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拖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啊
“拍拖”一词源于清乾隆年间。那时珠江口的水深不高,江口又窄,暗礁与浅沙丘分布又比较分散凌乱,所以外来的大型商船要进驻珠江口岸就比较困难,大船无法自行行驶以靠岸卸货。为解决困难,争取时间,便利经商,珠江口的船夫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大船准备进驻珠江口之前,先让大船停驶,然后珠江口的两岸分别以三五七条小渔船各用缆绳拖着要拍岸的大船引航。小船出力和指向,大船就什么都不用干而等着小船的牵引停拍靠岸卸货。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而且船夫们还另外赚多一份苦力费。因此在珠江口对这两种船有另外的别称以便管理和运作,那些牵引大型商船的小船称为拖船,而需要拖船们引航拍岸的大型船只则称为拍船,故而有拍必有拖。久而久之,那些船夫们看见恋爱中的年轻人们在珠江边上手牵手、手挽手地谈情说爱时,倒挺象拍船与拖船般的形象和关系,便戏称谈恋爱为“拍拖”。因船夫们的口语习惯同工作范围,而且“拍拖”这个词形象贴切实际又生动温情,广东口语化特浓,所以“拍拖”代指谈恋爱一词便很快传遍了整个珠江口,并由于经商口岸的经济主导关系而又传至广东的内部地区~~故此,“拍拖”在当时的环境只是一个在船夫们间流传的一个低俗俚语,入不了大雅之堂。但毕竟白话文的革命给这个词赋予了新生,使得“拍拖”一词成为恋爱词典中的经
二、谁能告下 拍拖和放鸽子 的来意是怎么回事?
拍拖是来自广州话的词,花尾渡是旧时广东地区水路运输的一种内河船,船体硕大,并有三层船舱。上层是餐楼(一等客舱),中层是公舱(二等客舱),下层和船首是货舱。花尾渡的特点是船上没有动力设备,而靠小火轮拖行,因为容量大噪声小,所以很受欢迎。拍拖是花尾渡进出港时的一种操作方法。以广州为例,以前内河船码头设在长堤,那一带河面复杂,船又多,而小火轮和花尾渡之间的缆绳长达十丈,很难靠泊,这时就要拍拖了。两船并拢,船员用粗缆扣紧船身,一大一小,共同进退,就好像情侣逛街一样。后来拍拖就被用来描述恋爱关系了。
船离广州拍拖至南石头,便要停船报关。此处河面已变宽,于是便开始“放拖”,小火轮用拖缆拖带着花尾渡,迳行驶向目的港。到码头靠岸后便实行“甩拖”,小火轮自去下锚碇泊,宣告本次航行结束。
随着拍拖一词的演化,“甩拖”也被用于形容情侣分手,这个带俏皮意味而又颇为形象的广州俗语,解放前很长一段时间是相当流行的。拍拖一词本发源于广州,但在香港,到目前仍很时兴,各种报刊关于娱乐圈中人的报道,此词使用频率很高。而今,曾经盛极一时的花尾渡早已无踪可寻,但由花尾渡产笺“拍拖”一词却在香港用得大行其道,这种语言现象是很值得玩味的。
拍拖,多么形象多么温馨的词语,诗经里不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句子么。在人生的长河中,风雨怎会少,只有牵住她的手,才能相携共进,心里才会踏实。
三、蕉麻是什么?
