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海油服副总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业务与产品
- 2、中海油服是什么公司来的?
- 3、中海油历任掌门人
- 4、“海洋石油681”深水三用工作船是什么?
- 5、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两家公司是什么关系
- 6、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怎么样?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业务与产品
业务纵览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自成立以来,中国海油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能源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业务板块。 截止2013年,中海油在中国海上拥有四个主要产油地区:渤海湾(天津)、南海西部(湛江)、南海东部(深圳)和东海(上海)。中海油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商之一,同时,中海油还在尼日利亚、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拥有上游资产。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主要负责渤海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渤海油田是中国海油产量最高、规模最大、前景最好的原油生产基地,拥有油田54个,生产平台113座,陆上终端4个,FPSO7条,船舶80艘,直升机8架。截止2011年年底,渤海油田累计发现三级地质储量约50亿方油气当量, 累计向国家贡献原油2.05亿方。2010年油田油气产量突破3000万吨,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以下简称“湛江分公司”)是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控股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下属的一家境内分公司,主要负责东经113°10′以西的中国南海海域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业务,总部设在广东省湛江市。
公司下设18个部门和单位。公司拥有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现有员工2009人,平均年龄31.9岁,陆地员工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9%,海上员工中大学本科学历占比76%。
南海西部海域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勘探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南海西部海域现已发现38个油气田和30个含油气构造。已有17个油田和5个气田投入生产,是中国海洋石油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区。其中,崖城13-1气田和东方1-1气田分别是中国海上最大的合作和自营天然气田。公司油气产量已连续四年超1000万方油当量,国家已把南海油气开发提高到国家海洋战略高度。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坐落在美丽的深圳湾畔,是中国海油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与对外合作的沃土,南海东部海域油气勘探始于1983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0年开始生产原油,当年生产原油13.8万吨;1996年登上了年产原油1000万吨的台阶,继大庆、胜利、辽河油田之后,列全国第四位,成为我国重要原油生产基地。2011年,管理局油气产量达到1079.5万方(油当量),实现连续16年油气产量超千万方。自1990年第一个油田投产以来,南海东部海域累计产量超过2.2亿方,是国内海上油气累计产量最高的海域。
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之一,隶属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主要以对外合作和自营的方式在中国黄海、东海等海域从事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所辖海域拥有广阔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对华东地区天然气的供给乃至国家能源战略的落实均有着重要意义。
公司现有职能部门13个,在职工作人员855人,61%以上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0%以上人员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业结构涵盖地质、物探、钻井、开发、工程、油气生产、企业管理多个领域。
5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原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技术参谋部、战略规划部、科技人才培养中心。作为中国海油所属最大的综合性大型科研机构,中海油研究总院业务范围涵盖海上油气勘探研究,海外勘探、开发、工程目标评价与新项目识别,海上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设计,海上油气田工程基本设计和新能源研发;同时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大研究任务。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气电集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的全资子公司,负责统一经营和管理中国海油天然气及发电板块业务。气电集团以LNG及相关产业为核心业务,以LNG接收站和管网为产业基础,以“清洁能源、平安运行”为指导理念,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中国沿海地区积极建设天然气大动脉,形成统一的LNG贸易平台,迅速确立了国内LNG行业领军者地位。气电集团正为中国沿海地区提供可靠和充足的清洁能源,为中国海油打造低碳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供应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COSL)作为中国海油旗下的国有控股公司,是一家分别在沪港两地上市、拥有近50年海上作业经验的综合型油田服务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海油服专业技术服务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三个阶段,具有物探勘察、钻完井、油田技术、船舶服务四大主营业务板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功能齐全、服务链完整的综合型海上油田服务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控股公司(股票简称:海油工程,股票代码:600583),是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甲级工程设计单位,国家一级施工企业。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海油发展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三大专业服务公司之一,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提供能源技术服务和化工产品的多元化大型产业集团。公司定位于综合型能源运营技术服务和能源化工产品供应商,立足于上游产业,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及生产和其他能源产业提供综合型、高质量服务;同时依托中下游产业,从事石油化工衍生品的加工生产及销售,在专业化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发展,建立独特的“服务+产品”的业务模式,以服务支持生产,以产品带动服务。形成了能源运维服务、能源综合服务、精细化工产品和健康与环保四大产业板块。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海油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
惠州炼化分公司
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概述
浩瀚无垠的大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尤其是深水,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位于深水。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人类开采石油的足迹从陆地走向海洋,由浅水走向深水。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企业,自1982年成立以来,通过自力更生和对外合作,基本建立起常规作业水深内完整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并于2010年实现国内油气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建成海上大庆。
深水挑战
1.水深增加,要求隔水管更长、钻井液容积更大以及设备的压力等级更高,隔水管与防喷器的重量等均大幅增加,所以必须具有足够的甲板负荷和甲板空间。另一方面,水深增加,加之深水恶劣的作业环境,使得钻井非作业时间增加,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苛刻。选择深水钻井装置、设备和技术时都要针对水深进行单独校核。
