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服务贸易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与广东自贸区最大的分别在于广东靠近港澳,广东自贸区把粤港澳深度合作与对接作为主打的特色。在金融方面,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自贸区账户,更多是考虑如何让境内企业和居民较自由地对外投资,可以视为一种“偏出型的资本账户部分开放”。而广东自贸区由于身边的香港已经形成了一个存款超过一万亿人民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因此在金融开放上会更多考虑如何让香港离岸的人民币通过一定的渠道,比如境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金等,回流到广东自贸区的在岸市场使用,因此可以称为一种“偏入型的资本账户部分开放”。
在行业开放方面,目前已经确定包括上海自贸区在内所有的自贸区使用共同的“负面清单”。但考虑到香港有世界一流的专业服务部门,包括金融、法律、会计、建筑、测量等,广东自贸区的初步规划中有多项促进粤港合作的条款,比如在多个领域暂停、取消或放宽对香港投资者的准入限制,推进粤港澳服务业人员执业资格互认或单边认可等。
在中央和地方协调机制上,前海率先成立包括中央23个部委在内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后来扩展为广东前海南沙横琴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也考虑过建立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但未成事。三个新自贸区成立之后,国家决定设立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自贸区的工作。预计在这个机制下,各自贸区的整体开放步伐会较为统一。
2.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
首先是加快了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清算中心。
还将产生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开放,逐步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逐步取消外汇管制;给予企业“有限离岸”地位等变化。其次银行可以提供包括离岸金融服务、供应链融资服务、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跨境人民币融资、离在岸联动产品、保险和综合金融服务。对于企业的实质意义是这些金融配套服务和产品也将能帮助实现资金调拨自由,运用多种方式解决园区内企业(这个将来酌情放大)在供应链不同时点上的融资需求、减免保证金开证、符合条件的企业从境外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介入人民币资金,并由境内结算行代为资金监管 至于说会产生哪些新机遇目前还不明朗,因为具体细则还未出台,可以说涉及的行业都有机遇,就看将来具体细则出台后的力度了。目前个人看好离岸金融。9月29日挂牌,10月份会出台具体政策!持续关注! (通冉税务3.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服务贸易的影响论文
这个不好说,具体得看你对那个方面熟悉来说,没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我给提供些选题,你自己参考下。
1、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2、XX省/市XX商品出口竞争力的分析
3、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4、中美服务贸易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5、中国生产型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分析
6、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7、江苏省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加工贸易在中国大陆外贸中重要地位的原因、利弊及对策研究
9、中国与墨西哥加工贸易比较分析
10、加工贸易对我国贸易增长的贡献研究
11、我国××产品出口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1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食品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1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4、我国农业产品出口遭遇的绿色壁垒及对策分析
15、中国对外贸易中遭遇的专利壁垒及对策分析
16、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我国政府行为选择
17、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非政府行为研究
18、国际贸易中动植物卫生检疫对我国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19、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
20、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
21、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相互关系研究
22、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3、中美农业补贴政策的若干比较与借鉴
24、WTO框架下我国农业补贴现状分析
25、世界农产品补贴和反补贴发展趋势与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
26、美国对华新能源产业实施“双轨制反补贴”问题研究
27、我国农业补贴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28、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29、碳关税征收对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30、“碳关税”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31、日本发展低碳产品出口贸易的经验及启示
32、知识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33、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34、我国贸易救济问题研究
35、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36、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
37、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8、我国能源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对策与建议
39、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
40、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
41、论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对东道国的影响
42、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43、对华外商直接投资地区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44、CAFTA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45、××地区利用外资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46、零关税政策背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农产品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47、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
48、中澳FT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49、中韩FTA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50、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4. 上海自贸区对外贸易的发展研究
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于上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浦东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
上海自贸区所属浦东新区为长江冲积层,平均海拔3.87米。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5.7℃,年降水量1100毫米。
5. 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和影响
对进口最有利咯 上海自贸区对进口商品实行零关税。你可以看看进口型企业光关税就省多少钱喽 省的就是赚的咯自贸区区域内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上海自贸区仍然享受保税区相关财税政策,企业所得税是25%,入驻企业免税两年后三年减半征税,俗称“两免三减半”。
通关制度上也更加简化,改革现行先申报、后入区’的海关监管模式,建立舱单预申报管理制度,允许‘先入区,再申报’。”
除此之外,引资以及对外投资,上海自贸区也将享受更“自由”的政策,使区内 中外企业享有区内贸易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自由等五大权益进而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所谓“负面清单”,实际上就是明确告知对方哪些行业不开放或存在限制。在此之外的,“法无禁止即可为”
如果要出口的产品要用到很多进口的材料或者部件那对出口也有利咯 降低成本了 利润不就提高了
6.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自贸区惠及百姓生活】
1、进口商品更便宜 自贸区有助于引入更多的进口商品,商品的销售成本可能会逐步下降,消费者将有更多选择。 自贸区不等于免税港,但税率将会大大的降低,一些过海关要缴纳高额的税的商品可以以低价格进入市场。
2、消费者未来可直接“海淘” 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且价格有望更便宜。
3、看病有望更容易 自贸区内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这意味着未来在自贸区内能享受外资医疗服务,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门诊服务。 3、理财更加多元化 随着自贸区政策的明朗,老百姓将能够获得更多与国际接轨的理财产品、更多的海外投资机会,更好的投资理财服务。 同时,更多国外的银行将会进入自贸区,与本地银行竞争,市民可以有更多理财的选择。
4、娱乐场所或更多 自贸区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在试验区内提供服务,这意味着,百姓将体会很多原汁原味的国外娱乐项目。 自贸区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外国明星的铁杆粉丝有福啦!
