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发展历史?
海南省,简称琼,别称琼州,位于中国南端。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
海南省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1988年4月,海南建省、成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省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
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6月3日,经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调研、统筹规划,决定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
二、青岛发展邮轮的历史?
邮轮旅游在许多青岛市民眼中还是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青岛便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接待国际邮轮的城市之一。
三、海南科技发展历史?
海南科技发展历程
海南的科技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重要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至1978年的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南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科学技术事业非常落后,没有科研机构,没有大学,科学技术水平比国内先进地区落后30年左右。1952年3月,创建文昌垦植所,这是海南第一家研究开发机构,此后,全岛各市县陆续兴办农业种子站和农科所,推广农业先进技术。195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了海南疟疾研究所,填补了海南卫生科研的空白。1958年,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从广州迁到海南岛后,对海南科技事业和热作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随着海南科技事业的发展,各类农业、林业、工业、医学、海洋等科研机构相继成立,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热带农林业为主的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科技体系。但由于从海南岛解放至改革开放前,海南岛一直处于国防前哨,在“加强国防,准备打仗”的思想指导下,国家和广东省在海南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上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很少,1986年,全岛科学技术专业人员占总人口的l.29%,只有全国平均数的一半,科学技术水平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落后20年以上。改革开放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琼战略,不断缩小与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使海南省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跨入全国中等行列。海南科技事业的发展,就像海南这块热土,有台风,有干旱,但更多的是阳光和雨露,哺育出朵朵绽放的科技之花,香飘宝岛大地。
四、海南橡胶发展历史?
海南岛天然橡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
五、海南万宁发展历史?
万宁市位于海南省的东南偏东部,它东濒南海,西与琼中县交界,东南与陵水县毗邻,北与琼海市接壤。万宁市,在汉代属珠崖郡紫贝县地。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以平昌县拆置“万安县”,隶属琼州;龙朔二年(662年)增设万安州;天宝元年( 742年)改州为郡;至德二年(757年)改万安为“万全郡”。迨至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始设“万宁县”。绍兴十三年(1143年)复置万安军。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称万州。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复改为万宁县,县名沿用至今。万宁县城万城镇,处于万宁县域的东部,已有136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海南有数的几座著名古城之一。自唐代贞观五年(631年),万宁设县,到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1280年悠悠岁月中,古万城历经反反复复的郡、州、县、军等行政区划的改制更迭,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最后一次撤州并县,才稳定至今。在唐代,县城原地在今日万宁县大茂镇旧州村一带,距今万城镇东北面约9公里处。到了宋朝,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需要,才从旧州迁徙来今日的万城。
1974年,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当时的万宁县委,又将原座落在旧城区正街南端的县机关,搬迁到万宁县武装部东北的开阔地上。接着对整个城区重新进行了全面规划:东起东山岭头,西至长安镇的嘉流芳田,宽约7公里;北起大茂镇的坡顶,南至万城小学南端,长约5公里,形成一座总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的新城。扩建后的万城镇, 由原来的五条狭窄旧街道,增加到目前的12条街道。其中路面宽阔的主要街道就增加了7条。到今天,万城镇比1974年前的规模扩大了8倍左右。今日的万城镇,一条条宽阔大街纵横交错,车水马龙,一排排豪华高楼整齐耸立,鳞次栉比;街道两旁,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广告牌、招贴画争奇斗艳;一字儿排列在主车道两侧的街心花池,不时给路人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人行道上,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浓荫如盖,让行人深切感受到一阵阵惬意的凉爽。万城,这座 繁华、具有现代文明色彩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古城,今天已是宝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六、海南岛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大约在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由于地壳断裂才与大陆分离,其间形成15~3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此岛孤悬南中国海域中,因而得名“海南岛”。
1.唐虞至南北朝