2.海底温度低,井底有可能高温,给钻井作业带来很多问题。如在低温环境下,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大幅度上升,会出现显著的胶凝现象,而且增加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性及风险。
深水舰队
由于缺乏深水勘探开发的大型装备,大规模的南海深海油气开发还无法全面展开。为突破深水勘探、开发领域的若干关键技术,中国海油投入巨资打造以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为旗舰的深水舰队。这支深水舰队的建成,对于加速进军深海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升深水作业能力、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董事长
杨华 党组书记、党组成员
1961年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1982年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采油专业大学毕业,200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毕业。1982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开发部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外发展部副总地质师、副经理兼海外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首席财务官,2010年4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10年9月兼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2011年8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总经理;2015年4月,杨华同志任中海油董事长、党组书记。
董事
刘健 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党组成员
1958年3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船舶内燃机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并于2000年获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2年分配到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先后任采油平台系长、维修中心副主任、油矿副矿长、副经理;1994年1月起先后任采油公司副经理、渤海公司生产部主任、采油公司经理、采油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7月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2001年5月起先后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兼党委书记;2003年4月起先后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开发生产部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并于2006年11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兼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党委书记;2010年5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同年10月兼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并辞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2010年12月兼任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8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 姓名 职位 张健伟 董事 党组成员 党组纪检组组长 王开元 外部董事 文传甫 外部董事 贺恭 外部董事 夏大慰 外部董事 谢钟毓 外部董事 陈伟 职工董事 爱岗 敬业 求实 创新
企业价值观
追求人、企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进步,做员工自豪、股东满意、伙伴信任、社会欢迎、政府重视的综合型能源公司。
核心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 科技驱动 人才兴企 成本领先 绿色低碳 公司愿景
贡献不竭清洁能源、创造美好生活
发展目标
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2030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 担当责任 和合双赢 诚实守信 变革创新 人力资源使命
落实“人才兴企”的核心战略,提升总公司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保障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目标
坚持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用人政策,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落实人才滚动发展规划;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员工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高效组织机构
根据总公司的战略目标,构建并保持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使组织规模、结构和特征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需要,确保组织发展的适应性与前瞻性,打造核心竞争力。
提升员工竞争力
支持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提供与公司发展目标一致的培训与发展机会,全力提升员工竞争能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要求,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营造清晰的政策环境,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保障并推进总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开放和谐氛围
营造开放、透明、平等、包容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理念,构建和谐海油。
中海油服是什么公司来的?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简称中国海油)是1982年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中国海油注册资本500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海油以上游产业为核心,积极拓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正在从一家纯上游业务公司,发展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型能源公司。中国海油现已形成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专业技术服务、基地服务、化工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六大业务板块,呈现出各板块良性互动的良好发展态势。
2004年,中国海油的产量持续增长,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709.2亿元人民币,利润242.2亿元人民币,上缴税金120.9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度增长32%、62%和80%。截至2004年底,公司总资产增至1532.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830.6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年初增长28%和21%。公司的利润总额居中央企业第5位,总资产列中央企业第12名。中国海油良好的发展业绩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充分肯定,国际权威资信评定机构标准普尔及穆迪分别给予公司BBB+和A2的评级,均等同于中国主权评级,这也是中国公司目前所获得的最高外部权威机构评级。
2004年,中国海油的油气勘探、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公司2004年油气总产量达到3648万吨油当量,比2003年增长312万吨,增幅9%。其中国内原油产量2472万吨,较去年增长11%,快于全国3%的增长速度。渤海地区年产量首次突破一千万方油当量大关,渤海油田由此成为中国海上继南海东部后第二个产量跃上千万方台阶的大型矿区,成为了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在上游业务稳定增产的同时,中国海油的中下游业务也喜获丰收。在国内LNG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全部签下广东、福建LNG项目的中下游商务合同,为项目建成后的顺利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江和上海的LNG项目也步入了正式实施阶段,公司还与辽宁、天津、河北、海南、江苏等地签署了LNG项目的合作框架。至此,公司已初步完成了长江以南的沿海天然气产业的战略布局。