5、房价或许会更高 以上海为例,自贸区设立以后,周边的房价上涨迅速,最高飙升超过万元。 房价的上涨对于已经有房的本地居民自然是好事,但是对于尚未买房定居的人来说,就不是好消息了。
7.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自贸区的三大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全球贸易竞争。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和PSA(诸(多)边服务业协议)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WTO。对于新一轮的游戏规则,如果整个国家要进去可能有困难,可以先让自贸区主动门户洞开,所有国家都可以来自由投资和贸易,做一个对接的小窗口,并可以适当将其中的某些高商业标准映射到整个中国制造和服务业。如果试验失败了,由于限定范围,影响也有限,而一旦成功,就可以进一步扩大推广并全面对接整个中国经济。
第二个背景是中国自身的改革需求。不能说发达国家制定的所有游戏规则都是错误的,因不少规则符合市场发展和经济升级的内在规律要求。所以中国须用积极态度对待,其中一些合理的规则同中国自身的改革方向是兼容的。因此还是得采用最小公约数原理,找到交集并推进自身的转型发展,同时借此规则消解掉大部分既得利益和利益集团,最终建立国际通行的规则以尽量避免更多不合理的利益固化和路径依赖。类似当年加入WTO,也就是所谓的用“开放促改革”。如果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改不动,那就不妨开放多些、大点。因此,设立上海自贸区是本届政府力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第三个背景是人民币国际化。从2009年起步的人民币跨境使用,貌似规模已经不小,香港现在官方口径8000亿,实际可能有1万亿,台湾也有4000亿,但这些因为贸易需求释放的人民币,在全球货币总量中比例依然很小,中国确实是想这些人民币在海外多一点、飞久一点。但客观地说,如果不满足这些资本的回流获利的动机,人民币货币的海外总量还是无法做大,而构建回流闭环就需要巨大的、有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基础和衍生)来容纳和吞吐。
8.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首先,上海自贸区建设实际上是中国主动选择的一个新的开放试点,其核心是以开放倒逼改革提速。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自贸区建设需要政府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推进税收改革,因此,自贸区建设将会带动并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同时,这些改革举措可为全国性的改革提供巨大的示范效应,在这个进程中,改革红利将会逐步释放出来,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其次,自贸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大幅回落,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显得更加重要,而加速资源要素的流通也势在必行。建立自贸区有助于提振外贸,稳定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国际角度看,建立自贸区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欧盟、韩国、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分别为20个、53个、46个、43个,这些国家和地区同其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进出口额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7%、27%、35%、73%。与之相比,我国同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为24%,如剔除中国的台港澳地区,则只有11%。因此,加快自贸区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第三,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上海自贸区建设也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意义。这是因为自贸区经济有着巨大的长期发展潜力,辖区内的上市公司(与这些公司有业务关系的辖区外公司)将获得经营方面实质性的积极影响,对于其业绩提升将有明显的裨益。同时,这些上市公司将会受到场内外资金的重点关注。由此,自贸区概念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又一条投资主线。
最后,上海自贸区建设获批仅是开始,预计后续会有更多的自贸区获批。据了解,国内部分省市也正在努力争取建立自贸区。比如浙江舟山、广州南沙等国家级新区就提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想。
9. 上海自贸区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一、临港地区南部区域共76.5平方公里
