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舶传动系统范围包括哪些
玻璃钢船用长轴,冲锋舟用短轴,还有超长的貌似是捕捞船用的。
2. 船舶动力装置的传动方式
和大多数人猜想的不一样,螺旋桨其实基本不使用钢铁材料打造,因为这玩意儿不耐腐蚀,而且不易加工切割,因此在二战之前,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螺旋桨大多采用的是高强度黄铜(铜锌锡合金)铸造而成。这种材料强度较高,又比钢材更好加工塑型,特别是在海水的高盐环境下有很好的耐腐蚀作用,在造船业曾经得到了长时间的青睐。
(1911年泰坦尼克号黄铜螺旋桨安装)
但是随着船舶特别是军舰的快速发展,吨位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黄铜逐渐显露出自己的劣势。首先万吨级海轮要求使用与自己体型相符的米级以上大叶片螺旋桨,而黄铜材质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疲劳性较弱,因此必须保持一定的厚度和体积才能满足要求,而这就造成了螺旋桨重量过大,不仅增加了船舶动力负担,而且对传动轴承的磨损也更加剧烈。
(脾斯麦号战列舰)
另一方面,船只速度的加快促使螺旋桨的旋转速度不断提高,附加在叶片上的空泡腐蚀量(旋转过程中气泡快速生成与爆裂造成的腐蚀)也成倍增加,而这就导致黄铜发生了不可逆转的脱锌现象,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随着黄铜螺旋桨经常性的开缝破损断裂,迫切地要求人们找到一种更适用于大型船只的新型螺旋桨材料。
(螺旋桨边缘空泡腐蚀)
这样的尴尬最终被英国海军所打破,在二战中,英国海军为了提高鱼雷艇的速度,给它们加装了飞机发动机,这使得螺旋桨的速度成倍增加,结果在使用黄铜螺旋桨的试验过程中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空泡腐蚀现象,有时候甚至没到100海里就直接龟裂折断。英国海军在经过多次试验对比后,最终选择了一种新型的镍铝青铜材料制造螺旋桨,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英国1935年级高速鱼雷艇)
镍铝青铜材料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它的密度比黄铜小10%,但是耐空泡腐蚀性能是黄铜的3倍,腐蚀疲劳强度是黄铜的2倍,在海水特别是高污染海水中的脱材料现象也比黄铜要小50%以上,难能可贵的是镍铝青铜还继承了黄铜材料易铸造,好切割的优点。经过实际应用统计,使用镍铝青铜材料制成的螺旋桨厚度减少了8%,重量减轻15%,螺旋桨的寿命提高两倍以上,效率提高20%。正因为它如此优良的特性,在二战后迅速普及,成为了大型船舶,特别是大型潜艇和军舰(包括航母)螺旋桨材料的不二选择!
在镍铝青铜材料的基础上,西方各国还通过调整镍铝成分配比以及使用新的急冷铸造法,进一步提高了军舰螺旋桨的耐腐蚀性能和抗拉强度。而为了减少船只噪音,又通过增加螺旋桨叶片和使用大倾斜的外形,取得了不错的静音效果,在泵推技术没有诞生之时,七叶大倾斜螺旋桨是各国核潜艇的标配,航母因为对噪音的要求没有核潜艇高,因此使用的多是维护性和成本更低一些的五叶大倾斜螺旋桨。
(潜艇七叶大倾斜螺旋桨)
而即使有了镍铝青铜材料和急冷加工技术,想要铸造打磨出合格的航母螺旋桨依旧不是那么容易。美军尼米兹和福特级航母上总共有4个五叶螺旋桨(便于转向机动),每一个直径大约6.4米,重量约为30吨。
(尼米兹级航母螺旋桨)
然而这么大的航母螺旋桨却对精度的要求极其严苛,表面要求绝对平整光滑,曲面角度要求丝毫无差,加工铸造难度极大。以几个工人轮班打磨数十天才能完成,现在多采用7轴五联动大型数控机床加工,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但是这种机器目前全世界能制造的不超过五个!你说难度大不大?