唐虞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为扬越之南裔。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统一岭南广大地区,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并将中原几十万人迁徙其地。其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秦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南越国势力遍及海南岛。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
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春又罢珠崖郡,下诏放弃珠崖郡,设置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
在西汉时期,从汉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设县,至汉元帝初元三年罢弃,前后历时65年,海南岛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的。
东汉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加强了东汉王朝与黎族先民的联系。
三国时期,吴赤乌年间(238~251)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治今广东徐闻),领徐闻、朱卢、珠官3县,属高州管辖,对海南岛实行“遥领”。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朱卢改为玳瑁。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玳瑁、珠官6县。属交州。不久废珠官县。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
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时儋耳归附俚僚首领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请命于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书》均载“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是为“海南”一词的最早记载。崖州设置,此事意义重大。从汉元帝罢撤珠崖郡之后,历代州郡治所均设在大陆,对海南地区只是“遥领”而已。至南朝梁时,始在海南本土设置崖州,有效地管辖海南岛全境。
西汉至南北朝,大概经历了始置、罢弃、遥领、重建的过程。西汉王朝在海南开郡设县,虽经残暴手段实现,但从历史上看,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由于此后治理政策失误和中原多乱,海南长期处于自治的状态。南朝梁时,在废儋耳郡归附俚人首领冼夫人达千余峒的基础上重建崖州,这对后来历代中央王朝有效统治海南有着重要的意义。
4.明清时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军挥师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同年十月,海南岛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并改吉阳军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3州隶于琼州府,仍属广西。不久又将南建州改为定安县。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隶于广东省。从此,海南岛归广东省管辖。
洪武九年,海南岛属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当时领县情况是:
琼州府领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会同7县;儋州领宜伦、昌化2县;万州领万宁、陵水2县;崖州领宁远、感恩2县。海南岛1府3州13县。
正统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伦县并入儋州,崖州附郭宁远县并入崖州,万州附郭万宁县并入万州,也就是说,州治所在地的县,归并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机构重叠。琼州府领3州10县,并成了明代的定制。
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明代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于州县,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
清代,于海南设置琼崖道。下属:
琼州府(治今琼山市府城镇),领1州8县:琼山(治今府城镇)、澄迈(治今澄迈县东北)、定安(治今定安县)、文昌(治今文昌市)、会同(治今琼海市东北)、乐会(治今琼海市东南)、临高(治今临高县)、儋州(治今儋州市西北)。
崖州直隶州(治今三亚市西北),崖州归隶琼州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为直隶州。领4县:感恩(治今东方市南)、昌化(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陵水(治今陵水黎族自治县)、万州(治今万宁市)。万州光绪三十一年降州为县。
清代在海南设府,辖3州10县,故史称“十三州县”。清末改设一府,1直隶州,1州,11县。
5.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初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共辖13县:琼山、澄迈、定安、文昌、琼东(即清代会同)、乐会、儋县(1912年儋州改县)、临高、万宁(1914年万州改万宁县)、昌江(因与浙江省昌化县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县(1920年崖州改称崖县)。
民国元年(1912),海口所改称镇。民国十五年脱离琼山县建市。
1931年2月13日,撤销海口市,复归琼山县。
民国十年废道制。民国二十一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实行。当时行政区称为琼崖,直隶于广东省。
民国二十一年八月改“抚黎局”为“抚黎专员公署”,加强对黎族地区的统治。民国二十四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分为白沙、保亭、乐东3县,推行乡保甲里制。
据许崇灏《琼崖志略》记载,当时白沙县是析原儋县属的雅叉、白沙、元门、龙头、炳邦峒;昌化县属的霸王、乌烈、大坡、保平、冯虚峒;感恩县属的吴什峒;陵水县属的南流、十万峒;定安县属的新市、营根铺、加钗、小水峒和思河图;崖县属的红毛上、下峒和道裁、红茂村;琼山县属的加泉、林湾峒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保亭县是析原崖县属的首弓、三弓、不打、六罗、抱龙、同甲、水滃峒;陵水县属的保亭、五弓、六弓、七弓、乌牙峒和岭门、白石图;万宁县属的税司、南桥、西峒、北峒;乐会县属的竹根、太平、加曹峒和合水图;定安县属的船埠、南引、加冬图和母瑞山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乐东县(当时又叫乐安县)是析原昌化县属的七差;感恩县属的东方、马隆、鸡叨、峨差、峨逆、抱由、甲中、峨沟;崖县属的乐安、多涧、抱善、抱江、龙鼻、潭寨、多港、头塘、万冲、番阳峒等山区合并而成。
