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海洋技术研究院官网
广东中船军民融合研究院是由隶属中国船舶集团的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发起,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成立的公司制新型研发机构,是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为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军工与民营科技资源互动共享而成立的创新平台。也是中国船舶集团在全国布局的首个军民融合“双创”平台。
军融院旨在支撑中国船舶集团“双创”总体工作,完善中国船舶集团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模式与投资模式,助力地方企业进入国防军工科研生产体系,构建高层次、综合开放式的集研发、技术交易、产业孵化和投资于一体的“双创”平台,打造以海洋智能技术与装备为特色的产业示范基地。
军融院自成立以来紧密围绕以船舶海洋智能装备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以船舶工程、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网络信息安全、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专业化指导民营企业军工资质办理、军工市场对接、民参军辅导、创业项目孵化以及产业基地运营、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军地协作特色创新服务。
2. 中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近些年来我国海军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主力战舰接二连三的下水,国产航母,055大驱,075两栖登陆舰,一系列战舰像下饺子一般的下水服役,让世界为之震惊。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最大的功臣无疑就是我们中船重工的左膀右臂,大连造船厂和江南西造船厂了。这两个造船厂都为我国的海军事业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那么有没有网友想过,这两个造船厂,谁的造船实力要更雄厚一些呢?
这两家造船厂都隶属于我国的中船重工集团,而中船重工不仅仅是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在世界造船企业排名中,也能占有一席之地。这个庞大的造船集团又被分为了南船和北船这两个子公司,大连造船厂就是北船的总部,下面有两个造船基地,分别位于葫芦岛和长兴岛。作为中国造船领域的排头兵,和最强大的船舶制造厂,大连造船厂可以说是参加了我国许多重要海上项目的建设,我国的第一艘万吨巨轮,和我国最大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都是大连制造,不仅仅是这些民用船只,我国海军的两艘航母,也是从这里完成建造扬帆起航。
可以说,大连造船厂的建造能力十分的出色,而未来大连造船厂还将作为我国的主力造船厂继续存在下去,承担更重的历史重任,大连造船厂从诞生之日起就为祖国的万里海疆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已经为祖国海军建造了各型战舰800余艘。目前国内能与之进行竞争的也只有上海江南造船厂了。
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洋务运动时期设立在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可以说是一个老牌的造船厂了,它也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代造船技术人才,是共和国第一代造船工人的摇篮。我国的首艘航天测量船,大型远洋调查船,极地科考船等大型船只都出自江南造船厂之手,当下江南造船厂还在为我国的海洋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上海江南制造厂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就曾经拥有过一大批的造船领域技术能手和人才。
在新中国诞生之后,江南造船厂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为了顺应国家的需要,向全国的主要港口城市派出了不少的相关技术人才,用以扶持当地的造船工业,我国的造船工业水平才由此得到了飞速的提升,这也就顺应了毛主席的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派出去的骨干如同种子一般,为我国的各大造船厂培养了许多相关的技术人才。并不需要问这两家造船厂孰好孰坏,其实都是为了我国的造船事业在努力奋斗,默默付出。
3. 中船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
702硕士收入大概4~7万。
702的收入主要是工资和绩效,平常有些补贴和其他的灰色收入。
工资一年三道四万左右,绩效主要看你工作在什么部门,效益好的部门3万上下,绩效差的几千。
02研究生工资以后会涨,不过很慢,如果你平平淡淡的话三十多岁可能会评上高级工程师,待遇大概八万左右。
发展前景主要得看看自己了,702所的工作人员最起码也是研究生,所以研究生在这里是最底层的,后期的发展得靠自己的努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1997年01月07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高压容器、第三类低、中压容器的设计等。
702所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及振动、噪声、抗冲击等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
702所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培养点之一,现有二个博士学科点,四个硕士学科点和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年来共培养博士、硕士300余名。
702所历经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4. 中船深圳海洋科技研究院
河南省水下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河南省智能装备中长期发展规划,专注于水下智能装备前沿性、基础性、创新性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水下智能装备。
中船综合院,将根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总体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智能制造标准的统筹规划与指导,加强标准的创新发展与实施,推动实现智能制造标准全覆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还有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八所、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丶中船重工七〇五所等
5. 中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南船是指中船集团,北船指中船重工。
市场上近年来反复提到的“南北船合并”,指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合并。其中,“南船”指中船集团,“北船”指中船重工。
中船集团官网显示,公司正式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中央直属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在世界500强中名列第364位。截至2017年底,中船集团拥有40余家二级单位。
中船集团旗下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造修船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上海江南长兴造船等。同时,公司还拥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3家船舶研究设计机构,以及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等知名工程咨询、设计、总包单位。
中船重工同样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生产。2018年,公司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45位,位居全球船舶企业首位。
中船重工拥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二级成员单位95家,科研院所29家,员工17万人。
6. 中船海洋探测研究院
探索一号原名“海洋石油299”,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拟改造成为4500米载人潜水器母船及深海科考通用平台。其定位基于与深海潜水器目标海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如海洋资源探测、地球化学研究、海洋生物采集等,并兼顾中科院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项目。
2016年5月5日,我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以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在中船澄西广州公司完成主体改修工程,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 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首次航行,停靠在南海救助局三亚基地救助码头。
2016年8月23日 ,中国科学院获“探索一号”科考船的首次航行中,中国深海设备在万米海底获取超过100升的万米海底水样,这是中国深海设备首次获得万米海水,在国际同等或类似装备上也尚无先例。
7. 中船海洋技术研究院官网首页
比较有名的有,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位于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中字头企业今年在船舶工业领域的大手笔、成立于2017年9月的天津中交博迈科海洋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以及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40年的天津新港船厂),除国资头部公司外,还有其它相关配套公司若干
8.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科技研究院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简称中船院,其前身船舶系统工程部成立于1970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将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海军装备技术发展、最早以“系统工程”命名的军工科研单位。
截至2019年底,系统工程研究院共获得科技进步奖45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8项,省部级奖项250项;获得授权专利852项, 专利申请2070件,软件著作权登记401件。研究院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某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曾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某工程建设重大贡献奖”,被国防科工局授予“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称号等。
9. 中船海洋技术研究院官网招聘
中船研究所就业非常好。中船研究所待的不错,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比其它行业待遇要好1一2倍。工作期间有五险一金,有带薪休假,在重要节假日工会给发的节日慰问品福利。这是因为中船研究所是重要的科研单位,中船研究所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部分岗位要求研究生。