亦称马尼拉麻。
学名Musa textilis。从叶柄中制取纤维,其重要性在叶纤维中居第二位。原产于菲律宾,于19世纪成为制绳的主要原料。1925年荷兰人在苏门答腊种植蕉麻,美国农业部在中美洲设立种植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产量激增。
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马尼拉麻。热带纤维作物。原产菲律宾。厄瓜多尔和危地马拉等国有少量种植。中国台湾、广东曾引种。蕉麻是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茎和叶子跟芭蕉树相似,故名蕉麻。花黄色,叶柄内有纤维,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是做渔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还可编织席子和地毯及优质麻织衣料,蕉麻产在热带和亚热带,菲律宾的吕宋岛和棉兰老岛是主要产地。在马尼拉港出口,所以又被称为马尼拉麻。株高5~8米,须根浅生。真茎丛生,由种子或吸芽萌发而成。假茎由叶鞘互卷而成。叶长大。穗状花序,单性花。浆果似芭蕉,肉不可食。种子黑色。蕉麻要求高温、高湿,适宜生长于温度27~29℃,年降水量2500~2800 毫米的环境。要求土层深厚,排水好的肥沃土壤。用种子或吸芽繁殖。定植一年后割叶,连割10年。主要病虫害有树冠萎缩病、蕉麻萎缩病和茎腐病。从叶鞘中取纤维 。硬质纤维,耐水浸,拉力大。用于织鱼网、绳索、麻布或包装袋等 菲律宾蕉麻(Musa textilis)纤维之剥取
四、z112怎么过琼州海峡
从海口南港上船过琼州海峡到徐闻北港,再从徐闻开到广州。海南所有出岛火车都要上火车轮渡到大陆。
(一)、入舱
T202次22:53正点离开海口,继续向北行驶,只是速度变得很慢。此时列车员已经将各个车厢封闭,在渡海全过程中,乘客只能在本车箱中活动。
车出海口很快就停了下来。首先,在牵引机车带动下,T202次9/10车厢分离,变成1~9,10~18两组车体,在平行的两组轨道上变成并列的两组列车。
列车上船,其最关键的要素是:为了确保船体和列车安全,“同步平衡上船”是理解列车在整个编组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原则。所有的操作都以保持整个过程船体平衡为原则,理解这一点你就一定会看出一些门道来。
由于我们是在列车上,无法分辨出“粤海1号”或“粤海2号”的,我们只能看见列车正对的是渡轮尾部的宽大船舱,这船舱很像高大的车库,拥有4条轨道,每条轨道和船体整体相连,并恰好容纳5节标准车厢。为了叙述方便,我这里以面向船头方向为准,从左向右依次编为ABCD四条轨道。
好,两组分解后的车体在两部推进机车(必须由调车机车和平板车组成)同时推动下开始向船舱推行,率先进入的是船舱AD两股轨道,并将车厢在14/15,5/6再次实施分离并后退,此时在船舱两侧的AD轨道分别停留6~9,15~18两组各4节车体。。
剩下列车在机车牵引下后退,变轨。同时再次将1~5,10~14向BC推送进入船舱。
这样,形成船体两侧各有9节车厢的局面,具体分布是:A轨道:6~9;B轨道:1~5;C轨道:10~14;D轨道:15~18。整个过程船舱左右保持平衡。
在整个推送过程中,在所有车厢中,只有15、10、1、6车厢在船舱尾部,其中10、1两节车厢处于视线最好位置。
23:35,岸上引导轨缓缓升起,船岸分离。船内的机车已用钢缆固定完毕,车厢接入船内电源,整个过程中,车厢内的电力和空调正常,船舱内灯火通明。
(二)、航行
23:39,渡轮缓缓启动,由于整个过程中船舱尾部是开放的,在10、1号车厢可以清楚看到离开海口的情景。海口灯火越来越远,船舱开始灭灯,列车与船体缓慢北行,只能看见尾部海水滚滚远去。
此时,任何乘客不得离开车厢,所有车厢即使相连也要封闭,只有列车员可以使用钥匙走动。
旅客在船舱中见到的情景有限,你可以看见舱内的消防设备,还有车厢固定与电源连接设备,在船舱中还可以看见铁鞋等铁路专用设备。
0:20,船舱开灯,快到徐闻了,船开始减速。船体开始掉头,将尾部再次对准岸上的跷起的轨道,船缓缓后退,与岸相连,工作人员用缆绳固定后,岸上引导轨慢慢落下,船岸合为一体,此时为0:47分。
(三)、出舱
两个牵引机车(还是由调车机车和平板车组成)从大陆方向同时进入B、C轨道,将两组车体同步拉出船舱,等车体完全上岸后,变轨,同时后退,再次进入船舱的A、D两轨并完成对接。此时列车恢复1~9,10~18成两组车体。拉回岸上,彻底离开轮渡。
离岸后,10~18车体等待,1~9开始加速,越过后再次后退与10~18进行最后对接。
晚1:10,列车编组完成,向北运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