6.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海南岛的建置为行政区,1951年设行政公署,驻琼山。在岛的南半部地区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驻保亭县冲山镇(今五指山市冲山镇)。
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成立海南军政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 次年4月,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3月,改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职权。1968年4月成立海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1976年10月改称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海南行政区管辖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直辖北部的琼山、文昌、临高、澄迈、琼海、屯昌、儋县、万宁、定安9县1市,设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1987年撤销海南行政区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实行省直接管辖市县的体制。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建置沿革情况:
1948年6月五指山地区解放,1949年3月成立“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下辖白沙、保亭、乐东3县,行政委员会驻白沙县毛贵(今五指山市毛阳镇)。1950年迁驻加钗,同年八月迁驻番阳,直辖白沙、保亭、乐东、琼中4县,属琼崖人民政府领导。1951年1月撤销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专署级),区人民政府驻乐东县抱由镇,行政区划包括乐东、白沙、保亭、琼中、东方等5县,共16个区、132个乡。1953年自治区首府驻地由抱由镇迁驻保亭县。1954年,将原属海南行政区的崖县、陵水两县划归自治区管辖,范围扩大到7个县,32个区,459个乡。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9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7县共成立56个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同年12月自治州人民政府迁至海口同海南行署合署办公。又将州内原284个乡(镇)并为107个大乡(镇),并在此基础上合并大县,将原州辖7个县并为4个,由昌感、东方和白沙的一部分合并为东方大县,保亭、陵水、崖县及万宁的兴隆农场合并为榆林县,琼中县及白沙的部分地区合并为琼中县,乐东县和崖县、东方、昌感等县的部分合并为乐东大县。1959年至1961年又先后恢复原7县建置,并从东方大县分出一部分地区成立昌江县。1961年11月恢复自治州行政机构,州政府搬回通什镇。
1984年崖县撤县建三亚市,1987年设立通什市。自治州管辖七个县两个市。
1987年12月,因建省办经济特区的需要,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在自治州内建立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通什市为县级市,两市继续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
七、挪威邮轮公司发展历史
挪威邮轮公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邮轮公司之一。该公司创立于1966年,总部位于挪威的奥斯陆市。挪威邮轮公司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挪威邮轮公司开始进军全球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成立和早期发展
挪威邮轮公司成立于1966年,最初只是一家小型船运公司。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在市场上的成功,挪威邮轮公司决定进军邮轮业。1967年,该公司购买了其第一艘客轮并开始进行邮轮业务。
1960年代末,挪威邮轮公司做出了重大决策,决定专注于豪华邮轮市场。他们相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舒适的旅行体验将赢得高端客户的青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公司开始建造一系列豪华客轮,并以出色的设计、奢华的设施和先进的船舶技术而闻名。
发展和扩张
1970年代和1980年代,挪威邮轮公司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扩张。他们引入了一些创新的船舶设计,例如宽敞的甲板和现代化的设施,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客。公司还在其船上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和活动选择,确保每位乘客都能享受到独特而愉快的旅行体验。
挪威邮轮公司还投资于船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船队。他们致力于提供更环保和能源效率更高的船舶,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强了该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并赢得了消费者和环保组织的赞誉。
全球扩张和多元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挪威邮轮公司逐渐实现了全球化和多元化。他们扩大了航线和目的地,将目光投向了世界各地。无论是北欧的冰川之旅、地中海的文化之旅还是加勒比海的阳光度假,挪威邮轮公司都能提供多样化的旅行选择。
除了传统的豪华邮轮,挪威邮轮公司还发展了其他类型的邮轮。他们引入了探险邮轮,专门为寻求冒险和独特体验的旅客提供服务。这些探险邮轮通常驶向偏远的目的地,如南极和阿拉斯加,带领乘客开启一段充满探索和刺激的旅程。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挪威邮轮公司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减少船舶排放和环境影响。该公司的船舶使用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船队的运行安全和环保。
此外,挪威邮轮公司还积极参与社区和慈善事业。他们支持当地社区的发展,并进行各种慈善捐赠和志愿者活动。公司还关注员工福利,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确保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未来展望
挪威邮轮公司作为邮轮行业的领导者,将继续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旅行体验和创新的船舶技术。他们计划继续扩大船队规模,并引入更多环保和节能的邮轮。
未来,挪威邮轮公司还将继续探索新的目的地和旅行选择,不断推出令人兴奋和独特的邮轮线路。他们将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和环保的旅行选择。
无论挪威邮轮公司的未来如何发展,他们的目标始终是为乘客打造难以忘怀的邮轮之旅,为他们带来愉快和难以置信的旅行体验。
八、海南历史?
