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船重工民船研发中心

时间:2022-09-10 08:16 点击:171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船重工民船研发中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地址是哪

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72号。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前身是1963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船舶工业从第三机械工业部分出来成立的第六机械工业部。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的重大决定和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工作部署,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已于2017年12月15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手续。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2019年7月1日,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其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正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2019年7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集团”)正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2019年10月25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

中国船舶重工各研究所排名

中国船舶重工各研究所排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成立于1999年7月1日。由中央管理,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

研究院所:

1、中国舰船研究院。

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5、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6、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等。

发展前景

1、 一方面,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如何啃掉低端产能过剩这根“硬骨头”,实现“重组瘦身”成为船舶行业监管层所面临的挑战。

2、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不断实现自身的优化升级。

713所

1、从1963年开始,本所作为国家指定单位进行铅酸蓄电池的研制。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并形成批量生产,本所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电池厂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精良的研究队伍。

2、致力于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内的化学电源及特种电源研究,其研制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际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科技大会上获奖。

3、1997年、1998年分别通过国标gb/t9001-1994(iso9001:94)和国军标gjb/z9001-96双重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其产品包括2v、6v、12v三大系列39个品种,本研究中心研制的全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铁路、银行、国防等系统并出口海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阀控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年生产能力1万kvah。

4、长期的品质追求也得到了用户的肯定,先后获得了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国防通信网设备器材进网许可证、铁道部机车电池定点生产厂家之一、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证书”、通过电力部质量检测、通过中国联通配套设备入围评审。713所。

中船重工是什么企业性质

特大型国有企业。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

拥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二级成员单位84家,其中二级企业54家,科研院所28家,境外机构18家,总资产4400亿元,员工17万人。

扩展资料:

中船重工的业务:

中船重工在军船领域有着先进的科研、生产手段和强大的自主创新开发能力,能承接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两栖舰艇和各种水中兵器、舰载武器与舰用电子设备及各种军用桥梁的设计制造与售后服务。

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国外装备引进、 合作生产、舰艇改装和修理业务。主要从事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生产,2017年已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33位,位居全球船舶企业首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我们

你好,我能向我介绍中船重工710的一些情况吗?里面的装备生产部发展和前景如何,我是一名小硕!谢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

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员工14万人,总资产1,900亿元。其中包括国内外著名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武昌造船厂、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和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集中集团公司旗下优质船舶配套资产,发起设立了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并陆续组建了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船重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公司。

中船重工拥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集中了我国舰船研究、设计的主要力量,有3万多名科研设计人员, 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多个大型实验室,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能够按照世界知名船级社的规范和各种国际公约,设计、建造和坞修各种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LPG船、LNG船及工程船舶等,并出口到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年造船能力500万吨。

中船重工拥有国内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能力,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各种系列的舰船主机、辅机和仪表、武备等设备的综合配套能力。

中船重工拥有较强的大型成套设备开发制造能力,自主开发生产的上百种非船舶产品,服务于航天、水电、冶金、石化、烟草、铁路、汽车以及市政建设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并出口到世界各地。

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经营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的全部国有资产;开展境内外投融资业务;承担以舰船为主的军品科研生产;承担国内外民用船舶、设备和非船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修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境外带料加工、工程建设、建筑安装,以及国家授权、委托和法律允许的其它业务。

中船重工的战略目标是创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的船舶集团,成为中国造船业的主导力量和中国海军装备最强最大的供应商。

到2008年底,中船重工总资产达到2221亿元,为成立时的7.3倍;所有者权益达到405.8亿元,为成立时的4.2倍;全年完成经济总量1145亿元,为成立时的8.2倍;营业收入1034亿元,为成立时的8.2倍;利润总额62.3亿元,成立时为-2.67亿元。

关于《中船重工民船研发中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必看十大热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