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拖”是花尾渡运行时的一种操作方法。试以广州为例,旧时内河船码头设在长堤一带,河面复杂,船艇很多。而花尾渡与小火轮之间的拖缆长达10丈,迂回靠泊无法操作,因此在出港启行时采取“拍拖”的办法:即两船并拢,中间用粗缆扣牢。两船一长一短,互相依偎,追波逐浪,有如情侣逛街。后来,这一航运用语——“拍拖”便演化成男女之间谈恋爱的代名词。
船离广州拍拖至南石头,便要停船报关。此处河面已变宽,于是便开始“放拖”,小火轮用拖缆拖带着花尾渡,迳行驶向目的港。到码头靠岸后便实行“甩[led]拖”,小火轮自去下锚碇泊,宣告本次航行结束。
随着拍拖一词的演化,“甩拖”也被用于形容情侣分手,这个带俏皮意味而又颇为形象的广州俗语,解放前很长一段时间是相当流行的。拍拖一词本发源于广州,但在香港,到目前仍很时兴,各种报刊关于娱乐圈中人的报道,此词使用频率很高。而今,曾经盛极一时的花尾渡早已无踪可寻,但由花尾渡产笺“拍拖”一词却在香港用得大行其道,这种语言现象是很值得玩味的。
“拍拖”的起源
拍拖,“谈恋爱”的同意词。“拍拖”并不是外来语,
它源自粤语方言。大约清朝末期,在广东内河航行的客船
都由一艘形体较小的蒸汽火轮船用绳索拖着航行,两船之
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航行方式俗称“拖渡”。当客船
航行到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时,河道变窄,小火轮便要
靠在客船旁边并列拖着客船航行。粤语中将靠在一起称之
为“拍”,于是便将大小两船相靠并行称为“拍拖”。
“拍拖”一词便由此产生。
民国以后,广东人得风气之先,男女相悦时在街上相
伴而行,人们便哂笑称之为“拍拖”。后来“拍拖”就作
为“谈恋爱”的代名词而逐渐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