4月,中海油中石化联合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获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准,被授予原油国营贸易进口经营权。5月至6月,在相隔一个月的时间内,“海洋石油112”号与“海洋石油113”号两艘15万吨级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相继建成交付使用,在建造工期、成本及质量上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7月,1200万吨规模的南海石化炼油项目喜获国家批准,中国海油正式进入炼油领域,公司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变为现实。
2004年,中国海油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表现优异。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股票当年上涨37%,市值达到1816.8亿元人民币,海油工程股票全年涨幅66.11%,中海油服总市值达到101亿元人民币。截至2004年底,三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是净资产的3.3倍,国有资产得到了有效保值增值。
2005年,中国海油将继续努力完成勘探开发任务,积极拓展海外资源,稳健发展中下游业务,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努力实现“以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好的发展质量,在2008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能源公司,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国际一流的综合型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
中海油历任掌门人
对中海油历任9位总经理,华夏能源网整理如下:
第一任总经理 | 秦文彩(1982.02-1985)
秦文彩,男,山西万泉(今万荣)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分区武装工作队分队长、保卫股股长,解放军第十九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建国后,历任玉门矿务局副局长,四川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组组长,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
1982年2月8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应运而生,秦文彩被任命为第一任总经理。
1982年2月16日,秦文彩签发了中国海洋石油第一份招标通知书,开启对外合作的第一轮国际招标。
第二任总经理 | 钟一鸣(1985-1992)
钟一鸣,1930年11月生于江苏太仓,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2018年3月4日9时25分,钟一鸣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949年起先后任南下工作团工作队指导员,外贸部华南特派员办事处研究室副主任、华南分局城工部劳资处副处长,茂名石油公司设计处、基建处、施工大队副处长,江汉勘探指挥部副指挥兼地质指挥部书记等。
1966年起先后任大港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兼海洋勘探指挥部指挥,任丘华北石油会战核心小组成员。
1978年起先后任海洋石油勘探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局长。
1982年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渤海石油公司总经理。
1985年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分党组成员。
1987年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1985年至1992年,担任中海油第二任总经理。
是中共十三大代表。
第三任总经理 | 王彦(1992-1998)
王彦,汉族,大学文化,1935年6月生,辽宁省葫芦岛市人。196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1958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井专业。
1958年至1966年3月任石油部四川石油局钻井队技术员、石油部地质勘探司钻井处技术员、石油部四川石油局总调度室总调度长。
1966年3月至1966年4月任石油部四川隆昌气矿会战指挥部指挥、副书记。
1966年11月至1968年3月在石油部四川石油局管子站下放劳动。
1968年3月至1978年1月任石油部四川隆昌气矿革委会副主任、核心小组副组长,石油部四川泸州气矿革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代书记。
1978年1月至1983年6月任石油部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副指挥、总工程师。
1983年6月至1989年12月,任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天然气利用公司总经理。
1989年12月至1992年6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总经理及海洋天然气利用公司总经理、书记。
1992年6月至1992年12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1992年12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第四任总经理 | 卫留成(1998.11-2003.09)
卫留成,男,汉族,1946年8月生,河南泌阳人,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70年7月参加工作,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5.09-1970.07 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测井专业学习
1970.07-1975.05 长庆油田一分部测井站技术员、副站长
1975.05-1976.11 长庆油田一分部井下作业大队政治处副主任
1976.11-1979.02 长庆油田一分部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1979.02-1982.02 长庆油田测井总站副站长、党委常委
1982.02-1983.06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莺歌海办公室负责人
1983.06-1985.04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BP合作区中方首席代表
1985.04-1986.02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副总经理
1986.02-1988.08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1988.08-1990.11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1990.11-1993.04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总经理、党委常委
1993.04-1998.0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其间:1995.09-1996.07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8.01-1998.1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1998.10-1998.1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8.11-1999.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9.09-2000.1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2000.12-2003.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2003.09-2003.10 海南省委副书记
2003.10-2004.02 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2004.02-2006.11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2006.11-2007.01 海南省委书记、省长
2007.01-2007.02 海南省委书记
2007.02-2011.08 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1.08-2013.03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2.03-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五任总经理 | 傅成玉(2003.10-2011.04)
傅成玉,1951年生,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于中国东北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地质学系,后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石油工程硕士学位,在中国石油行业拥有逾30年的经验。曾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982年加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983年起,先后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阿莫科、雪佛龙、德士古、菲利普斯、壳牌和阿吉普等外国大石油公司的合资项目中任联合管理委员会主席;