苏东坡晚年被贬崖州,即现在的海南。
海南岛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海岛。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大约在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由于地壳断裂才与大陆分离,其间形成15~3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此岛孤悬南中国海域中,因而得名“海南岛”。
九、海南的茶文化有哪些特点,海南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一、海南所产的茶叶:
1、红茶有: 海南红碎茶、CTC红碎茶。
2、绿茶有: 白沙绿茶、五指山仙毫、金鼎龙井、龙岭奇兰、春兰、海南大白毫、龙岭毛尖、白马岭茶等。
3、还有水满茶、鹧鸪茶、苦丁茶、香兰茶和槟郎果茶等。
二、海南茶文化的特点:
1、海南的宾馆、酒楼,大排档,招牌上都写着早茶、下午茶、晚茶。
2、早茶其实和内地的早餐有点相似,茶是次要的,主要是吃一些小点,但海南的早茶真是丰富多彩,如凤爪、牛腩、猪肚、菜包、肉包、叉骚包,有皮蛋粥、瘦肉粥、蟹粥、鸽粥等等。
3、海南人喜欢喝早茶,朋友来,喝早茶;亲戚来了,喝早茶;星期天、节假日,一家老小都去喝早茶。而早茶店,无论是高档的,还是低档的,几乎所有的早茶店都是满满的,人声鼎沸,有时要等其他的客人走了,才能找到一个空位。早茶成了海南人民的一种文化。
4、下午茶的时间,是从中餐以后一直到晚餐这段时间。下午茶和早茶是不同的。
5、下午茶主要是男的喝,所以也叫“老爸茶”。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是一种男尊女卑的反映。在海南过去都是男的喝茶,女的去干活,包括下地劳动、拉车等等,都是妇女的事。下午茶的内容也和早茶不同,主要是喝茶,再加一些甜点,比如面包、叉骚包等。价格便宜,一元、两元都可以,没事的话,可以一坐就是一下午。海南是长夏无冬,下午这段时间是难熬的时间,男人们在一起,一是打发时间,二是交流感情,三是重要的一点是交流信息,有什么生意好做。所以,或许一个下午茶,就做成了一笔生意。
6、晚茶一般从晚上八点开始,一直到凌晨两点到三点。晚茶的内容和早茶相似,当然增加了酒,但晚茶的形式却丰富多彩,有茶艺馆、咖啡馆、老爸茶等,晚茶主要是一种休闲,一种补充。
7、由于气候的原因,海南人喜欢夜生活,因此,晚上要吃少的习惯,在海南是不适用的。谈生意、谈合作、交流思想等,在晚茶是最适宜的。晚上十点钟,在内地或许是一天的结束,但在海南或许才是一天的开始。
三、海南茶文化的发展:
1、海南产茶历史悠久,明代就有琼山芽茶和叶茶生产。
2、1959年我国曾在海南建立了红茶出口货源基地,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1933年全省拥有大小茶场50多个。
4、由于海南地理位置在历史上较为荒僻。真正能得以在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的海南植茶发展茶道历史并不长,即是在近代受政策推动,也曾有红碎茶出口受阻,海南茶产业出现萎缩的失败。
5、所幸到21世纪后,海南省对茶叶生产进行改革,优化资产结构,再度盘治海南茶产业。
6、08年底,海南共有茶亩三万多亩,全为生态无公害茶园。 海南曾经是中国最主要的茶叶产地之一,当地茶事业已有近千年历史。
十、海南历史民族?
黎族是海南省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