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的科考船
中国石化轻质船燃为东方红三号科考船加油,据悉,3月12日,中国石化燃油公司近日在山东青岛大港码头首次为东方红三号科考船供油,首单供油605吨,轻质船用燃料油助力其完成海洋科考任务。近年来,燃料油公司先后为雪龙号,雪龙二号,沈括号和向阳红06号等科考船提供优质供油服务。
2. 我国科考船完成马里亚纳海沟
2012年6月27日11点47分,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世界深潜纪录,从此为中国人进入深海世界打开了大门。
“蛟龙”号潜航员 唐嘉陵:当时我们三次下潜,三次突破7000米,我们都展示了我们的五星红旗。当时我们感觉到,我们虽然说远离祖国大陆,但是我们背后有我们强大的祖国,只有我们强大的祖国,才能有“蛟龙”号这样的国之重器的出现。
3. 我国科考船圆满完成了在海底做实验的任务
1、长征一号火箭
长征一号(CZ-1)是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00千克。
长征一号火箭于1965年开始研制。1969年11月,长征一号火箭首次试飞,由于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
1970年4月24日,首次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太空。该火箭共进行三次卫星发射,成功率66.67%,第三次发射时间是1971年。
2、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各种类型的用户机组成。中心控制系统可通过地面网络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并可为集团用户提供指挥控制所需的系统数据。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可实现区域连续的导航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功能。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也被称作北斗一号。
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较早投入使用的第一代试验用系统,使用的是有源定位,由三颗定位卫星(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份卫星)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以及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服务。校准精度为20米,未校准精度100米。
3、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天河二号”是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
成为2013年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2014年11月17日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连续第四次获得冠军。
2015年5月,“天河二号”上成功进行了3万亿粒子数中微子和暗物质的宇宙学N体数值模拟,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万年之后至今约137亿年的漫长演化进程。
同时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粒子数最多的N体数值模拟;11月16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公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连续第六度称雄。
2016年6月20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号”登上榜首。
2018年11月12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达拉斯发布,中国超算“天河二号”位列第四名。
4、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
2011年,中科院正式启动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制,这既意味着中国科学家率先向星地量子通信发起挑战,更意味着中国或将领先欧美获得量子通信覆盖全球的能力。
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墨子号”。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
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命名量子卫星,将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
5、雪龙号极地考察船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简称“雪龙”号(英文名:Xue Long),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
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按照中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
雪龙船耐寒,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雪龙”号已先后31次赴南极。
至2014年7月已6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2018年3月11日,正在南极阿蒙森海及附近海域执行海洋综合调查任务的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深入西风带中心海域和气旋影响区,获得了南极绕极流核心区域全深度断面观测数据。
4. 我国的科考船有哪些
南极科考船是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是一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满载排水量21025吨。
雪龙号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按照中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
远望5号是中国第三代航天测量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集船舶建设、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身,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测控装备两大部分组成,分为船舶、测控、通信、气象4个系统。满载排水量2.5万吨,抗风能力可达12级以上,能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 。
5. 我国科考船?
11月21日9时,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下称“中山大学”号)入泊珠海高栏港烽火海洋码头。 “中山大学”号顺利入泊母港,意味着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执行科考任务。
“中山大学”号总长114.3米,型宽19.4米,排水量6880吨,续航能力15000海里,定员100人,拥有约720平米室内实验室和610平米甲板作业面积,是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6. 我国的科考船雪龙号为什么要把科考站的垃圾装运回国呢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首批154名队员搭乘“雪龙”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22年4月中旬返回国内。
据悉,第38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并对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
7. 我国的科考船有多少艘
中国在南极有两艘科考船,一艘是补给船,一艘则是用于科研的船。
8. 我国的科考船有几艘
科学考察船
科学考察船,是指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舶,如美国ATLANTIS号、英国JAMES COOK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科学考察船
基本介绍
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舶。结合美国ATLANTIS号、英国JAMES COOK号、挪威G.O.SARS号和日本CHIKYU号等科学考察船综合分析国外海洋科学考察船的现状。对我国现有的科学考察船现状进行分析与对比,提出我国发展海洋科学考察船的方向。
9. 我国科考船的建造水平
东方红”海洋实习调查船是我国第一艘2500吨级海洋实习调查船,1965年1月20日下水交付使用,被正式命名为“东方红”号。1996年1月21日运行了整整30年正式退役。
“东方红2”号,199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海洋综合性调查船之一。其主要从事海上教学实习和海洋环境、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声学等工作。
我国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3”船2019年5月30日交付使用。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和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科学考察实习船,是国内首艘、世界第4艘获得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最高等级-静音科考级(Silent-R)证书的科考船,是世界上获得这一等级证书的排水量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船。
10. 我国科考船雪龙号要去南极去考察一般选择在我们的
1984年12月27日,我国南极考察总指挥陈德鸿、南极洲考察队队长郭琨、副队长董兆乾和有关人员登上南极洲的乔治岛。他们是我国南极考察队的第一批登岛人员。
为试选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址,他们于下午1时乘海豚式直升飞机离开停泊在乔治岛民防湾的“向阳红十号”科学考察船,到乔治岛上察看地形。他们先后到达岛上的10多个地方。
12月27日晚上7点40分钟,我国另一批南极考察队员乘“长城二号”登陆艇登上乔治岛,进行建站选址的一些具体工作。
12月29日21时50分(当地时间),经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批准,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址选定在此地的菲尔德斯半岛上,方位是南纬62度13分,西经58度55分。12月31日上午(当地时间),中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的奠基典礼隆重举行。长城站位于乔治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它面临民防湾中的一条小湾,这条小湾已被中国南极考察队命名为长城湾。
长城站背靠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十分丰富。这里地势开阔,滩涂约长2000米,宽约300余米,是企鹅自然保护区、鸟类自然保护区、鲸鱼保护区、植物和化石保护区。这里,在夏季还能看到成片黄绿色的地衣和苔藓,是科学家进行考察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