3. 船舶系统主要由哪些系统组成
船舶的通风系统有以下几个,有机舱通风系统,生活区通风系统,特殊区域通风系统和货仓通风系统。
机舱通风系统分一般通风和强制通风,强制通风是指为特殊设备专用。生活区通风分内部循环通风和自然循环通风。特殊区域通风指厨房,电瓶室等。
货仓通风系统是指为货仓专用通风,当装载特殊货物需要通风时才开启,一般不常用。
4. 船舶传动设备有哪些
液压技术是电子和机械技术之间的一种技术,把“传动”和“控制”结合起来是液压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国防工业中,海、陆、空各种战备武器均采用液压传动和控制。如飞机、坦克、舰艇、雷达、火炮、导弹及火箭等。
在民用工业中,众多行业也都广泛采用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
(1)机床工业。压铸机、造型机、冲压机等。
(2)冶金工业。有电炉控制系统、轧钢机的控制系统、平炉装料、高炉控制等。
(3)工程机械。有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桥梁启闭机。
(4)农业方面。有联合收割机的控制系统、拖拉机的悬挂装置等。
(5)汽车工业。有全液压越野车、液压自卸式汽车、液压高空作业车、消防车等。
(6)轻纺工业。有塑料注塑机、橡胶硫化机、造纸机等。
(7)船舶行业。有工程船舶、水翼船和气垫船等。
(8)建材工业。水泥窑控制系统等。
另外,近几年出现的太阳跟踪系统、海浪模拟系统、飞机驾驶模拟器、火箭助飞发射装置以及紧急刹车装置等,均采用液压技术。
总之,一切工程领域,凡是有机械设备的场合,均可采用液压技术来实现一定的功能与作用。
5. 船舶轴系的作用是
船体部位:船体由甲板、侧板、底板、龙骨、旁龙骨、龙筋、肋骨、船首柱、船尾柱等构件组成。
船或船舶,指的是:举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手段。另外,民用船通常称为船、船舶、轮机、舫,军用船称为舰、舰艇,小型船称为艇、 舢舨、筏或舟,其总称为舰艇或船舶。
船舶动力设备
船舶必须配置一整套符合规范要求的动力装置和辅助设备后,才能在水上航行。这些动力装置包括有船舶主动力装置、辅助动力装置、蒸汽锅炉、制冷和空调装置、压缩空气装置、船用泵和管路系统、造水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等。这此机电动力设备主要集中于机舱,专门管理这些设备的技术部门是轮机部。
1、主动力装置
船舶主动力装置又称"主机",它是船舶的心脏,是船舶动力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
(1)船舶主机
能够产生船舶推进动力的发动机的一种俗称,包括为主机服务的各种泵和换热器、管系等。目前商船的主机是以船舶柴油机为主,其次是汽轮机。
(2)传动装置
把主机的功率传递给推进器的设备,除了传递动力,同时还可起减速、减震作用,小船还可利用传动设备来改换推进器的旋转方向。传动设备因主机型式不同而略有差异,总的来说由减速器、离合器、偶合器、联轴器、推力轴承和船舶轴等组成。
(3)轴系和推进器
船舶推进器中以螺旋桨应用最为广泛,大多采用固定螺距或可调螺距的螺旋桨推进器;船舶轴系是将主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的装置。船舶主机通过传动装置和轴系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推力,克服船体阻力使船舶前进或后退。
2、辅助动力装置
船舶辅助动力装置又称"辅机",是指船上的发电机,它为船舶在正常情况和应急情况提供电能。由发动机组、配电盘等机电设备构成了船舶电站。
6. 船舶传动轴系的组成和结构原理
1柴油机推进装置:比较省油、,经济性比较好、有良好的操作性、启动方便、正倒车迅速, 但是不能做到很大的功率,一般用于低速巡航;2;燃气轮机:能较好的满足现代舰艇对动力装置提出的高速、高机动性和极低单位质量的战术、技术要求,但主机由于没有反转性,必须要设置专门的倒车设备;启动时必须借助启动电机或其他机械启动,所以燃气轮机的启动操作性较差;由于燃气的高温,叶片材料的工艺需具备良好的材料,且价格昂贵,工作可靠性差,且寿命短。燃气燃烧由于需要的空气流量很大,所以需要的管道尺寸较大,不利于舱内的布置。
3蒸气轮机:能提供较大的功率,机组振动小、噪音少‘工作可靠性大、蒸汽轮机使用的低劣燃油料,对滑油的消耗率较低;但是蒸汽轮机的总质量及尺寸很大。占据了船体许多的排水量及空间;燃油的消耗量也大,装置效率低下,续航力降低;蒸汽轮机的机动性较差,启动速度慢,一般在舰艇上为保证立即起锚的要求,一般以暖机状态停泊(不熄火),从而增加停泊时的燃料消耗。
4联合动力装置:即蒸汽轮机与燃气轮机结合方式、柴油机与燃气轮机结合方式、燃气轮机与燃气轮机结合方式。
5核动力装置:以极少的燃料获得巨大的能量,保证舰艇能以较高的航速航行极远的距离;核动力装置能发出极大的功率;核动力装置工作时不需要消耗空气而获得能量,这就不需要进、排气装置。(所以一般潜艇使用较多);但是由于核反应堆需要加装多层屏蔽系统,使得装置质量显著增加,操作管理检查系统比较复杂,另外在核动力装置舰船上还必须设置专门的机器设备,用以装卸核燃料和排除反应堆中载有的放射性排泄物;核动力装置使用的高技术含量使得装置的造昂贵。
7. 船舶传动轴系包括
船舶由船体、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三大部分组成。 1、船体 船体可分为主体部分和上层建筑部分。主体部分一般指上甲板以下的部分,它是由船壳(船底及船侧)和上甲板围成的具有特定形状的空心体,是保证船舶具有所需浮力、航海性能和船体强度的关键部分。
船体一般用于布置动力装置、装载货物、储存燃油和淡水,以及布置其他各种舱室。
2、船舶动力装置 船舶动力装置包括:推进装置——主机经减速装置、传动轴系以驱动推进器(螺旋桨是主要的型式);为推进装置的运行服务的辅助机械设备和系统,如燃油泵、滑油泵、冷却水水泵、加热器、过滤器、冷却器等。
8. 船舶动力系统包括哪些
舰船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1.主机:它是推动舰船航行的动力机,有内燃机主要是柴油机和燃气轮机,蒸汽轮机,推进电机组以及核动力装置等;
2.传动设备和轴系:它是主机到螺旋桨之间的传动设备的总称,包括:离合器,减速箱,轴系,推力轴承等;
3.机舱机械设备和动力管路:它包括发电机组,空压机,燃油泵,滑油泵,冷却水泵,机舱内各箱柜,维修设备,滑油管路,燃油管路,冷却水管路,压缩空气管路和排气管路等;
4.为实现无人机舱所设置的自动控制系统。舰船动力装置还包括甲板机械,特种机械和船舶系统,包括保船系统和生活系统。
9. 船舶传动系统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船舶的电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螺旋桨给水一个向后的推力,水给螺旋桨向前的推力,带动船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