,云端开发工程师,智能驾驶系统集成工程师,决策规划算法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自动驾驶功能安全工程师,智能座舱工程师,HMI开发工程师,高级软件系统工程师,控制系统架构工程师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岗位,这些岗位一年到手不会低于25万。所以岚图做研发有前途。

6. 智能座舱硬件

1 海思半导体 昇腾310(华为首款全栈全场景人工智能芯片)、昇腾910(算力最强AI处理器)

2 联发科 天玑9000SoC、天玑7000

3 寒武纪 第三代云端AI芯片思元370

4 地平线 全场景整车智能中央计算芯片征程5

5 中星微电子 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芯片“星光摩尔一号”

6 平头哥 AI推理芯片“含光800”、自研云芯片倚天710

7 四维图新 新一代车规级高性能智能座舱芯片AC8015

8 昆仑芯 第二代昆仑芯片

9 北京君正 多核异构跨界处理器—X2000、2K HEVC视觉物联网MCU—C100

10 芯原微电子 Vivante®神经网络处理器IP

11 瑞芯微电子 CPU+GPU+NPU硬件结构设计的RK3399 Pro

12 依图科技 云端视觉AI芯片求索QuestCore™

13 思必驰 第二代人工智能SOC芯片TH2608

14 全志科技 针对VR一体机应用推出VR9专用芯片、XR系列MCU+WiFi产品

15 黑芝麻智能 第二颗车规级智能驾驶感知芯片华山二号A1000 pro

16 燧原科技 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邃思2.0”芯片

17 天数智芯 云端7nmGPGPU产品卡“天垓100”

18 杭州国芯 GX8002 超低功耗AI语音芯片、GX8010 物联网人工智能芯片

19 西井科技 AI芯片DeepWell

20 国科微 DVB/IP融合4K超高清芯片GK6323V100B

21 嘉楠耘智 集成机器视觉与机器听觉能力的系统级芯片勘智K210、中高端边缘侧应用市场的推理芯片勘智K510

22 景嘉微 图形处理器芯片(GPU)-JM7201、JM9系列图形处理芯片(完成初步测试工作)

23 云天励飞 自主可控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云天初芯TMDeepEye1000

24 富瀚微电子 轻智能摄像机芯片FH8652/FH8656/FH8658系列产品

25 华夏芯 高性能SoC GP8300、低功耗异构多核SoC GP3600

26 兆易创新 GD32L233系列全新低功耗MCU

27 比亚迪半导体 90nm高端IGBT芯片

28 翱捷科技 移动智能终端芯片ASR8751C、多模数据通信芯片1802系列

29 爱芯元智 高算力,高画质,高能效比的SoC芯片AX630A

30 灵汐科技 类脑芯片KA200

31 启英泰伦 人工智能语音芯片CI100X系列

32 安路科技 28nm制程的PHOENIX1系列芯片

33 清微智能 多模态智能计算芯片TX510、集成独立NPU的蓝牙主控芯片TX231

34 熠知电子 微内核ManyCore架构芯片技术

35 鲲云科技 数据流AI芯片CAISA

36 比特大陆 算丰第三代人工智能芯片BM1684

37 大华股份 HDCVI6.0 4K实时AD芯片(2019)

38 零边界 工规级32位MCU

39 深思考人工智能 医疗影像专用AI芯片M-DPU

40 异构智能 专为卷积神经网络设计的AI推理芯片NovuTensor

41 深维科技 超高性能图像处理方案ThunderImage

42 欣博电子 超低功耗SVAC2.0智能芯片(2019)

43 人人智能 集成人工智能操作系统FaceOS的“智能芯”

44 出门问问 AI语音芯片模组“问芯”

45 芯驰科技 V9芯片-ADAS及自动驾驶

46 肇观电子 低功耗高性能SoC芯片NE-D163A

47 知存科技 存算一体SoC芯片WTM2101

48 探境科技 音旋风系列的第二代产品,共包括VOI311(轻量版)、VOI621(升级版)和VOI721(增强版)三款芯片

49 安霸半导体 人工智能视觉处理器CVflow®系列最新芯片CV5

50 深思创芯 芯片Abucus Vi-SS6500F、第二代Abucus Vi-SS6800S

7. 智能座舱平台平台软件系统需求

哈曼车机系统是哈曼国际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的智能座舱系统,基于哈曼智能座舱平台。

哈曼车机智能座舱平台为一机多屏解决方案,在满足数字仪表功能安全的同时,通过 Android 系统为用户带来丰富的信息娱乐和无缝互联体验。顺应轻量化趋势,智能座舱可以以更经济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

8. 智能座舱平台软件需求

智导互联的座舱控制是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座舱域控制器【DCU】为核心,推动包含【液 晶仪表盘】、【中控屏】、【流媒体后视镜】、【抬头显示】等部件在内的多屏融合。

通过整合分散的感知能力,目前智能座舱系统已经发展到域内集中阶段。在座舱域控制器为核心的 架构下,智能座舱系统各部件实现自身信息提供和人机交互功能。

9. 智能座舱平台解决方案 长城

公司还不错。

2003年在上海成立,2019年年底重组合并为弗迪科技,总部坐落于深圳。现有员工17000余人,与主机厂合作经验丰富,十六年累计供货配套450万+车副、年产能100万+车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

弗迪科技拥有3大研发基地和7大生产基地,深圳、西安、长沙、安阳、商洛、丹阳、惠州,建筑面积共84万平方米。

公司以技术为核心,调整布局,目前主要涉及7大常规领域和4大特殊领域。七大领域包含:出租车、私家车、城市建筑物流、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和环卫车;4大特殊领域包含:矿山、机场、港口和仓储。

公司目前拥有十大产品线,分别是:整车热管理产品线、整车线束及配电产品线、智能座舱产品线、ADAS产品线、被动安全产品线、悬架系统产品线、制动系统产品线、转向系统产品线、排放系统产品线和车身附件产品线,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专用车三大领域。

具备从需求承接到产品量产的一体化能力。弗迪科技充分掌握核心技术,具有集成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及服务。随着弗迪科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已陆续与不同品牌达成合作,包括:长城,长安,东风,奇瑞,上汽通用五菱,蔚来,宝能,小鹏,潍柴,一汽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