1994年至1995年,任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副总经理;
1995年12月,任美国菲利普斯公司国际石油(亚洲)公司副总裁兼西江开发项目总经理;
1999年4月,任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总经理;
1999年09月—2000年10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作业官;
1999年9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作业官;
2000年10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
2000年12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
2002年08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03年10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兼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2007年10月21日,当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011年4月8日,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2015年5月4日,不再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第六任总经理 | 杨华(2011.08-2015.04)
杨华,1961年5月生,1982年8月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采油工程专业大学毕业,2004年5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毕业,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学者,教授级高级经济师。
1982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油田开发部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外发展部副总地质师、副经理兼海外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总裁、首席执行官、副董事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
2010年04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11年08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总经理
2015年04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016年06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兼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2017年11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019年09月,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2021年5月19日,辞任中化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化国际董事长,退休。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七任总经理 | 刘健(2015.08-2018.10)
刘健,男,1958年3月出生,湖北大悟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船舶内燃机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并于2000年获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2018年10月31日下午召开的中海油内部会议,年满60周岁的中海油集团原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健正式退休。
1982年分配到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先后任采油平台系长、维修中心副主任、油矿副矿长、副经理;
1994年1月起先后任采油公司副经理、渤海公司生产部主任、采油公司经理、采油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9年7月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
2001年5月起先后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2003年4月起先后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开发生产部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并于2006年11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
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兼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党委书记;
2010年5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10年10月至2016年12月兼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12月至2016年11月兼任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5年8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2016年12月,兼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八任总经理 | 汪东进(2018.10-2019.10)
汪东进,男,1962年7月出,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石油钻井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5年07月,任江苏石油勘探局副局长;
1997年12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大尼罗国际作业公司(苏丹)总裁、中油国际(尼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2000年12月,兼任中油国际(哈萨克斯坦)有限责任公司、阿克纠宾油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2年10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04年01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04年04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8年09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011年05月,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3年07月,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2014年05月至2018年03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兼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2018年03月,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2018年10月,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9年10月,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019年11月,兼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九任总经理 | 李勇(2020.09—)
李勇,男,1963年8月生,获西南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
2003年04月,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
2005年10月,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2009年04月,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2010年09月,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总裁;
2012年07月,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总裁、党委书记;
2016年06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渤海石油管理局(有限天津分公司)局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2017年03月,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2019年04月-2020年9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20年09月,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
能源央企领导人盘点:中海油历任总经理
“海洋石油681”深水三用工作船是什么?
