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湖桥遗址资料?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是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
遗址堆积厚2-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遗物有稻谷米及形制别致的各种陶器,另有堪称“中华第一舟”的7500年前的独木舟。其有机质文物保存良好。遗存的茎枝类草药传说中是商初重臣伊尹发明的药方,这一珍贵资料对研究我国中草药的起源尤其是煎药起源具有 重要价值。
遗址内的文物保存较完整,现存于湘湖边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内。2006年5月此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萧山跨湖桥博物馆地址?
K716路跨湖桥站下杜湖-小岳桥-金山学校-施家桥社区-恒隆广场-时代广场-北干二苑-新新安寓-广德小区-萧山中医院-萧山汽车总站-萧绍路公交站-萧然女子医院(江寺)-新世纪广场(只园寺)-萧山鞋城-崇化路北口-杭齿厂-窑里坞-越风楼-跨湖桥-湖山村(一览亭)-长滩-浙江海洋学校杭州校区-老虎洞村-风情园(世外桃源)-闻堰文体中心
三、关于萧山湘湖跨湖桥的作文?
萧山湘湖
湘湖位于浙江萧山市面上城西1公里,湖成葫芦形,南北两岸旁山,旧称沿湖八十里.明朝孙学思在湖的中狭处建有“跨湖桥”,把湖分为上、下湘湖,后因上湘湖淤塞成田,目前的湘湖仅是当时下湘湖一隅.湘湖原是钱塘江古河道貌岸然的遗迹,它因旁水依山、襟江带湖,风景秀丽而得名.有一览亭、越王城、老虎洞、压湖山、菊花山、狮子峰、至湖岭等多处风景名胜.湘湖西北岸一座小山,因山形四高中低,宛若城墙.
湘湖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侧,这里既是八千年前跨湖桥文化的摇篮,又是两千年前吴越相争的古战场;既是美女西施的出生地,又是诗人贺知章的故乡.该书由30余篇短文汇编而成,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湘湖的历史演变、湖光山色、名胜古迹、湘湖特产、历史名人以及有关的诗词文章等,反映了湘湖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上,湘湖成湖早于西湖,但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相比,与之相距仅十几公里的湘湖则“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且目前的湘湖零星水域合计不足1平方公里.
从去年8月18日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成立之日起,萧山正式拉开了保护、开发湘湖的大幕.据管委会同志介绍,萧山建设湘湖的定位是与西湖错位发展.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西湖就像是个大家闺秀,而湘湖则是被外界遗忘民间的美女.在着力打造历史湘湖、文化湘湖的同时,在建的湘湖会考虑打好生态牌,使其“野”味更足.此外,他们还将致力于夜湘湖的建设,使湘湖更具魅力.
和西湖十景一样,古湘湖也有八景.比较有名气的如越王怀古,家喻户晓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就诞生于此.湘湖景区内还有8000多年历史的独木舟,这是独一无二的世界资源.另据介绍,一些日本、美国的访问学者曾做过湘湖方面研究.如美国学者萧邦齐所写的《湘湖——九个世纪的中国世事》,洋洋洒洒20余万字.像这样的专著共有9本,此外还有一些古籍,现都正在加紧翻译之中,可以从中挖掘湘湖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如何破题提供充分的依据.
四、湘湖的跨湖桥有什么特点?
