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姓始祖轩辕,上古时期黄帝轩辕氏(一作有熊氏)部落首领,后为翟姓得姓始祖炎黄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其部落原定居于西北高原,与炎帝同源自少典氏,后分路东进,在坂泉(今河北源鹿东南)之战中,打败炎帝,遂合而为一。后又擒杀蚩尤,被推为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
其时发明创造甚多(如棺椁、宫室、舟车、蚕丝、医药、文字、历法、算数、音律等,故后人称赞他“能成命百物”,赋予其帝王形象。翟国在春秋时世居北地,后灭于晋。子孙后代遂以国为氏,称翟姓。他们尊先祖轩辕为得姓始祖。个现今,翟姓在全国分布范围较广,尤以河北、山东多此姓,上述两省之翟姓约占全国汉族翟姓人口的48%。
翟让,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领袖,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东南)人。曾任东郡法曹,犯法当斩,狱吏黄君汉知道他骁勇,认为他“可救生民之命”,便不顾个人安危,私自释放他。大业七年(611年),翟让与同郡人徐世绩(即李绩)、单雄信起兵于瓦岗(今河南滑县南),参加起义的有故县吏邴元真、善于占ト的贾雄和翟让兄翟弘等。翟让以贾雄为军师,邴元真为书记,徐世绩、单雄信为领兵将校,所部多齐、济间渔猎手。
瓦岗军初期活动于东郡一带,后从徐世绩建议,分兵西上,进入大运河所经的郑、宋(今河南东部郑州、商丘一带)界,阻截往来的公私船舶,资给丰足,归附者日众,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大业十二年,李密参加瓦岗军。他设计袭斩了曾累败起义军的张须陀。次年,夺取兴洛仓,对瓦岗军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十三年二月,翟让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号魏公。
不久,瓦岗军围攻洛阳,大批隋军投降,增强了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地位,因而李密与瓦岗军部分早期将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翟让的司马王儒信劝程让自为大家宰,总领众务。翟让不从。十ー月,翟让被李密用计杀死。翟云升(177-1858),字舜堂,号文泉,今菜州市莱州镇东南隅村人。道光二年进士,清中后期著名古文字学家、书法家。
翟云升少年聪颖,天资过人,习作曾令“塾师避席”,童生试第一名,其文章出,争传为范文。嘉庆五年,以第五名中举选为黄县教谕。道光元年举孝廉,道光二年中进士,授粤西知县。他性情淡泊,无意仕途中举后任黄县教谕,不久便辞职回乡,被举荐为孝廉方正,他坚辞不受。中进土后授广西知县,以母亲年迈为由辞任,相国陈文格得知其学识渊博,推荐去京师任国子监丞,也没有成行。
他专志治学,在研究金石文字同时,酷爱书法,尤工隶书。翟云升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书法史上隶书复兴的时代,书坛上活跃着翁方刚、桂馥、邓石如、尹秉绶、包世臣、何绍基等书法大家。在学术及书法上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他的老师桂馥,清《松轩随笔》说:“百余年来,论天下八分书,推桂未谷为第一”。
青年时代的翟云升对桂馥的学术和书艺推崇至极,虚心求学,尽得神韵。翟云升与何绍基是好友,经常互通信函,切磋技艺。翟云升晚年作品中的金石气息,当是受何绍基的影响。程云升的隶书,主要以《孔庙碑)、《曹全碑》、《乙英碑》、《礼器碑》等汉碑为渊源,师承桂馥隶书醇古朴茂、点画敦实、结构严道开朗之风绪,并兼学诸家之长,通过长期对金石文字的研究,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求书风格。
他的隶书,由精雕秀媚到凝练厚重,再由凝练厚重到大气磅礴,朴实无华、酣畅淋漓,称为名重一时的书坛大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