“海洋石油681”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马力深水三用工作船,由中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海油服建造,是为深海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平台、工程建筑设施等提供多种作业和服务的多功能三用工作船。主要从事深水石油平台的抛起锚、拖航、供应服务和守护值班、溢油回收、水下工程设备安装支持等工程作业和服务。
“海洋石油681”深水三用工作船
“海洋石油681”是我国新一代集深海抛锚、拖拽、定位及平台供应功能于一体的高端船舶,是为3000m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建造的配套船舶,属国内首次建造,填补了我国在深水大型多用途工作船领域的空白。“海洋石油681”斥资7.4亿元打造,总长93.4m,宽22m,深9.5m,使用柴电混合动力,是中国新一代集深海抛锚、拖拽、定位及平台供应功能于一体的高端船舶,具有对外进行消防、浮油回收功能及ROV水下机器人功能,代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船上的许多配件技术含量高,拥有ROV水下机器人库房,能够存放和便捷收放水下机器人,实现深海3000m起抛锚作业;配备一套500t的大功率低压驱动拖揽机系统,达到国内最强拖带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驾控系统自动化程度极高,只需一名操作者就可以独立完成;污染物排放量少,氮化物排放比现国际海事组织排放标准要求低20%以上,污水排放则比现行要求低一倍以上。
这些深水舰队的船舶都由中国海油自主研发,在中国制造,设计过程都由国内的船舶设计部门参与,制造总包商都是中国造船企业,每一条装备都开创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先河,为国内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制造业和冶金业等相关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两家公司是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两者为性质不一样的公司。
中海油服一般指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近海市场最具规模的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隶属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服务贯穿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
海油工程是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由中海石油工程设计公司(以下简称“设计公司”)、中海石油平台制造公司(以下简称“平台公司”)、中海石油海上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海上工程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以及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 以下简称“西部公司”)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的控股子公司。
扩展资料:
海油工程主要从事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及其陆地终端的设计与建造,各类码头钢结构物的建造与安装,各种类型的海底管道与电缆的铺设,海上油气田平台导管架和组块的装船、运输、安装与调试,以及海洋工程及陆上设施的检测与维修等业务。
海油工程先后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菲利普斯、科麦奇、雪佛龙、道达尔、CACT作业者集团、阿科、BP、壳牌、日中石油株式会社、现代重工株式会社等客户提供过优质服务,业务范围遍及中国各海域,并多次远赴中东、东南亚和韩国海域成功进行施工作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油工程
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中海燃供或公司)是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强强联合,共同合资合作组建的以水上油品经营为主业的企业。公司是在原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所属的中海供贸有限公司基础上,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于2003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公司的注册资本为87666万元人民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50%。原中海供贸有限公司是由原交通部所属广州、上海和大连三地海运集团的后期保障系统重组而成,于1998年成立,主要负责中国海运集团的燃油、物资、备件的统一供应,以及开展相关贸易业务。新组建的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公司总部设在广州,在广州、佛山、东莞、深圳、湛江、海口、厦门、宁波、上海、青岛、天津、秦皇岛、唐山、大连等地设有18个分(子)公司,业务覆盖全国沿海主要港口。截止2009年底,公司总资产12.38亿元,职工总人数近2000人,在中国沿海各主要港口城市拥有多处油库、码头、仓库等设施,拥有28艘船舶。公司主要在中国沿海各省市经营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业务、燃料油、成品油和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销售、仓储和运输,同时,在沿海港口为船舶提供各种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物料、备件和淡水供应以及专业的船舶救生筏和消防系统检修、舱容检定等配套服务。公司拥有中国石化和中海集团的资源、市场、品牌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优势,拥有完善的设施设备和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船舶供应商之一。公司将秉承“客户至上、优质服务”的宗旨,以市场为主导,客户为中心,通过专业化的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船舶供应和石油销售企业。
法定代表人:赵日峰
成立时间:1998-09-07
注册资本:87666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708000007419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才汇街4号
关于《中海油服副总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