区块一47.2平方公里;区块二10.5平方公里;区块三18.8平方公里。
二、小洋山岛区域共18.3平方公里
四至范围:小洋山岛全域。
三、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共24.7平方公里
10. 上海自贸区对进出口的影响
自贸区内注册的优势很多的:1、不需要注册资金实际到位2、可以异地办公3、上海自贸区内的自由贸易账户,人民币是可以跨境使用的4、上海自贸区内注册公司权重性高5、上海自贸区内注册,进出口贸易免关税并且操作流程简易化。
6、上海自贸区内注册公司当地是有税收上的减免政策,等等,还有很多自贸区内注册公司的优势,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能帮助您。
11. 上海自贸区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整体来说,政府改革是企业最为关心的,但又是最不关心的。因为企业只关心和自己相关的那部分,对于全面的政府改革,或者政府推行的自身内部改革并不感兴趣。
企业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减少有形之手的覆盖范围,变深度参与者为主动监管者,强化监管责任。同时期待政府在职能转变中注重信息公开和企业参与。
(一)政策出台后,企业反映基层执行部门理解相对不透彻,配套措施相应跟不上,但基层公务员也反映工作量大增。
企业反映:
自贸区相关政策出台到一线窗口部门开始完全实行,并实现无缝对接,在企业看来目前相对进展不快。
初步原因:
(1)上海自贸区内很多企业都是外资公司,现在企业对标的政府服务都是国外政府。国外政府由于干涉较少,且工作业务量的确也没国内多,所以整体服务效率较高,沟通成本较低。所以一些外资企业高管觉得上海这一方面尚待提高,尤其是要利用自贸区这个改革窗口。
(2)企业往往在政策出台前就从媒体或各自的渠道获得了相关消息,非常迫不及待。一旦政策出台,就认为窗口部门已经准备好了。结果前去沟通,发现窗口部门了解的内容还没公司相关对口部门知道得多。企业迫切希望政府内部能够做到无缝对接。
(3)窗口和一线部门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出于避险的意识,人为设置条款。比如自贸区内公司注册现在是备案制,已经较为容易。但由于经常有股东发生变更,这个时候需要所有人的身份证和签字,但一旦签字有些区别,一线窗口就不认。事实上,很多企业反映,签字很多人的风格多种多样,只要当事企业法人签字承诺是真实的即可。一旦出问题,与工商部门无关,则是股东之间的法律问题。自贸区既然率先实现备案制,就应大幅度放开,这样政府担责更少,市场契约意识也会更强,否则什么事情最后都赖在政府身上。
(4)多部门之间对于新出台的政策理解不一致。企业反映政策出台了,但每个部门对于该政策的具体要求有差异。所以有时候文件提交上去,各个部门补充的内容要求很不一致,让企业很难办。
对策:
基层公务员反映现在工作量大了很多,以工商登记为例,企业注册量大幅度上升,但工作人员数量就这么多,且不能出错。而且外界认为注册备案制后就很简单,常常对于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表示不满,很容易导致一线工作人员压力大,企业办事人员也觉得政府效率低。
这种情况下,除了加强对一线政府公务员的培训和讲解外,也需要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同时在办事大厅以及政府相关网站上明确办事流程和所有材料准备工作,这样能最大程度上化解双方的不理解,提高效率。
(二)事中、事后监管要跟上,一旦跟不上出问题,地方政府挨批评,整个行业也遭受打击。建议加大协会的建设力度。
企业反映:
事中、事后监管企业非常欢迎,但是由于国内企业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部分小企业乘机违法犯法,一旦政府发现问题很大,这个时候往往不仅仅是追责这几个企业责任,而且会将该政策执行得更加保守,直接导致守规矩的大型企业吃亏。
对策:
建议政府在推出新措施时,要制定好尽量完备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并且让执行层面的执法机构切切实实地履行事中、事后监管,这样才能有利于行业发展。不能只颁布了政策,但具体操作起来监管措施很弱,比如说人员不够等借口,直接导致一旦该监管过程中个别出现问题,整个行业都遭殃的情况。
企业特别建议:
事中、事后监管不能只靠政府,一定要发挥各个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国外,行业协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政府可以赋予一些政府背景的协会或者具有强大公信力的协会进行相关部分工作。
(三)政策出台要透明,要有英文版本,要让外商觉得政策是普惠性的。
企业反映:
外商企业比较注重文件是否是法律文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应。同时限于时间、能力、经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限制,非常希望政府在信息公开时,做到中英文同步。现在自贸区网站上做得已经很不错,但关于最新的政策还不能做到同步。
同时,外资企业认为现在取消了外商超国民待遇后,企业也认同了这一点。现在比较希望政策不是一事一议,而是普惠性的,这对于企业是公平的。如果按TPP谈判的标准来对标,对这方面透明性以及取消补贴的要求只会更高。
对策:
加大英文内容的覆盖,尤其是在自贸区官方网站上。同时,部分政策出台可以召开座谈会,在出台之前听取核心企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