1、湘湖跨湖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全长约91米,是五连孔石拱桥结构,基本上都是用东湖石砌成,古朴厚重,新修五孔拱形石桥如长虹卧波,尽显江南古典建筑的特色,千年的独木舟,更是让跨湖桥文化名扬天下。跨湖桥遗址600多平方米,文物无数,并发现建筑遗迹、灰坑等。
2、跨湖桥始建于1554年,400多年来见证了湘湖的世事变迁,尤其是2002年跨湖桥畔八千年的独木舟,更是让跨湖桥文化名扬天下。2005年3月,当时的跨湖桥被称为双桥,一座水泥拱桥是断桥,一座为通行的平板式便桥,在旧村里显得十分破旧。在2006年休博会期间,断头处的水泥拱桥被拆毁,新修了便桥。在2007年,新跨湖双桥工程竣工,一座五孔新石桥横跨湘湖南北部,一座单孔仿古石拱跨桥依山傍水,跨湖双桥成为了湘湖中的知名旅游景点,也更成为了湘湖的亮点。
五、介绍跨湖桥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是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遗址堆积厚2-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遗物有稻谷米及形制别致的各种陶器,另有堪称“中华第一舟”的7500年前的独木舟。其有机质文物保存良好。
遗存的茎枝类草药传说是中商初重臣尹伊发明的药方,这一珍贵资料对研究我国中草药的起源尤其是煎药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六、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要门票吗?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有两层楼所建成的,目前他是没有要门票的。都是免费的,对外开放。但是需要大家自觉的提供健康码入博物馆进行参观。
我们去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参观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并且要遵守规章制度,以保证玩得开心。
七、跨湖桥博物馆开放时间表?
开放时间是9点到17点。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是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占地83亩,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展陈区域由“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和遗址保护厅组成,建筑总体以船为造型,在2009年9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
八、跨湖桥博物馆建筑整体以什么为造型?
建筑布局博物馆建筑整体以船为造型,造型形态从发掘的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中获得启发,从平面形态到立体面造型都采用“舟”形形态组织。
九、跨湖遗址文化资料?
跨湖桥遗址文化内涵不同于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出土的栽培稻实物将浙江的栽培稻历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独木舟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是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个突破,对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现在就让我们来细细说说跨湖桥遗址中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文明遗迹。
1 | 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
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6月首次发掘以来,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其中2002年发掘出土的独木舟,经碳十四测定,距今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
独木舟残长5.6米,最宽53厘米,舟体平均厚度2-3厘米,由整棵马尾松加工而成。在离独木舟头部约一米处有一片面积较大的黑焦面,这些黑焦面可作为火焦法挖凿舟体的证据。
从独木舟及相关遗址现场看,舟体周围打入多根木桩,在舟体底部有几根横木,据此推断,独木舟当时可能处于固定架空状态,周围还发现了一堆木头,有剖木和整木两类。剖开的木料与独木舟平行摆放,截面呈扇形,显然源于一根整木。同时,还出土了木浆、石锛、编织物等,尤其是锛柄等木作工具较集中发现,为我们推测提供了想象空间。从综合的现象分析,这应该是独木舟有关的木作加工现场。
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发现,充分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独木舟的国家之一。这对我国舟楫文化和世界造船史研究,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 | 世界上最早的漆弓
弓箭是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大约出现在距今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复合工具。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石镞屡见不鲜,但弓十分罕见,因为制作弓箭的木竹等材料极易腐朽,很难保留相关遗迹。
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的木弓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木弓。木弓残长121厘米,弓身细圆,弓柎完整,采用韧性良好的桑木边材制作,弓身表面涂有生漆。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木弓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漆器。
3 | 中国最早的甑
甑形状与罐非常相似,用途类似与现代的蒸笼,使用时放置在另一个陶罐上方,甑底部带有多个小孔,利用水蒸气蒸熟食物。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甑,在陶器出现之初还没有发现,它是人们对谷物烹饪有了新的要求之后的产物。用釜加工谷物,人们得到的只是粥与羹之类的流质,当人们认识到蒸气作用,又希望得到口味不同的非流质食物,甑便应运而生了。
甑的发明,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
十、船舶撞桥如何定责?
当船舶撞桥事故发生时,定责通常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要确定事故的具体原因,如是否是船舶的航行失误、桥梁的设计或维护问题,或者是天气、水流等自然因素导致。
其次,要考虑相关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如船舶的航行规则、桥梁的安全标准等。
最后,还需要考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如桥梁的损坏程度、船舶的损失、是否有人员伤亡等。综合这些因素,才能对事故进行定责。一般来说,如果船舶在航行中违反了规定或标准,导致撞桥事故发生,那么船舶方面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具体定责还需要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